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又到了發(fā)稿費的日子,泰國老牌雜志《一天公告》的新任財務官看著主編簽發(fā)的稿酬單,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大名赫然在列,而稿酬金額卻只有30泰銖(約合人民幣5元)。
國王也給雜志投稿?擁有300億美元身家的人看得上這區(qū)區(qū)30泰銖潤筆費?是不是有人冒充?帶著疑問,財務官叩開了主編辦公室的門。主編聽完之后微微一笑,說道:“是的。他就是我們尊敬的國王陛下,他很久之前就是我們雜志的圖片供稿者,30泰銖是他要求的酬勞。”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個骨灰級的攝影愛好者。
7歲那年,普密蓬得到了一臺德國精工制造的萊卡相機。拿到相機之后,他陷入了對攝影狂熱的愛好之中,小小年紀就嫻熟地掌握了攝影技巧,甚至自己試驗濾鏡、修暗房、拍攝意識流作品,全身心的熱愛使他很快成為一名攝影藝術(shù)家。
19歲那年,普密蓬加冕為泰國國王。親政之后的他日理萬機,但并沒有因此降低對攝影的癡迷。他挎著相機走遍了泰國城鄉(xiāng),每到一處,他不但用相機忠實地記錄下美麗的風土人情,對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用相機拍下來,帶回王宮,邀請專家分析解決。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萌生了向泰國本土雜志《一天公告》投寄攝影作品的念頭,用意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
收到署名為普密蓬·阿杜德的攝影作品之初,編輯們以為是某個人的惡作劇,國王公務繁忙,怎么會有時間向雜志社投稿呢?但看到圖片后面附注的王宮地址,又讓人半信半疑。于是他立即呈報給主編,主編與王宮聯(lián)系求證,得到了確定的答復。
國王給一家普通的雜志社投稿,讓雜志社的人深感榮幸。雜志社開出優(yōu)厚的稿酬,卻被國王退了回來,并附寄了一封親筆信。信是這樣寫的:“希望你們根據(jù)圖片質(zhì)量取稿,而不是因為國王的頭銜而采用。至于稿酬,象征性地支付30泰銖即可,不必優(yōu)待?!?/p>
就這樣,普密蓬國王成為了雜志社的圖片供稿者。即使到了老年,國王依舊以普通人的身份繼續(xù)給雜志投稿,而稿酬也幾十年沒漲過。(摘自《華人時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