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寶開
一生中我經(jīng)歷過兩次逃難。80年前,我還是一名兒童時,日本侵略者在金華農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我跟著媽媽逃難。15年前,我與美國老百姓一起經(jīng)歷了生平第二次逃難。在美國為躲避颶風逃難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卻。
2005年,我去美國探望兒子,兒子家住在休斯敦,正好碰上了RITA颶風襲擊美國休斯敦。這次颶風9月17日在墨西哥灣形成后,一步步升至最危險的五級,風速高達每小時209英里,預計9月23日晚上登陸休斯敦。市政府官員頓時慌了手腳,啟動所有宣傳工具,動員民眾緊急撤離,特別是沿海低洼、易淹區(qū)的蓋文斯頓區(qū)的居民,要求必須在22日早晨前撤離。醫(yī)院抓緊對病人檢查以使其提早出院,工廠、學校關閉,市醫(yī)療隊、警衛(wèi)隊、消防隊、國防民兵待命出動。休斯敦北部的泰勒市和達拉斯市兩個市的市長公開發(fā)表講話,歡迎休斯敦市民來避難。
電視臺連續(xù)發(fā)布颶風消息:颶風的直徑達1000公里以上。我兒子居住的社區(qū)正是預測颶風必經(jīng)之路。聽到緊急疏散消息后,我十分擔憂:一是怕自己體力上吃不消;二是自己不會英語,交流困難;三是美國的房子大都是木頭房屋,抗災能力較差,我住的房子雖然說根據(jù)設計可以抗三級颶風,如今五級颶風襲擊,此房還能抵擋嗎?我看見左鄰右舍有的都已經(jīng)打點細軟逃難去了,門窗用木板釘上或用膠帶貼緊。21號下午,兒子從單位回來和我商量對策。第一步先采購物資,走與不走,飯總要吃的,汽車要加滿油。若晚點去購物,商場關門了就得挨餓。我們急忙來到附近一家超市,只見貨架上已被搶購一空,連礦泉水、電池、蠟燭都賣光了。我們一連跑了五六家大型超市,才勉強備足五天的干糧和水。下一步往哪個方向逃避?白天買食品時看到朝西北290號高速公路上,六車道阻塞得滿滿的,或許晚上會空點,于是我們決定22日半夜出逃。颶風從東南大海方向來,我們就朝北或朝西撤退才是正確選擇。廣播傳來路況消息:10號高速公路已阻塞,請大家不要再往那兒逃,290號高速公路已經(jīng)阻塞長達25里。那怎么辦?我聽到一位難友提供的可靠消息:290號高速公路無法疏通,可改走小路,從529號高速公路轉入159號公路,再開入71號高速公路,雖然有阻塞,但停車時間短,稍慢點,可一直開到奧斯汀州市。哪里知道,當我們從小路繞道往529號高速公路走時,發(fā)現(xiàn)汽車也很多。因為大家得到了同樣的消息都往這兒開。我們一看,黑壓壓的汽車隊伍擠滿了道路,只好趕快掉頭朝北開,從45號高速公路開到達拉斯城去,那兒有我的學生,可以去投靠一下。結果45號高速公路上汽車比螞蟻還多。我們只好馬上掉頭走59號高速公路,這是剩下的唯一一條路了,再擁擠也要朝那兒開。我們認為泰勒城市小,又較偏僻,逃到那兒的人可能少些。可是四車道都擠得滿滿的,你想要快點也無用,誰不著急?聽旁邊的一位司機說,他是凌晨兩點開出來的,現(xiàn)在中午12點鐘了,還是在機場旁邊公路上,平時只開半小時的路,今天開了10小時,別提多惱火了。當時休斯敦驕陽似火,老天爺大顯淫威,無一絲云彩,道路被曬得冒油,熱浪襲人,車內只好長時間開空調??照{耗油量很大,汽車很快沒有油了,開到加油站加油,公路兩旁加油站里油已被買光,等待加油的車還排著長龍。逃避風災途中的新聞不斷傳來:達拉斯一輛汽車爆炸,死傷23人;泰勒城有兩輛車相撞引起火災;難民中暑人很多……
休斯敦有400多萬人,華人有10萬多,如今有近270多萬人在兩三天內需要緊急疏散,大家都擠在四條出城的高速公路上,交通必然堵塞,公路癱瘓,難民怨聲載道。幸虧州長佩里為民著急,派出160輛油罐車,給無油汽車送油和物資。我考慮既然路塞無法前進,颶風來了照樣難逃一劫。與其死在路上,還不如留在家里。無奈之下大家一致同意回家?;丶液蟠蠹腋鶕?jù)市政府建議:一旦颶風來臨,就躲入房子中間那個小小衛(wèi)生間,這樣更為安全可靠。沒想到23日凌晨廣播說:還未撤離的居民可以不用疏散了,因為風向已偏東,風力有可能減小。后來電視臺說,颶風可能登陸路易斯安那州了。我長長噓了一口氣,老天有眼保佑我們渡過了難關,一家人平安無事。
從這次在美國躲避風災的經(jīng)歷中,我總結出兩點教訓:美國媒體宣傳報道颶風的危害講得太多,過分強調疏散,造成路上人滿為患、車滿為患;大家忘記一個道理,就是水來要逃、風來要藏,如今風來也逃,就造成交通堵塞,影響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