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楚靈王“南懷之行”地名考

2021-02-26 09:08:18
歷史地理研究 2021年4期
關(guān)鍵詞:吳楚左傳淮河

肖 洋

(武漢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武漢 430065)

清華簡《系年》載有楚靈王“南懷之行”相關(guān)史事,茲引如下。

《系年》第15章:

靈王伐吳,為南懷之行,執(zhí)吳王子蹶由,吳人焉又服于楚。

第18章:

靈王先起兵,會諸侯于申,執(zhí)徐公,遂以伐徐,克賴、朱方,伐吳,為南懷之行,縣陳、蔡,殺蔡靈侯。(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中西書局2011年版,第170、180頁。

《左傳》昭公四年、五年載有楚靈王伐吳相關(guān)史事,可與“南懷之行”相應,茲引如下。

《左傳》昭公四年(楚靈王三年,前538):

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宋大子、鄭伯先歸,宋華費遂、鄭大夫從。使屈申圍朱方。八月甲申,克之。執(zhí)齊慶封而盡滅其族……遂以諸侯滅賴……遷賴于鄢。楚子欲遷許于賴,使斗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冬,吳伐楚,入棘、櫟、麻,以報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咸尹宜咎城鐘離,薳啟強城巢,然丹城州來。東國水,不可以城。彭生罷賴之師。(2)〔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校刻: 《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版,第2035—2036頁。

《左傳》昭公五年(楚靈王四年,前537):

冬十月,楚子以諸侯及東夷伐吳,以報棘、櫟、麻之役。薳射以繁揚之師會于夏汭。越大夫常壽過帥師會楚子于瑣。聞吳師出,薳啟強帥師從之,遽不設備,吳人敗諸鵲岸。楚子以驲至于羅汭。吳子使其弟蹶由犒師,楚人執(zhí)之,將以釁鼓。王使問焉……乃弗殺。楚師濟于羅汭,沈尹赤會楚子,次于萊山。薳射帥繁揚之師先入南懷,楚師從之,及汝清,吳不可入。楚子遂觀兵于坁箕之山。是行也,吳早設備,楚無功而還,以蹶由歸。楚子懼吳,使沈尹射待命于巢,薳啟強待命于雩婁,禮也。(3)〔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校刻: 《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43頁。

兩種史料中涉及多個地名。對這些地名的相關(guān)地望,學者已有一定的討論,然既有成果或有未愜之處,筆者擬將兩種史料結(jié)合,對相關(guān)地名地望進行系統(tǒng)考析,進而對吳楚交戰(zhàn)全貌獲得新的認識。

1. 朱方

杜預注:“朱方,吳邑,齊慶封所封也?!?4)〔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校刻: 《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35頁。傳統(tǒng)觀點認為朱方在今鎮(zhèn)江以東。(5)《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上》會稽郡“丹徒”縣下顏師古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91頁;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1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楚、吳、越”圖,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0頁。但春秋時期吳楚戰(zhàn)爭大多在淮河流域,而不是長江流域。今鎮(zhèn)江以東,已屬長江下游地區(qū),朱方似不應在此。

清華簡《系年》載楚人“伐徐,克賴、朱方,伐吳”,徐國在今江蘇泗洪東南的半城鎮(zhèn)一帶。(6)陳偉: 《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7頁。朱方可能對楚伐徐有所牽制,因而被攻滅。返回途中,楚人又順路滅賴(在今河南息縣東北)。(7)〔清〕 顧棟高輯,吳樹平、李解民點校: 《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國疆域表》之“楚”表“昭四年滅賴”條,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523—524頁。楚靈王的此次行動大致沿淮河北岸往返,所以,朱方或在今安徽蚌埠東北、淮河北岸一帶。

2. 棘、櫟、麻、夏汭、鐘離、州來、巢

為了報復楚人攻克朱方,吳伐楚,攻陷棘、櫟、麻。杜預注:“棘、櫟、麻,皆楚東鄙邑。譙國酂縣東北有棘亭,汝陰新蔡縣東北有櫟亭?!?8)⑧ 〔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蹋?《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36頁。西晉時期的酂縣在今河南永城以西,汝陰郡的新蔡在今河南新蔡。(9)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3冊《三國·西晉時期》“西晉·兗州、豫州”圖,第37—38頁。所以棘在今永城西北,櫟在今新蔡東北。麻似乎應在棘、櫟之間,也許在今蒙城附近。

杜預注:“夏汭,漢水曲入江,今夏口也。吳兵在東北,楚盛兵在東南,以絕其后?!雹鄵?jù)杜預注,夏汭是漢水入江處,即夏口,在今湖北武漢。但吳楚頻繁拉鋸之地,不是長江流域,而是淮河流域。吳伐楚,剛剛攻陷了淮河中游北岸的棘、櫟、麻,因此,夏汭不應遠在漢水入江處。清人俞正燮《癸巳類稿》卷二《夏汭考》載:“《左傳》夏汭當在下蔡西南,夏肥水之汭也。”(10)〔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商務印書館1957年版,第66頁。夏肥水即今西淝河,其入淮處即今安徽鳳臺西南。(11)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2冊《秦·西漢·東漢時期》“西漢·兗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圖,第19—20頁。此地位于淮河中游,與吳楚之戰(zhàn)形勢相符,當確系上引《傳》文“夏汭”之所指。

棘、櫟、麻的陷落導致楚人在鐘離、巢、州來三地筑城,以防御吳人。鐘離在今鳳臺西北,州來在今鳳臺。(12)石泉: 《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xù)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頁。巢起初在今安徽六安東北,春秋晚期,迫于楚的壓力,向南遷至淮南丘陵以南,約在今安徽桐城南。(13)陳偉: 《楚“東國”地理研究》,第70—79頁。楚之巢邑位于今六安東北,是在巢國故址上設立。所以,夏汭與鐘離、州來、巢的距離較近。魯昭公四年,沈尹射在夏汭周圍頻繁活動,一方面防備吳人再次侵擾;另一方面統(tǒng)籌管理鐘離、巢、州來的筑城工程。然而,淮河流域爆發(fā)了洪水,楚人的筑城行動最終失敗。

3. 繁揚、瑣、鵲岸、羅汭、萊山

繁揚,又作繁陽,在今河南新蔡以北一帶,該地駐扎有楚師,應是楚國在淮河流域的一處軍事城邑。(14)徐少華: 《論春秋時期楚人在淮河流域及江淮地區(qū)的發(fā)展》,《人文論叢》2002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頁。薳射率領(lǐng)的繁揚之師,可能是由汝水入淮水,再沿淮向東,到“夏汭”(今安徽鳳臺西南),與楚靈王會合。

瑣,應在今安徽霍邱以東。(15)〔清〕 顧棟高輯,吳樹平、李解民點校: 《春秋大事表》卷七《春秋列國都邑表》之“楚”表,“地”欄,“瑣”條,第851頁。越國大夫常壽過率軍在此與楚靈王會合,以助楚伐吳。

鵲岸,杜預注以為廬江舒縣鵲尾渚(今安徽舒城附近)一帶(16)⑦ 〔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蹋?《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43頁。,然其地似嫌偏西。有學者將鵲岸的地望定在今安徽定遠以西的鵲甫溪一帶,甚是,此地與當時吳楚戰(zhàn)爭形勢相符合。(17)張勝琳: 《吳楚淮域之戰(zhàn)若干相關(guān)地名地望略考》,張正明主編: 《楚史論叢·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頁。

《左傳》昭公五年“楚子以驲至于羅汭”下,杜預注:“羅,水名?!?18)⑦ 〔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蹋?《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43頁?!墩f文解字·水部》:“汭,水相入也?!?19)〔漢〕 許慎撰,〔宋〕 徐鉉校定: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229頁。魯昭公五年楚靈王伐吳之戰(zhàn),大致在淮南地區(qū)進行,“羅汭”或指羅水自南向北匯入淮河的彎曲處。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九“羅汭”條:“信陽州羅山縣舊有羅水,北入淮,楚子當至此也?!?20)〔清〕 高士奇: 《春秋地名考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6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96頁。其說當是,羅汭大致應在今河南羅山以北。

吳軍在鵲岸(今安徽定遠以西)擊敗了薳啟疆率領(lǐng)的楚軍,迫使楚靈王向西退到羅汭,以暫避吳的鋒芒,并集結(jié)后續(xù)的增援部隊。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九“萊山”條:“光州光山縣南百五十里有天臺山,或云即萊山?!?21)⑦ 〔晉〕 杜預注,〔唐〕 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清〕 阮元??蹋?《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43頁。其說與當時吳楚戰(zhàn)爭形勢可以吻合。所以,萊山在今河南光山以南,位于羅汭東南。楚靈王從羅汭行至萊山,并與沈尹赤會合,準備對吳發(fā)起反擊。

4. 南懷、汝清

在《左傳》昭公五年的“薳射帥繁揚之師,先入南懷,楚師從之,及汝清”下,杜預注:“南懷、汝清,皆楚界。”薳射率領(lǐng)“繁揚之師”先攻入“南懷”,然后又進至“汝清”。可見,“汝清”應在“南懷”以東,皆在淮河中游以南的楚國疆界附近,約當今安徽蚌埠以南、淮南以東、定遠以西之地。楚軍至“南懷”“汝清”,吳可能已主動撤退,并未與楚決戰(zhàn),而且在名義上向楚臣服。

5. 坁箕之山

楚靈王觀兵于“坁箕之山”,應該比較接近楚國疆界。《太平寰宇記》卷一二六廬州巢縣“踟躕山”條:“在縣南三十七里。山北臨濡須港。按顧野王《輿地志》云:‘東關(guān)口有踟躕山,昔坁箕山也?!洞呵飩鳌吩疲骸佑^兵于坁箕山上?!耸且?。”(22)〔宋〕 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 《太平寰宇記》卷一二六《淮南道四》,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495頁。北宋巢縣在今安徽巢湖市。(23)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6冊《宋·遼·金時期》“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圖,第22—23頁。所以,踟躕山在今巢湖市以南一帶。春秋時期吳楚交戰(zhàn)大多發(fā)生在淮河流域,而不在長江流域。(24)童書業(yè): 《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17頁?!皥^箕之山”若是踟躕山,則臨近長江,與吳楚戰(zhàn)爭形勢不符合。

楚靈王此次伐吳之行,主要沿淮河中游南岸行軍,“坁箕之山”應與“南懷”“汝清”“鵲岸”距離較近,可能在今淮南市一帶,或可與今八公山相應。楚靈王觀兵于此,吳在名義上向楚臣服。這里也是楚靈王“南懷之行”伐吳向東所到的最遠處。楚靈王返回的途中,沈尹射、薳啟強分別駐守在巢、雩婁,以防吳人偷襲。雩婁在今固始東南、金寨以北一帶(25)石泉: 《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xù)集》,第32—49頁。,巢在今六安東北(26)陳偉: 《楚“東國”地理研究》,第70—79頁。,均在淮河中游的南岸,所以,楚靈王返回之行可能沿著淮河南岸自東向西。經(jīng)過此次征討,楚國鞏固了淮南地區(qū),遏制了吳國向這里的擴張。

楚、吳兩國雖分據(jù)長江中游、下游,但由于九江附近的江水浩淼,水上交通難以利用。(27)史念海: 《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第3輯。吳人利用淮河水道,巧妙規(guī)避了楚邑的防御體系,以致長驅(qū)直入,乃至有吳師入郢之役。(28)雷晉豪: 《說“淮汭”與“豫章”: 吳師入郢之役戰(zhàn)爭地理新探》,《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春秋晚期的吳楚交戰(zhàn)圍繞淮河水道,到戰(zhàn)國時,楚越戰(zhàn)爭則主要在長江流域。以顧棟高《春秋大事表》為代表的傳統(tǒng)觀點,大都著眼于長江在魏晉以后的軍事地理作用與意義,故而將朱方、鵲岸、坁箕之山等地名定在長江沿岸。然依據(jù)史實加以考證,則可發(fā)現(xiàn)這些地名并不在長江一帶,而應在淮河兩岸(圖1)。

圖1 “南懷之行”有關(guān)地名(前538—前537)

猜你喜歡
吳楚左傳淮河
《左傳》“其無晉乎”補證
江海學刊(2024年1期)2024-03-14 09:09:58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淮河防總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
治淮(2021年5期)2021-08-05 07:58:46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第二屆淮河文化論壇在阜陽舉行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新安醫(yī)家吳楚生平考*
吳楚莊園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
新安醫(yī)家吳楚《吳氏醫(yī)驗錄》補中益氣法辨治特色
五月的鮮花 綻放淮河夢
治淮(2014年5期)2014-03-11 20:05:30
大宁县| 宁强县| 容城县| 襄城县| 盈江县| 潞西市| 营口市| 平谷区| 临洮县| 库车县| 永善县| 翁源县| 彩票| 乐安县| 清水河县| 邛崃市| 车险| 民勤县| 彩票| 舞阳县| 万荣县| 遂昌县| 偏关县| 嵩明县| 汨罗市| 蒙阴县| 阿拉善盟| 化州市| 黎川县| 广安市| 瓦房店市| 太保市| 华阴市| 襄樊市| 固原市| 高平市| 扎鲁特旗| 含山县| 永定县| 河曲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