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很多人換了地方就睡不著覺。無論是星級酒店的柔軟大床,還是貧民窟的破地板,總之,輾轉反側就是睡不著。
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通常都無法睡好,這種現(xiàn)象叫作“第一晚效應”,俗稱“認床”,原因就是左腦太興奮。
西方有句諺語,在陌生的床上睡覺會睜著一只眼睛!
日本人則說,當你換了枕頭,那你就休想睡覺。
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科學家的重視,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之所以在換地方之后第一晚的睡眠質量很差,是因為左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對聲音非常敏感,這時就會有耳聽八方的感覺,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睡眠。
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對于潛在威脅會有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大腦就會提高警惕,導致很興奮睡不著覺。
研究人員使用腦電圖、腦磁圖和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測量了35名志愿者的大腦活動,測量他們在換地方之后第一夜與第八夜的睡眠狀態(tài)。結果顯示,第一個晚上,參與者的大腦左半球比右半球更活躍。即便是在深度睡眠時,左腦也處于活躍狀態(tài)。
睡覺時僅讓一半大腦休息的現(xiàn)象在動物身上被證實過,例如,鯨魚、海豚和部分鳥類。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負責人尼爾斯·羅登伯格曾經研究過鴨子,發(fā)現(xiàn)鴨子在四周有同伴的時候,就會安然入睡,而最靠邊上的鴨子,也就是在它的一側沒有同伴,它睡覺時一半大腦就會醒著,似乎在警惕有可能靠近的捕食者。
人類的“第一晚效應”也是如此,因為來到陌生環(huán)境,大腦都會非常警覺。
專家建議,想要避免“第一晚效應”,可以帶上一個舒適的枕頭,遮擋光線,找與自己家中臥室格局差不多的房間,放松心情就會比較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