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絢
摘? ? 要:為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健康地成長,汕頭市澄海教育局確定了在全區(qū)中小學生中開展“三防四不一做”的教育方針。按照該方針的指導,本文略談了一些做法,具體有如下三點:學校如何帶動家庭和學校合作,共筑“防溺水”防線;班主任按照學校要求,開展校紀校規(guī)教育,加強教育效果;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lǐng)下,努力向上,健康成長,做一名文明生。
關(guān)鍵詞:三防四不一做;防溺水;校紀校規(guī);文明生
前教育部部長周濟說過:“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若能對學生的安全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即可實現(xiàn)學生意外事故預防的效果。為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健康地成長,讓學生的意識從“要我安全”升華為“我要安全”,給學生的心里打上“意外事故預防針”,汕頭市澄海教育局在全區(qū)中小學生中開展了“三防四不一做”的專題教育?!叭馈保捶滥缢?、防欺凌、防詐騙;“四不”,即不沉迷網(wǎng)絡,不騎摩托車上下學,不參與黃賭毒,不違法違紀;“一做”,即做一名文明生?!叭浪牟灰蛔觥睂m椊逃菍W生思想教育的專項量化,也是對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具體指導。下面,我將以“防溺水”“不違法違紀”“做一名文明生”作為例子,從三方面探討“三防四不一做”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家校合作“防溺水”
我校是一所海邊的農(nóng)村中學,學生來自周圍鄉(xiāng)村,除了有本地學生,還有住在村里的外來工子女。學校周圍水域眾多,每個鄉(xiāng)村都有池塘,鄉(xiāng)村之間有排水溝、灌水溝,有的鄉(xiāng)村近河,有的鄉(xiāng)村臨海,學生每天上放學,極少數(shù)的學生靠走路,大部分學生靠踩單車,避免不了的是經(jīng)過有水的地方,因此“防溺水”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如何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呢?目前來說,主要有學校的宣傳、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重視。學校通過圖片展示、電子屏幕“防溺水六不”、防溺水致家長的一封信、線上防溺水家長會等,加強家校合作,對學生加大宣傳的力度,讓“防溺水”的意識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
作為老師,每天放學前溫馨提示一句話:“禁止接近危險水域!”時時提醒學生“防溺水”。當然,對整個班級防溺水的教育,更多的是落在班主任的肩膀上,我就給學生上過多種形式的“防溺水”班會課(有卡通版、新聞報道版等)。2018—2019學年度剛接手初一(8)班時,在“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班會課上,先以PPT的形式,跟學生講述了水下環(huán)境的復雜性:貌似平靜的江、河、池塘,下面可能是坑坑洼洼,有站不住腳的淤泥,有纏住腳的水下植物,這些都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接著,點開“樹葉掉進裝滿水的水槽”實驗小視頻,以樹葉比擬成浮在水面的人,當樹葉漂到水槽漏水口時(漏水口呈打開狀態(tài)),因水往低處流,樹葉被吸入漏水口,然后樹葉在漏水口里一直打轉(zhuǎn),高于漏水口的水從四面八方旋壓而來,樹葉沒辦法從漏水口浮起來了。這個實驗小視頻告訴我們:若不小心掉入水下暗坑,人便成為水中漩渦的物體,所有高于水坑上面的水都會旋壓過來,人很難游出暗坑。在講授課件時,我還從力學的角度給學生解釋徒手相救溺水者的后果:若一個人溺水了,一個相同重量的人蹲在高于溺水者水平面的堤岸上,徒手救援,由于拉力和重力的作用,經(jīng)常被溺水者拉下水。那么,如果有人溺水了,該怎么辦呢?要趕緊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或打110報警;或充分利用現(xiàn)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樹杈,或扎在一起的空礦泉水瓶等救人,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作繩索。學生看后,恍然大悟,都受到很大的教育。
“防溺水”的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還有家長。家長既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也是孩子八小時學習之外的陪伴者。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揪著父母的心。對于生存環(huán)境多水域的家庭來說,“防溺水”教育父母肯定要多花點心思,要密切關(guān)注孩子上學路上是否安全,關(guān)注孩子放學后的動向,關(guān)注周末、節(jié)假日在哪,跟誰在一起,什么時候回家。同時要特別交代孩子: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不得靠近水域。學校常常通過“問卷星”等小程序,以問卷的形式每周一次督促家長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既讓家長明確自身的責任,也讓“防溺水”教育落到實處。只有家校密切合作,才能杜絕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二、校紀校規(guī)勤約束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睘榱耸箤W生的日常行為不犯錯,學校會給學生普及校紀校規(guī)知識、法律知識。那么,如何讓學生盡快悉知校紀校規(guī)呢?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比賽,帶動學生進行了深度學習。比如,2017—2018學年度我剛當初一(1)班班主任時,學校要求開展“校紀校規(guī)”比賽,我便把學校印制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文明班評比條例》等校紀校規(guī)讀本發(fā)給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讓全班進行朗讀,放學后再讓學生帶資料回家學習。四個星期后,班級參加了全級的“校紀校規(guī)”知識比賽;又過了兩個星期,班級選出學生代表參加全年級的“校紀校規(guī)”知識搶答比賽。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使校紀校規(guī)等條例深入人心。
為了使學生遵紀守法,學校請法律界人士為全校學生舉辦了法制大會,給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在會上,通過活生生的案例,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將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以此給學生打上“違法犯罪”的預防針。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在每天的教學和課間巡管中,都會細致觀察班級情況,即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苗頭,及時處理學生矛盾,疏導學生的心理郁結(jié),減少違紀違法事情的發(fā)生。
三、和諧班級展文明
“三防四不一做”提倡培養(yǎng)文明生。要培養(yǎng)文明生,就要教給學生文明禮儀,讓學生成長為一個有禮貌、講文明的人。要培養(yǎng)“有禮貌、講文明”的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要從小事抓起,盡可能地給予孩子以正能量的教育,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學生是否文明,落到實處,就是儀容儀表和他的行為舉止。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讓學生的儀容儀表符合要求?如何使學生的行為舉止文明起來?學校會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級日常管理積分記錄比賽,班主任按照學校要求,加強班級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