劉昌宇
書名:《白話資治通鑒》
作者:司馬光
主編:張宏儒
ISBN:978-7-5538-1325-7
裝訂:平裝
語種:簡體中文
頁數(shù):1169頁(共3冊)
定價:188元
開本:16開
出版社:岳麓書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撰寫的一部不朽的史學經(jīng)典,書寫的是,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總共16朝1362年的歷史。為了深入探究這部宏大巨著的史學魅力,《白話資治通鑒》在忠實原著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文白對照的環(huán)節(jié),以期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強化人文理解,從而幫助廣大讀者進一步領(lǐng)略這部巨著的思想精髓。
《白話資治通鑒》保持了原著編年體通史的寫作慣例,主要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也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司馬光意在通過對歷史更替的書寫,讓后人在洞悉千年榮辱、慨嘆時代與家國命運的思索中,以史為鑒,把握當下,以新的姿態(tài)去面向美好的未來。
書中,司馬光以縱橫捭闔的如椽大筆,記錄上起春秋戰(zhàn)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的這段歷史。既聚焦宏大的歷史事件和風流人物,也對當時社會的經(jīng)濟活動、風習禮俗和文化現(xiàn)象予以精妙的點評。司馬光的“敘史”,不是先入為主的自說自話,而是在追溯過往中,很自然地通過對筆下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讓歷史人物在“活”起來和“立”起來中,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本身邏輯去揭示整個時代的豐富面向。
司馬光善于從筆下人物的情感律動中,去挖掘人性人情中不為人知的一面,進而從眾多人物的精神層面去窺察歷史的明與暗,洞悉時代的風云變遷。敘寫中,司馬光除保持史學家一貫的冷靜客觀外,還適時性地引入了文學白描的手法,讓歷史人物在”活”與”立”中,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因而更具穿越之感。他不單純講古,也講歷史人物的生活日常和悲歡離合,在充分展示這些人物的性格命運時,又盡可能以“千人千面”的多樣化描繪,力求以力透紙背的細節(jié)勾勒,去還原歷史的真實。
司馬光這場貫穿古今的摹寫,既飽含著歷史的厚重,又不乏文學的古道熱腸。因此,通覽全書,不時會有一種同頻共振的同理感。一會兒,不覺為各歷史人物精彩紛呈的言語交鋒而喝彩;一會兒,又沉浸在他們深沉有力的理論思辨中;一會兒,更為他們運籌帷幄的斗爭藝術(shù)而嘆服。尤為難得的是,司馬光在夾敘夾議的敘史推進中,竟毫無違和感地將“史”與“論”無縫對接到一起,無疑使他的這場溯史和評議顯得既真實可信,又閃耀著理性的光輝。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薄栋自捹Y治通鑒》站在“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的高度,于“敘史”之余,還能就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相關(guān)歷史人物展開有針對性的評說,顯示出少有的政治成熟。治國的智慧,理政的謀略,安邦的經(jīng)驗,民心的得與失,他都一一予以了高度的概括與總結(jié)。從而使他的系列洞察和理論辨析亙古悠長,博大而深遠。
作為《資治通鑒》的當代通俗版,《白話資治通鑒》較好地把握住了原著的神韻,充分利用現(xiàn)代漢語的文詞之美和意蘊之美,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原著中的“史話”和“史論”,大道至簡地詮釋開來。文言與現(xiàn)代文的映照互襯,發(fā)幽古之思情的同時,也能讓讀者賞析到古漢語的悠悠韻致。這種由千年歷史而鉤沉出的文化追緬,對于讀者理解和把握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洞悉中華文明的壯闊勝景,都是不可或缺的應有姿態(tài)。
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寶典需要“復活”,《白話資治通鑒》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用當代視角追尋和探究中華歷史文化的生存密碼,其美好初心,值得肯定。而它所帶來的歷史借鑒與現(xiàn)實啟迪,的確值得讀者在深入閱讀中,去細心品咂和揣摩。
編輯 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