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稞翔
摘 要:費托合成是氣體液化技術的重要部分,其能夠對煤和天然氣等物質實施催化合成等加工技術,形成潤滑油或者燃料等產品。本文就費托合成及其產品精細化加工技術進行探究,對費托合成原理進行簡單分析,同時深度探究其產品精細化加工技術的具體應用措施,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幾點參考意見。
關鍵詞:費托合成;產品;精細化加工技術
引言:隨著科技的進步,煤炭的深度加工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通過對煤炭的深度分解與合成,其產物有著非常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利用費托合成技術來對煤炭資源進行深度的精加工,不僅能夠有效提升企業(yè)的生產效益,同時能夠明顯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因此,相關研究人員應不斷提升相關的技術水平,提高整體的反應效果,從而促進我國煤炭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1費托合成工藝概述
費托合成又被稱為F-T合成,通過將氫氣與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與催化劑進行反應,生成液態(tài)烴類物質或者碳氫化合物等產品的技術。在反應過程中主要以生成烴類產品為主,一般情況下依據的反應方程式為:
(2n+1)H2+nCO→CnH(2n+2)+nH2O
式中n值一般在10-20之間,在n=1時,產出物為甲烷,為無用產物。在該過程中生產的烴類物質一般適合作為燃油材料。在反應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相應的催化劑,一般反應中使用的催化劑多為金屬催化劑,如鎳、過渡金屬鈷、鐵等。不同催化劑有一定的產物偏向,但在目前的費托合成工藝中,最為常用的催化劑為鐵,其不僅易得,同時具有較強的催化效果[1]。含鐵類的催化劑包括:熔鐵催化劑、沉淀鐵基催化劑、負載鐵催化劑。不同的催化劑的效果有一定偏向,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需求來選擇相應的催化劑種類。
在費托合成過程中根據反應溫度大致分為兩種,其一是低溫費托合成工藝,其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在280℃以下,一般使用固定床作為反應容器,生產出的產品一般為柴油和高品質的蠟。在低溫費托合成中常用的技術為SasOl固定床工藝、SSPD漿態(tài)床工藝、上海兗礦能源漿態(tài)床工藝,在反應過程中,一般使溫度保持在240℃作用,壓強為2.5MPa,隨后送入反應容器中進行加工處理,最終產生相應的產品。其二是高溫費托合成工藝,該反應過程中,溫度一般在300℃以上,使用流化床作為反應容器,主要的產品為汽油、柴油和含氧有機化學物。在生產過程中,常用的合成工藝主要為:①SAS固定流化床工藝,在反應時保持溫度為340℃,壓力為2.5MPa。相比其他工藝技術,SAS固定流化床工藝在運行的過程中,整體的效率較高,并且成本相對較低,并且催化劑床的層壓較低,整體工藝操作較為簡單,適合用于大型的生產加工企業(yè),能夠選擇生產不同類型的燃油,且一氧化碳的轉化率較高,具有較為優(yōu)良的生產效率[2]。②上海兗州高溫費托合成工藝,該技術在運行的過程中,溫度在330-360℃的范圍內,壓強為4.0MPa,主要利用煤炭氣化后產生的氫氣等進行作用,在催化劑的影響下,產生烴類產品和含氧化合物。整體工藝的運行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較為簡單,并且對煤炭資源的實際利用率較高,不易對設備產生破壞,具有良好的轉化效率。
2煤炭精細化加工技術
2.1費托蠟加工技術
費托蠟是煤炭在進行費托合成過程中的附加產品,其屬于烷烴類物質,具有較為廣泛的用途。費托蠟的分子量相對較低,并且由直鏈構成,結晶度高,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降低大分子鏈的黏度,具有較為優(yōu)異的潤滑效果。在使用時,少量產品即可發(fā)揮出應有效果,且費托蠟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在長時間使用的條件下仍保持較為良好的質量。與其他種類的蠟相比,其適用范圍較為廣泛,能夠作為內外潤滑油進行使用,有效降低摩擦力,促進流動,使作業(yè)過程的效果得到提升。
費托蠟是煤基合成油的系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反應過程中的催化劑。通過調整催化劑能夠對費托蠟的質量和型號產生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常用的催化劑為鐵和鈷,其中鐵基催化劑在低溫反應中的使用較多,通過將鐵基催化劑進行熔融和粉碎,添加相應的化學助劑,使反應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費托蠟生產完畢后應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處理,提升其實際的使用效果,首先,加工成為潤滑劑,作為PVC生產過程中的潤滑劑,使產品的光澤性和擠出效果得到提升。其次,將費托蠟與EVA基熱熔膠進行融合,使熱熔膠性質得到提升,具有明顯的耐熱性和快干性。最后,對費托蠟進行粉碎,并與油墨進行混合使用,增加油墨的潤滑效果,提高使用效率。
2.2液相產物加工技術
煤炭費托合成過程中產生的液體產物,其主要為輕質油和重質油,在液相產物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后,能夠得到不同分子量的烯烴等物質,按照分子量對其進行分類,并按照相應的方法進行相應的加工,得到不同產物,提高精加工的實際效果。將不同分子量的產物進行分類,使用碳原子數量進行區(qū)分,根據區(qū)分后物質的特點進行加工:第一,對C5-C7分子量范圍的液相產物進行分析,通過專門的萃取等技術,得到1-乙烯產品,該產物能夠進行深度加工,形成聚乙烯產物或者相應的醇類物質;第二,對C7-C9類產物進行精加工,得到相應的1-辛烯類物質,將其作為原料能夠生產生物乳化劑,或者直接利用其進行聚合物的構建,目前該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相對較少,聚合物的構成技術多由國外壟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國的烯烴類物質的深加工行業(yè)發(fā)展。第三,對C9-C12類產物進行精細加工時,主要通過其來生產聚α烯烴,使用聚合和催化等化學反應技術,使乙烯聚合成為烯烴,再進一步氫化合成。通過該方式制成的PAO具有較強的耐熱性和抗氧化效果,能夠在高溫和低溫中保持較為良好的潤滑效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2.3氣相產物加工技術
在對煤炭費托合成后產生的氣相產物進行加工時,其中主要的產物為α-烯烴、烷烴和環(huán)烴,以及含氧化合物,氣相產物種類相對較多,應利用不同的精細加工技術,對產物進行細化加工,提升其實際的作用效果。使用分離提純的方式,對氣相產物進行深度加工,通過對氣體的變壓吸附等技術來對混合氣體進行分類,其中產生的丙、丁烷和丁烯可以直接作為燃氣進行銷售,其他的氣體進行統一的分離和管理,提高其精細化加工效果。
使用專業(yè)的分離設備,在設備和催化劑等方式的影響下,提高氣體產物加工的效果。使用過程中通過專門的反應過濾儀器,對設備進行安裝和連接,了解不同級別綜合反應特點進行調整,提升氣體分離的效率,從而提高對氣相產物加工的效果。
2.4反應水加工技術
在對煤炭進行費托合成過程中,其內部通過對煤炭氣化后的氣體進行催化,產生液相產物,合適的費托合成過程中的產物,有一部分存在于反應水中,因此需要對反應水進行加工,提高對產物的使用效率。在反應水中,主要的產物為含氧化合物、醇類物質、醛類和酸類等物質,在分解處理時,應按照不同的工藝技術進行分離加工,并對產物進行分類使用。
常用的加工技術包括:過濾、萃取、加氫處理、脫氫處理等技術,對反應水中的物質進行有效轉化,將不同的產物進行分離,在產物分離后進行合理加工,使其能夠正常使用。同時減少反應水中的物質含量,避免廢水排出時對環(huán)境產生較大污染。
結論:綜上所述,在對煤炭進行加工時,可以使用費托合成工藝得到相應的產物,通過不同技術對合成后的產物進行進一步精加工處理,能夠有效提升化學反應產物的設計利用效率。通過費托合成工藝和相關的精加工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煤炭的利用率,同時為煤炭的清潔化使用提供了新的方向,相關研究人員應加大研究力度,開發(fā)新的產品加工技術,從而不斷促進煤炭精加工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永鑫,李令網.費托合成油品加氫精制的工藝條件及產品探析[J].化工管理,2020,NO.546(03):196-196.
[2]梁雪美,張慧佳,李艷.煤基費托合成柴油產品特性及調和實驗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19,048(006):104-10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