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西城
認識倪匡近半個世紀,當(dāng)年我們年輕、天真,彼此性情相近、言談無隔。我們都是上海人,用上海話溝通,倍覺親切。倪匡二十二歲來港,舌頭發(fā)硬,學(xué)不好廣東話。他不承認,說:“跟舌頭硬沒關(guān)系,我天生有言語障礙癥?!边@是真話,倪匡這個人除了弄筆桿兒,其他物事啥都不懂。洋涇浜英文 ,只 會“So what”和“Who cares”,就此走遍美國。他不獨學(xué)話蠢,方向也辨不來,走進菜館再出大門,便分不清東西南北。可以說他做什么都笨,只有寫作靈光——南來六十余年,一根原子筆管吃飯,賺了不少錢。
倪匡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僅一人,古龍是也。古龍嘛,人人豎起大拇指,直夸“絕頂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掉進創(chuàng)造的角色里,把自己看成陸小鳳、楚留香,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怕啥?倪匡自小明白“千金散盡有日不復(fù)來”,于是賺得的一半,呈奉賢妻,自己花其半,于是晚年無慮。自詡老白臉吃軟飯。軟飯吃得名正言順,怕人不知,還通過傳媒告示天下。
20世紀80年代前,倪匡堅持原則:“小葉,阿拉文人,要保持神秘感,勿可以露面?!弊骷乙宦睹妫倭祟^巾氣,人家瞧不起。身為小阿弟,只好有樣學(xué)樣,連照片也藏起,不敢曝光。90年代初,倪匡來個大變身,居然做電視節(jié)目了,搭檔是鬼才黃霑、食神蔡瀾,三人行,頂呱呱。節(jié)目叫《今夜不設(shè)防》,訪超級明星,嘴巴子活。蔡瀾能文不善言,倪匡善言,粵語卻人人聽不懂,只好打字幕,說話的僅黃霑一人。要命的是,這個綜合性節(jié)目居然紅火爆燈。
后來做電視不過癮矣,倪匡視而優(yōu)則影,躍登大銀幕,在《群鶯亂舞》里,粉墨演嫖客。朋友勸之謹慎為要,別壞聲名。他三聲大笑:“謝謝!頂對我胃口,我就是做自家呀,駕輕就熟!”眾友笑至噴飯。
90年代,倪匡居然移民舊金山,買了幢圓形玻璃怪房子,房間一個,夫婦相依。倪太住不慣,回港小休,獨留倪匡孤居。打電話與他聊天,他居然說忙至不可開交。一個老頭子忙啥?“小葉,你又搞不懂,我忙得要死。早上起來寫小說、看報紙。下半日剪花除草、洗衣裳。黃昏要到附近超市儲備食物,回來煲雞湯,哪有時間?”什么,大作家竟當(dāng)上家庭主婦?倪爺當(dāng)是一種樂趣。倪匡有項天大的本事,非人人所能為,就是化枯燥為樂趣。人視為畏途,落到他手,變成好玩。套用他的口頭禪,就是“邪氣好白相”。
倪匡性格怪:一是癡,一是絕。先說癡,戀上某事物,癡纏到底。70年代初,我到他銅鑼灣海寧街的寓所做客,那時他正在收集貝殼,捧出給我看,我根本不懂,只好裝著看。他隨手拿起一塊,道:“小葉,你猜多少錢?”我為難,不敢言少:“五千!”“再說一遍!”“一萬!”“不,不對,五萬!”倪匡糾正。嚇壞我!未幾生厭,貝殼全送人,一片不留。改玩音響,十萬、二十萬一套山水牌器材,硬要我聽。我聽了,一個感覺:跟我家的卡式錄帶并無二致,而其價錢僅港幣三百元。后他又轉(zhuǎn)去養(yǎng)魚,什么金鯉、黑魔鯉、七彩神仙魚……總計九缸,自號“九缸居士”。魚缸,放諸餐桌,日觀夜賞。不旋踵,厭了,毫不猶豫送友人。最后愛上旅游,一月出門數(shù)次,東闖西逛,不亦樂乎,之后返璞歸真,閉戶靜思。
倪匡做人也有個大優(yōu)點:說一不二,答應(yīng)別人的事,就算赴湯蹈火,也決不推辭。他說寫作配額用完,就是用完,你即使開出千字一萬,他也不會心動,仍一字不會寫。鎮(zhèn)海倪匡,誠硬漢子也。
講真的,我從不以為倪匡是什么作家,他聽到了,氣得瞪小眼睛:“我寫了這么多的書,還不是作家?”他板著臉,嚇唬我。我腰板直,胸膛挺,輕描淡寫:“儂是智者,遠比什么作家高明!”聽得這樣說,他怒氣全消,臉上現(xiàn)出笑容,如初夏朝陽。號稱智者,何以見得?援引倪匡的語錄以見其概:“小說只有兩種:一是好小說,二是壞小說,好小說能看下去,壞小說不能看?!薄皩懽鳑]得教,全然靠天分。沒有的話,去干別的事?!薄耙獙懢蛯?,千萬別拖!”“醫(yī)生要我聽話,我問聽話是不是不會死?醫(yī)生說不會呀!我說那我干嗎要聽你話!哈哈哈!”凡此種種,皆智慧之言。
最近倪匡說很多配額都用光了:喝酒配額完蛋了,生命配額也差不多耗盡!千萬別為智者倪匡悲傷,他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