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老子的無為之治,針對的是小國寡民的狀況。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其實就是一個個的村莊,實行無為之治當(dāng)然容易。其實,就算是想有為,也沒有本錢。然而,一個大國,尤其是像秦漢這樣天下一統(tǒng)的大國,也實行無為而治,在情勢上就不大能夠。
不過,我們知道漢朝初年,從呂后到文景兩朝,三代幾十年的光景,還真是無為而治。最典型的就是曹參做相國之時,蕭規(guī)曹隨,一切按既定軌道走。政府一點不生事、不多事。但凡有人想弄點事兒,曹參就跟他喝酒,先喝酒再說,喝醉了也就甭談了。盡管漢行秦法,但秦是頻繁施法,漢初則是網(wǎng)漏吞舟,刑獄能省則省。一切隨著民間自己去弄,自己種地,自己辦事,自己生財,最關(guān)鍵的是,自己繁衍。不僅多生孩子,還要多養(yǎng)豬?,F(xiàn)在能看到的漢代陶制房舍,幾乎都有一個豬圈。
從呂后到文景之治,之所以無為,關(guān)鍵是因為經(jīng)過秦末大亂,人口銳減。這樣規(guī)模的兩番混戰(zhàn),剩下的人口能有十分之一,就已經(jīng)不錯了。貴為天子,劉邦出巡連四匹毛色一樣的馬都找不到,列侯也只能坐牛車,有的甚至連牛車都沒得坐。窮困成這樣的王朝,首先的要務(wù)就是讓人口繁衍,恢復(fù)生機。正因為如此,一干兒特別忠于劉氏王朝的老臣,才不干預(yù)呂后找自己娘家人出來以權(quán)謀私,甚至封王。這個國家,已經(jīng)沒有條件再折騰了。
沒有條件折騰,才有的文景之治,不是皇帝不想有所作為,而是條件不允許。條件不允許,不僅是人口物質(zhì)條件,還有統(tǒng)治者自身的素質(zhì)。
漢惠帝和曹參的一段對話很有意思。漢惠帝不滿意曹參的無所作為,曹參問,你覺得你跟高祖比如何?漢惠帝說他不能跟高祖相比。曹參又問,你看我跟蕭何比如何?漢惠帝說,似乎你也不如蕭丞相。曹參說,既然如此,我們就按照他們規(guī)定好的做就是了。
然而,盡管后來的皇帝沒有敢公開說他比他祖宗強的,但是,暗地里自我感覺良好者,卻比比皆是,都覺得自己也能干一番大事業(yè)。漢武帝劉徹,要論才具,真的比劉邦、比文景二帝都強嗎?當(dāng)然不是。但是人口多了,倉庫滿了,就可以折騰了。漢人和北方游牧民族,原本就誰也滅不了誰,對于居無定所的游牧人,下狠手打擊,其實就是勞民傷財??蓜胤且看驌粜倥?,建立他的不世功業(yè),壓過前輩去。最后的結(jié)果是海內(nèi)耗空,人口減半,讓漢朝從頂峰跌落下來,后來經(jīng)過昭帝和宣帝掙扎,還是不可避免地滑向衰落。到了漢宣帝之后,連劉家皇帝自己,都覺得沒法再維持下去了。
這么大的國家,想無為而治其實很難,只要有點條件,就一定有人想折騰。臣子不折騰,就沒有高官厚祿,皇帝不折騰,就顯不出自己的偉大。真的能不折騰的,不是個人修為特好,而是沒那個條件。
當(dāng)然,也有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折騰的,這樣的皇帝也不是沒有。該這個國家倒霉,就會有這樣的皇帝。自信心爆棚,好大喜功,不作到死就不肯罷休。
這個人,就是隋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