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記者:廉教授,您好!您曾多次指出,“調查研究看似具體、實則抽象,上手簡單、做好很難。”您認為應該怎樣做調查研究?
廉思: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我們國家也面臨著許多發(fā)展中的問題,比如均衡發(fā)展問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問題、收入分配問題、公平正義問題、環(huán)境治理問題等。很多問題旁無借鑒,這為我們提供了多樣化的研究對象和廣闊的實踐平臺。
縱觀我國調查研究的現狀,可以看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調查研究體系和方法已經初步形成,并取得了一些創(chuàng)建性的成果。但是,有時候通信工具發(fā)達了,我們離群眾卻遠了;科技手段先進了,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卻難了。
做群眾工作,不可能“一氣呵成”或“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一個不斷重復、循環(huán)和提高的過程。正所謂:聯系群眾“永無止境”,接觸群眾“沒完沒了”。這意味著,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會出現新的問題,還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調查研究絕非是一套機械化的技術,絕不是只要接觸了調查對象就可以獲得想要的材料。只有積極探索中國本土特色的調查方法,才能真正有效開展調查研究。
記者: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我們在強調調查研究需往深處走,往實處落的同時,“辦公室調研”“盆景式調研”等情況依然存在。您對此怎樣看?
廉思:做好調查研究,要在現實生活中“望聞問切”群眾訴求,把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吸收到黨的決策中來,使國家政策符合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坐在辦公室里都是問題,走下去就都是辦法?;鶎邮莿?chuàng)造力的源泉,是調查研究的富礦,一地的經驗常常可以用來解決另一地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集中民智,體現民意,反映民情。
“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彼?,要重視群眾生活和企業(yè)發(fā)展遇到的問題,關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進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調查研究中,我們要和群眾交朋友,聽他們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聽他們講對具體政策的看法,對民生等問題的看法。只有和他們真心交朋友,他們才會告訴你自己真實的想法。
記者:調查研究中,您會接觸大量的研究對象。當您面對陌生的、不同群體的調查研究對象,怎樣了解他們真實想法、掌握實際情況呢?
廉思:當群眾是一個抽象概念時,誰都可以對“密切聯系群眾”說上幾句。但當我們身處基層,直接面對具體的群眾時,只有尊重他們的感受,走進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呼聲,服務他們的需求,才能錘煉和反映我們的真本事、好作風。作風都是具體的,需要我們在一言一行一點一滴中有意識地去認真培養(yǎng)、反復磨煉,而調查研究就是錘煉作風的最好方法。
隨著社會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不同群體的話語習慣、行為特征、思維方式差異日益顯著,針對不同群體做調查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大區(qū)別。一些群眾口中有多套話語體系,在不同的場合講不同的話,邁進群眾的門檻不斷提高。要想得到他們真實的對黨的政策的看法,不能僅靠通過一般性的研討會、座談會,必須長期蟄伏在不同的群體中,贏得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和信任。
群眾的認可,首先來自感情的認可。群眾遇到的問題,我們不一定都能立刻解決,但是只要和群眾之間有感情,關鍵時刻群眾就會相信黨,就會堅定不移地跟黨走。所以,要做到實事求是,首先要通過交朋友來了解群眾的真實情況和真實想法,把各個社會階層的基本情況調查清楚,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誤判中國當前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記者:調查研究肩負著面向群眾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責任。您認為,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應該如何教育引領群眾呢?
廉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兩句話:第一句話,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眾,但又不能做群眾的尾巴;第二句話,干部要教育和引導群眾,但千萬不能站在群眾的對立面。”調查研究中的群眾工作,不同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不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活動到活動,而是要將調研中的大量案例和鮮活資料與我們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有機結合起來,與我們正在做的偉大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黨的理論、主張用學術思維、通俗話語、真誠交流的方式與群眾交流,用以感染群眾、感召群眾、教育群眾。
調研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抓住一切機會與調查對象交流討論,用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fā)展的眼光和他們一起分析問題。既向人民群眾虛心學習,也教育引領人民群眾,既要當人民群眾的學生,又要當人民群眾的老師。我們生動講解一個個“中國故事”“中國紀錄”“中國奇跡”背后迸發(fā)的思想火花,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廣大人民心中生根發(fā)芽。在企業(yè),在街道、鄉(xiāng)村,在無數次的訪談座談中,在問卷發(fā)放中,我們都向調查對象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宣傳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使群眾在交流中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
(責任編輯:閆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