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尚
老北京歌謠曰:“小孩、小孩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北京的春節(jié)從臘八開始。
回憶,并不是人老的標志,反而是人生完整的標志。因為回憶令美好事物,始終活在“當下”,活在詩意之中。年的味道,深深地扎在兒時、少年時的心靈中,時不時綻放出來,占據(jù)著我當下的思念。
我上初二那年(1972年)春節(jié),父親從學習班回來。我好長時間沒有見著父親了。過年有父親在身邊,全家都會覺得很幸福,充滿了安全感。當時我正在院子里和小朋友們玩扇三角(用煙紙盒疊成三角,一張放在地上,另一個人手里拿著另一張,往地上扇,把地上的扇過來了,算贏),父親從院子門口進來,我正低頭認真玩,父親從背后過來,拍了我肩膀一下,就這樣一下,我手里的三角兒一下就扇歪了,三角兒一直飄到很遠的地方。我還以為是小伙伴使壞呢。回頭一看,是爸爸。父親穿著他那件藍咔嘰布大衣,領子是毛的。我平時總跟同學們吹,說是貂皮的,其實母親告訴我說,是狗皮的(我看不像,像狐貍皮,毛色很好,光亮柔軟?,F(xiàn)在想起來還是很懷念父親那件大衣的。后來父親換成羽絨服,大衣不知道處理哪兒去了)。父親拉著我的手,往家里走,“猜猜,爸爸給你買了什么過年禮物?”那時候,能買什么呢?除了吃的,沒有什么玩耍的東西。況且我知道父親不會買東西,就會買煙買酒。我說一定是牛奶糖。平時吃的都是一分一塊的水果糖,只有過年時候,才能吃上幾塊牛奶糖。父親說不是。說著進了家門。我跟父親說不猜了,“爸爸買什么我都喜歡”。 父親回身從包里面取出個紙包,打開一看是兩包小鞭兒,每包一百頭。父親說,給你買的,這么大了自己拿著過年慢慢放吧。一下兩包,真的非常非常開心。當時小朋友們買鞭炮都是去商店里論個買,和他們比起來,我當時感覺真的很牛了。
拿過來兩包小鞭兒,心里那個高興勁兒,暗暗算計了一下,從年三十開始放起,可以一直放到初十??墒菑某跻幌掳雽W期開始,我就跟班里的同學喬柏林學習畫國畫。畫國畫第一要有毛筆,第二要有紙,那時候買不起宣紙,只好買元書紙練習(當時元書紙最便宜)。從他家借來了一冊快翻爛了的《芥子園畫傳》,看了一個多月,就是沒法開始練習。沒有筆,紙同學給了我?guī)讖???粗赣H的過年禮物,不好意思再要錢買毛筆了。
晚上,我找父親商量說,能不能把兩包小鞭兒退了,用退款的錢給我買兩支毛筆,或者買一支毛筆,買一沓子紙,“我想學國畫”。記得父親說,這兩包小鞭兒,還是托單位里的同事給買來的,很不好買到的。不少人想買還不一定能買到?!氨壬痰昀锏谋阋?,批發(fā)價?!蔽艺f我真的非常想畫畫。過了幾天,大年二十九父親下班回家,對我說滿足你的心愿。一支羊毫中楷放在了我眼前,另外父親還給了我一塊錢,讓我買些紙好好學畫?!耙院筮^年,家里等著掛你畫的畫?!?/p>
父親這份過年禮物,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至今花甲已過的我,時時想起來,仿佛父親依舊健在。
編輯? 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