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禎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畜牧獸醫(yī)局 口畜牧獸醫(yī)站,甘肅 定西 743022)
仔豬的腹瀉類疫病是集約化養(yǎng)豬模式下的多因素共作性疾病,是現階段比較嚴重的疫病之一,極易導致仔豬猝死。根據調查顯示,仔豬腹瀉類疫病的死亡率可達仔豬死亡總數的50%左右。仔豬腹瀉的發(fā)生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季節(jié)變化和較差的飼養(yǎng)條件等都會引起該病的肆虐,所以養(yǎng)豬戶要極早做好應對此疫病的防治措施
由細菌引起的仔豬腹瀉,在發(fā)病的初期階段會出現腹瀉/活動量降低,大多數仔豬不喜歡運動的現象。但進食正常,無不良反應,隨著仔豬病情的不斷惡化,病豬開始出現食欲減退的現狀,無法站立,發(fā)燒,抵抗力變弱,感染其它的病毒。病豬的腹瀉物大多是灰色、白色或者黑色水樣的稀便。由細菌引起的仔豬腹瀉類疫病有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副傷寒等。
仔豬感染病毒性腹瀉的主要渠道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在臨床上的表現通常為病毒與細菌的混合感染,其死亡率更高。發(fā)病急,傳播速度快,在衛(wèi)生條件差、潮濕的地方最容易發(fā)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該病在冬春季高發(fā),有地方性和流行性兩大特點。極大多數患病仔豬死亡,即便仔豬最后能僥幸存活下來,生長發(fā)育會長時間趨于停滯狀態(tài),加大養(yǎng)殖成本,影響?zhàn)B殖效益。由病毒引起的仔豬腹瀉類疫病包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等。
引起仔豬腹瀉的寄生蟲有好多種類型,比如豬球蟲、類圓線蟲、蛔蟲等等。在現階段,導致仔豬腹瀉的寄生蟲大多數是由艾美耳屬球蟲引起的球蟲病,出生6~10d的仔豬最易被該病感染。極度潮濕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是最適宜該球蟲進行繁殖的場所,此類球蟲病極易暴發(fā)。被感染的仔豬會出排灰色的糊狀糞便,1~2d后就會變成水樣的腹瀉,腹瀉的時間會持續(xù)4~8d,直至病豬脫水死亡。
引起仔豬腹瀉類疫病的因素除了細菌和病毒之外,仔豬自身的免疫力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也不容忽視。比如仔豬的消化功能低下引起的腹瀉,以及其在斷奶之后更換飼料引起的腹瀉,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腹瀉,冬季仔豬保暖不到位引起的腹瀉等。
中獸醫(yī)關于抗菌類藥物的研究開始于上世紀中期,發(fā)現了許多可以抗菌的中獸藥。傳統(tǒng)的中獸藥抗菌藥物更加注重清熱解毒,比如黃連、黃芩等。現階段的研究發(fā)現,涼血藥和補虛藥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復方中獸藥制劑可以防預防仔豬腹瀉,促進仔豬的健康生長。研究表明,中獸藥能夠有效地清除仔豬體內的大腸埃希菌,使仔豬的免疫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加速仔豬生長。據有關資料報道,白頭翁、黃連、蒲公英、板藍根、白芍等15味中藥根據不同的比例研制成的散劑可以對仔豬的腹瀉類疫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使仔豬腹瀉類疫病的發(fā)病率降低25個百分點,這就說明散劑的預防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而且它們比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治愈率高20%左右,同時中獸藥耐藥性低,殘留少,方便在飼料中混合喂養(yǎng),能夠減輕仔豬的應激現象,其藥用價值較高。
長期使用抗病毒的西藥制劑,仔豬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一定的耐藥性,且藥物的治療效果會被降低,導致仔豬病情反彈,這是西藥制劑在獸醫(yī)臨床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之一。而中獸藥能夠有效調節(jié)仔豬的免疫功能,抑制疫病復發(fā),還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止疼。此外中獸藥還可以根據仔豬疫病的不同癥狀,使用具有不同作用的藥物,治療這種疫病。這些藥物的成分都不相同,能夠對不同的疫病發(fā)揮作用,從諸多方面抑制或殺死病毒。此外中獸藥還可以在抑制病毒或殺傷病毒的同時保護動物機體,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毒毒素對機體的損害。有關專家檢測出大黃素、黃芩苷等九種藥物可以很好地抑制病毒體的繁殖,其中黃芩苷的抑制作用是最好的。用金銀花、黃連、山楂、大青葉等中藥提取物能夠很好的治療仔豬的腹瀉類疫病,其治愈率可高達95%。由此可見,其對病毒性腹瀉的治療效果是非常顯著的。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把由黃芩、女貞子、馬齒莧等9種中獸藥復方制取的散劑,在每噸仔豬全價飼料中加入400g飼喂哺乳期仔豬,就能夠有效地抑制哺乳期仔豬腹瀉病的發(fā)生。
中獸藥治療仔豬腹瀉類疫病的療效好,又因其藥物殘留少,副作用小,耐藥性極低,在獸醫(yī)臨床上認可度高,隨著業(yè)內人士對中獸藥研究地不斷深入,中獸藥治療仔豬腹瀉類疫病的療效將會更加顯著,從而能更好地保障養(yǎng)豬業(yè)健康平穩(wěn)的迅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