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湖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間,有很多往事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特殊印記:中國新一代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成功試飛、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神舟十號成功升空、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中國女排屢屢斬獲金牌、杭州召開G20峰會、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下水、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新中國70周年閱兵慶典舉行、嫦娥五號探月……站在“2020年”這個前后十年的交接點上,人們撫今追昔,展望未來,思緒萬千。
電視臺舉辦“回顧過去十年,展望未來十年”的詩詞朗誦會,邀請你擔任主持人,請寫一篇開場白。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材料列舉了2011年至2020年我國發(fā)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大事,涉及科技、文學、醫(yī)學、體育、軍事、外交等各個領域,展示了我國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這只是對考生的寫作起提示作用,省略號表明,考生既可寫材料中所列舉的一件或多件事,也可寫材料中沒有列舉的其他事件。但要注意,要求“結合材料”,即所寫的“特殊印記”只能是祖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而不是個人層面的,因為材料中所列舉的都是國家層面的重大事件。
任務一:要符合“‘回顧過去十年,展望未來十年的詩詞朗誦會”這一特定情境?!盎仡欉^去十年”,要求回顧過去,這是重點內容;“展望未來十年”,要求展望未來,對祖國的發(fā)展充滿信心,這在行文中要有所體現?!霸娫~朗誦會”要求行文過程中,要有激情,最好能引用詩詞以貼合情境。
任務二:寫一篇開場白。要有稱呼,如“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要有結束語,行文中要有交流意識,語言要富有感染力,要符合主持人的身份,語言要得體。
對于作文審題立意,建議采用由果溯因審題法。誠如材料所示,其重點內容是過去十年來的成就,這是結果。原因是什么呢?回答這個問題,不能站在政治的角度來談,否則就是答政治題了,而要站在人文的角度來看。從人文的角度來看,中國近十年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可以從三方面進行思考:原因有廣大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有行業(yè)精英的拼搏,往深處想,原因還有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文章立意最好站在“十年成就體現什么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引領我們走向未來十年”的角度,重在回顧歷史,在回顧歷史的基礎上展望未來。具體寫作時,要有聽眾意識,語言優(yōu)美,勾連詩詞,契合詩詞朗誦會場景。
例文
十年成就不尋常,拼搏精神永流長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十六中學? 陳織盈
各位觀眾,各位嘉賓:
大家晚上好!歡迎參加本臺舉辦的“回顧過去十年,展望未來十年”的詩詞朗誦會。
過去的十年,是捷報連連的十年,更是我們中華女兒團結拼搏、奮勇向前的十年。當新一代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劃破長空時,我們看到七彩神龍騰云起,石破天驚震蒼穹。它的成功試飛為保家衛(wèi)國又添利器;當嫦娥五號探月順利落地時,我們看到長空皓月再也不是“皎皎空中孤月輪”;當屠呦呦登上諾貝爾的世界領獎臺時,我們看到了她“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般的優(yōu)雅;還有中國女排斬獲金牌、首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等等,展現的是中國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信心;建國70周年閱兵慶典,更顯今日中國之“龍騰虎躍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的確,十年佳績不尋常。面對科技的難題,是什么讓中國科技者們“偏向虎山行”? 面對技術的壁壘,是什么讓中國研究者們 “上下而求索”?面對文化的偏見,是什么讓中國人在世界的各個舞臺上自信登場?是幾千年來中華兒女所秉承的不服輸的挑戰(zhàn)精神、不甘落后的趕超勇氣、勤勞忍耐的吃苦意志、敢于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屠呦呦潛心耕耘,把科研的冷板凳坐熱,最終獲得全世界的贊許;中國女排姑娘們,團結拼搏,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她們用“女排精神”創(chuàng)造“十冠王”的奇跡;港珠澳大橋設計者們,為了打破外國的技術壟斷,從最基礎的研究做起,真可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鑄根基”,歷時15年,自主設計,自主創(chuàng)造,終于“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他們迎難而上,吃苦耐勞;他們默默奉獻,團結協作,他們 “一寸丹心圖報國”,用智慧與汗水,繪就了過去十年的一張又一張 “中國名片”。他們是時代的領航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可否定,未來的十年,困難與挑戰(zhàn)依舊會像颶風不時而至,但只要繼承團結拼搏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運用智慧,我們的航船依舊可以“直掛云帆濟滄海”;不可否認,未來的十年,偏見與傲慢依然會像大漠的沙塵不斷襲來,但只要我們心懷天下,與世界同呼吸,一定可以迎來“春風楊柳萬千條”的未來十年!
下面,詩詞朗誦會正式開始!
評點:文章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內容豐富。全文按“回顧成就——展望未來”的結構展開,重在回顧成就,第2段緊扣材料,詳略有致地羅列輝煌成就,并進行高度評價。第3段進一步分析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最后,展望未來十年。難能可貴的是,對未來十年的分析,認識到存在困難與挑戰(zhàn)、偏見與傲慢等,體現了作者的辨證思考。同時作為一篇開場白,語言優(yōu)美,有氣勢,特別是詩詞的恰當嵌入,非常契合詩詞朗誦會的場景,體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
(編輯: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