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吉平
作為討好者,能夠很敏銳地察覺到他人內心的需要和感受,能夠主動地滿足他人的需要,照顧他人的感受。但討好者也希望在自己不說的時候,他人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能夠照顧到自己的感受,能夠停止對自己的過分要求。然而,現(xiàn)實往往會讓討好者失望。面對失望的結果,討好者的潛意識是:是我做得還不夠好。
然而,其他人之所以沒有滿足討好者,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討好者一樣能夠敏銳地察覺到他人內心的需要和感受。其他人會覺得:因為他/她(討好者)是愿意照顧他人的人,也不會拒絕我的要求,所以自己有需要的話會向他/她(討好者)提。而因為他/她(討好者)為我做了這么多,那我也愿意滿足他/她(討好者)提出來的要求。既然他/她(討好者)沒有提出要求,那自己也不需要做什么。
討好者需要意識到的是,他人之所以沒有照顧到自己,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也不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多,而是因為自己沒有表達自己的需要,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拒絕。
然而,討好者知道應該要表達,仍然不敢表達。
因為討好者會擔心:如果我表達自己的需要,會不會給他人添麻煩?會不會被拒絕?如果我表達自己的拒絕,會不會讓他人不舒服?會不會讓關系不好?這樣的擔心反映出討好者的本質:他人比我更重要。因為他人比自己更重要,所以討好者會先讓他人舒服,才允許自己舒服;如果他人不舒服,自己要為他人的不舒服負責。
為什么他人比自己更重要?因為討好者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所以討好者需要用與他人的良好關系和他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得到與他人的良好關系和認可會增加自我價值,反之則會降低自我價值。因此,他人的喜怒哀樂、與他人關系的遠近親疏會時刻牽扯著討好者的敏感神經(jīng),會影響討好者的自我價值。
討好者需要意識到:自我價值取決于自己,而非他人。
他人是否對自己好,既跟我是否對他好有關系,也跟我是否有足夠的價值、值得他人對自己好有關系。過度的討好行為,可能不僅不會讓討好者和他人的關系親近,反而會降低討好者在他人心中的價值。因此,討好者不必那么在乎他人的看法,也不必費盡心思地去討好別人,其要做的是看到自己的價值,同時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
然而,努力提升自我價值又會讓討好者認為:只有優(yōu)秀的我才是值得被人喜愛的,現(xiàn)在沒有那么多人喜歡我,是因為我沒有那么優(yōu)秀,所以,我要不停地努力。討好者就這樣陷入要不停地努力的焦慮中。
然而,他人不喜歡我,只是因為我不優(yōu)秀?難道優(yōu)秀的人會讓大家都喜歡?很明顯不是。我們活在世界上,不管我們有多努力,總會有很多比我們更優(yōu)秀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不如你優(yōu)秀的人也有很多朋友;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不優(yōu)秀的地方,也仍然有很多朋友;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喜歡的是你的優(yōu)秀,有的人喜歡的正好是你不優(yōu)秀的地方。
因此,遇見一個人,他能喜歡你很好,不喜歡也沒有關系,你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歡你。
因為,你的好與不好與他人的認可沒有關系,只與你的自我認可有關系。無論是現(xiàn)在的你還是努力過后的你,都是很好的,你永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會在許多時刻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