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漆葉青黏散考證

2021-03-28 22:26:18于智敏
關(guān)鍵詞:五加服食胡麻

于智敏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研究所,北京 100700)

漆葉青黏散出自《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下·華佗傳》記載的:“阿從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葉青黏散。漆葉屑一升,青黏屑十四兩,以是為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臟,輕體,使人頭不白。阿從其言,壽百余歲。漆葉處所而有,青黏生于豐、沛、彭城及朝歌云?!北疚膿?jù)此擬對本方進行考證。

1 漆葉青黏之爭與質(zhì)疑

漆葉青黏為何物?古今認識不一。宋·蘇東坡《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zhí)煊X二首》:“無復青黏和漆葉,枉將鐘乳敵仙茅”,似指不要再出現(xiàn)青黏與漆葉、鐘乳石與仙茅混淆的錯誤;宋·林季仲《送思深赴泉州錄參》:“厭嘗漆葉青黏散,旋理司空城旦書”,或源于對本方的疑惑而“厭嘗”;金·李夷《贈國醫(yī)張子和》:“祝君莫觸曹瞞怒,世上青黏要指名”,直言后世不知青黏為何物。

1.1 漆葉為漆樹葉說

《本草圖經(jīng)·木部卷第十·干漆》:“漆葉,中藥,見《華佗傳》”。后有“神仙方乃有單服淳漆法傳于世云”?!胺酒岱ā彼脼楦善?,源自漆樹,遂以漆樹葉為漆葉;《華佗神方·卷二·華佗治發(fā)白要訣》也說:“漆葉,或謂之漆樹之葉。”《本草綱目》及劉自忠、李永海等均持此觀點[1-2]。

漆葉不是漆樹葉。以“漆葉”入藥首見于《本草圖經(jīng)·木部上品卷第十·干漆》:“漆葉,中藥,見《華佗傳》”,此外無具體內(nèi)容?!侗静菥V目·木部第三十五卷· 漆》言主“五尸勞疾,殺蟲”,但無性味描述。《本草經(jīng)解·附余考證· 葳蕤》提出質(zhì)疑:“《綱目》殆誤附漆樹下耶”“ 漆本有毒,《本經(jīng)》‘久服輕身’,即《抱樸子》云‘通神長生’,皆難信”“古無用葉者。故氣味缺?!毒V目》殆因古方,臆立主治耳?!北緯€記載了“然吾鄉(xiāng)有兩老儒,先后服此方(漆樹葉、玉竹)皆致殞”的慘痛教訓,也為漆葉非漆樹葉提供佐證。而漆樹生長有明顯的地域性,遠未達到“漆葉處所而有”的廣泛程度。

1.2 青黏

1.2.1 玉竹為青黏說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漆》:“或云青黏即葳蕤”(玉竹)。程從容、劉自忠等也持此說[1,3]。

1.2.2 黃精為青黏說 《本草圖經(jīng)·草部上品·黃精》:“世傳華佗漆葉青黏散云:青黏是黃精之正葉者?!?/p>

1.2.3 黃精玉竹都可做青黏 二物混用說?!侗静菥V目·草部第十二卷· 葳蕤》:“今考黃精、葳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而葳蕤之功更勝。故青黏一名黃芝,與黃精同名,一名地節(jié),與葳蕤同名,則二物雖通用即可?!薄吨兴幋筠o典》:“同屬植物熱河黃精”亦可作為玉竹“同等入藥”[4]。故“某一時期以玉竹為青黏,而另一時期又以黃精作青黏”[3]。

1.2.4 熟地為青黏說 《華佗神方·卷二·華佗治發(fā)白要訣》:“青黏一名地節(jié),又名黃芝,即今熟地?!?/p>

青黏不是黃精,不是玉竹,也不是熟地?!侗静輬D經(jīng)·草部上品·黃精》:“青黏是黃精之正葉者,書傳不載,未審的否”;《本草蒙荃·草部中·萎蕤女萎(玉竹)》:“疑即青黏,昔華佗所服漆葉青黏散是此也。然世無復能辨者,未敢為言,姑著之,以俟明達折衷爾?!鄙险f是“存疑待考”的常規(guī)做法。至于“青黏即今熟地”,考諸文獻僅此一見,孤證不立,不予采信。

1.3 漆葉青黏散質(zhì)疑

不明漆葉青黏為何物,直接影響本方療效?!侗静菪戮帯ぞ碇?角集)·葳蕤》:“或問葳蕤(玉竹),華元化加入漆葉,以黑髭須,近人用之不驗,何也?”是對“使人頭不白”的質(zhì)疑;《抱樸子·內(nèi)篇·至理卷五》以:“樊阿服之,得壽二百歲,而耳目聰明,猶能持針以治病”[5],強調(diào)本方的延年益壽作用,并信誓旦旦稱:“此近代之實事,良史所記注者也”[5]。而《本草經(jīng)解·附余考證· 葳蕤》有:“漆葉方,即華佗漆葉青黏散,青黏世無能識,或云黃精之正葉者,或云即葳蕤也。然吾鄉(xiāng)有兩老儒,先后服此方(漆樹葉、玉竹)皆致殞”的質(zhì)疑?!独鋸]醫(yī)話·卷五·藥品》引用此文后諄諄告誡:“究之古方藥品,最宜詳審,不可過信前人之說,為所誤也?!?/p>

2 藥名考釋與線索發(fā)現(xiàn)

“本草雖沒標本,但實物的沿承性卻不容忽視”[6]?;诖耍蛎煂?,尋找有價值的線索;再根據(jù)功用主治,以實證名;名實相符,完成考釋,發(fā)現(xiàn)線索。

2.1 青黏考釋

2.1.1 青黏 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魏書·方技傳第二十九》:“青黏者,一名地節(jié),一名黃芝?!贝送膺€有青菾、青蓁、凡弊之草、凡藪之草等稱謂。青為植物初生時幼苗枝葉顏色青翠;黏即黏稠,表明藥物本身的性狀,或采摘入藥加工成屑時的性黏膩、質(zhì)黏稠狀態(tài)?!抖Y記·內(nèi)則》:“脂膏以膏之?!笔柙唬骸澳邽橹?,釋者為膏”,意為凝固狀態(tài)為脂,流動狀態(tài)為膏,質(zhì)稠性黏。據(jù)此推斷,青黏描述的是其多油多脂性黏膩的特征。如《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胡麻》:“油麻、脂麻謂其多脂油也”;《本草衍義·卷二十·青蘘》:“胡麻與白油麻,今之所謂脂麻者是矣?!薄爸T家之說參差不一,只是今脂麻,更無他義。蓋其種出于大宛,故言胡麻”。以此衡量,胡麻似具青黏之性。

2.1.2 地節(jié) 以青黏考釋為線索研究地節(jié),或許描述了其地上生長的枝莖上分段、分節(jié)特征。既然《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一·胡麻》稱:胡麻“ 葉名青蘘,生川澤”,那么青蘘是否具此特征?!犊滴踝值洹罚禾Z“莖葉似姜”;諺語“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也言其從下往上、逐步開花、逐節(jié)遞進的特點,頗具“節(jié)”的特征,可見“地節(jié)”與青蘘的植物形態(tài)特征相近,指稱青蘘亦通。

2.1.3 黃芝 黃為顏色,芝為華美、華麗的意思。《說文解字》稱芝為“神草”。黃芝或許是形容其外觀的華美華麗以及內(nèi)在功效有如“神草”?!侗静菥V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稱:“仙方有服胡麻、巨勝二法”,并稱有“此乃服食家要藥”“古以胡麻為仙藥”之說。以“黃芝”外以形容胡麻開花結(jié)果的美麗外觀,內(nèi)以功效卓著,于理亦通。

2.1.4 其他 《抱樸子》:“漆葉青蓁,凡弊之草。[5]”《說文解字》:“蓁,草盛貌”。宋·王禹偁《太一宮祭回馬上偶作寄韓德純道士》:“此來芳春暮,宮草青蓁蓁”;《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綠藏苔漠漠,青亂葉蓁蓁。”清·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本《抱樸子》校記:“‘蓁’當作‘菾’,《三國志》作‘黏’”[5]。菾,《集韻》:“草木長茂貌”,意同“蓁”;《本草綱目·菜部·菾菜》:“菾與甜通,因其味也”。“菾”有形態(tài)與性味雙重含意,又為青黏之性補充了新證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品·米谷》明言:胡麻“味甘平”。

葛洪稱之為“凡弊之草”。凡,即平凡普通;弊通“蔽”,即遮蓋;言其隨處可見,錯雜而生,枝葉茂密。《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 漆》“凡弊”改為“凡藪”。《說文解字》:“藪,大澤也”;《國語·周語下》:“藪,物之歸也”,指眾物匯聚。“凡藪”與“凡弊”均言其生長狀態(tài),但“藪”又補充其或“生川澤”特征。至于說稱胡麻為“草”,是《抱樸子》的習慣用法,書中“初生草似胡麻,有實”[5]337可為例證。以上證據(jù)表明,青黏和胡麻、青蘘(胡麻葉)高度相似。

除地節(jié)外,古人為何用青黏、青蘘、青蓁、青菾、黃芝兩種顏色描述?這或許源于不同時代的不同觀察者,在不同的觀察期得出的不同認識。

青與黃為不同生長階段呈現(xiàn)的顏色。青指幼苗期,黃指成熟期,兩者常聯(lián)用。如《楚辭·九章·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王逸注曰:“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楊巨源《城東早春》:“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范成大《晚步東郊》:“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成語青黃不接等。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胡麻條:“胡麻即巨勝,本經(jīng)上品,今脂麻也。昔有黑、白二種,今則有黃、紫各色。葉曰青蘘,花與秸皆入用?!泵Q各異,其指則一。

2.2 漆葉考釋

2.2.1 漆葉青蓁 青黏青蓁前已述及;“凡弊之草”也已闡明。《抱樸子》:“漆葉青蓁,凡弊之草”[5],把“漆葉青蓁”并論,如果作為一個詞組,把“漆葉”為藥名,“青蓁”為“漆葉”的植物形態(tài)特征考察,結(jié)果如何?

《莊子·徐無鬼》云:“吳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于深蓁?!背尚⑹瑁骸拜瑁瑓惨病?。棘為矮小叢生、多刺的灌木?!捌崛~青蓁”聯(lián)用來形容“漆葉”體莖上生滿棘刺亦通,這或成為考證“漆葉”的線索之一。

2.2.2 漆葉乃五加皮葉 “漆葉乃五加皮葉,《本經(jīng)》名豺漆也”,此說出自《本草經(jīng)解·附余·考證· 葳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一·上經(jīng)》:五加皮“一名豺漆”;《本草經(jīng)集注》還有“豺節(jié)”之名。五加皮為何稱“豺漆”“豺節(jié)”?考諸文獻無解?!侗静菥V目 ·木部第三十六卷·五加》云:“本草豺漆、豺節(jié)之名,不知取何義也?!?/p>

《冷廬醫(yī)話·卷五·藥品》引《本草經(jīng)解考證》說:“以五加皮葉為漆葉,前此所未聞。然二物氣類迥別,是以應驗亦殊。明理之士,自當舍漆葉而取五加皮”,也只是認同此說,并未道出緣由,存疑至今。李維賢認為:“所謂豺漆,就是借助豺的毛色與形態(tài),喻示五加體莖密生著茶褐帶微紅,酷似豺毛那樣的針狀刺。實際上是取莖態(tài)的形象比喻而命名。[7]”

2.2.3 以“漆葉青蓁”連用形容植物體莖上生滿棘刺的特征,比對豺漆喻示的五加體莖密生著酷似豺毛那樣的針狀刺特點,可知漆葉和五加皮高度相似。似乎可以回答李時珍“不知取何義”的疑問,也可圓滿解釋葉天士之說。

2.3 線索發(fā)現(xiàn)

藥名考釋為考證提供了三條線索:一是青黏(黃芝)→青菾→胡麻;二是青黏(地節(jié))→青蓁→凡弊之草→凡藪之草→青菾→青蘘(胡麻葉);三是漆葉青蓁(棘刺)→豺漆(似豺毛的針狀刺)→五加皮(五加葉)。

3 考證思路與方法

漆葉青黏散的考證,應按照定屬性、劃范圍、找證據(jù)的思路與方法展開,其中對“去三蟲”的理解是考證的關(guān)鍵。

3.1 屬性

漆葉青黏散是服食方,服食是指服食藥物以養(yǎng)生的方法。本方因“阿從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而傳,屬“服食方”無疑;“言久服”是服食方的基本屬性,暗含所用方藥“無毒”。宋·葛勝仲《留二季父二首·其一》云:“壽耋名應書綠字,康寧藥不待青黏”,“康寧藥”就是服食養(yǎng)生藥。

3.2 范圍

既然是服食方,處方用藥就必須符合相關(guān)要求?!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對此有嚴格規(guī)定:“上品”“主養(yǎng)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據(jù)此將本方用藥范圍限定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品”中。

3.3 證據(jù)的等級劃分

“去三蟲,利五臟,益精氣,輕體,使人頭不白”,令人“氣力強盛”“壽百余歲”為考證本方的證據(jù)。按證據(jù)觀測的難易程度將其分為三級:一級為去三蟲,使人頭不白,直觀具體,容易觀測,提供的證據(jù)最充足,是最主要的特異性核心證據(jù);二級為氣力強盛、輕體,利五臟、益精氣,雖屬主觀感覺但可通過“四診”感知、推衍與判斷;三級為壽百余歲,畢竟終點指標難以觀察。

3.4 核心證據(jù)“去三蟲”“使人頭不白”解析

前者是服食的起點,后者是對服食效果的階段性考核測量指標。服食有嚴格的程序,必須依次有序進行?!秱浼鼻Ы鹨健ぞ矶摺し撤ǖ诹芬?guī)定的流程為:“故服餌大法,必先去三蟲。三蟲既去,次服草藥,好得藥力;次服木藥,好得力訖;次服石藥。根據(jù)此次第,乃得遂其藥性,庶其安穩(wěn),可以延齡矣?!庇纱丝芍恕叭トx”是服食的常規(guī)做法,服食者體內(nèi)未必有“三蟲”,系防患于未然之舉,目的是為保證療效發(fā)揮,一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僅此而已。

通常所謂的“去三蟲”“殺三蟲”等都是以治療“蟲癥”為主,如經(jīng)方烏梅丸治療蛔厥?!夺t(yī)方考·卷一·傷寒門第二》烏梅丸指出:“烏梅味酸,蛔得之而軟;連、柏味苦,蛔得之而伏;椒、細味辛,蛔得之而死”,顯然針對“蟲癥”?!吨T病源候論·卷五十》曰:“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去死肌,殺三蟲”等都指“蟲癥”。這也明確了既往由于不知服食法,誤以漆樹葉為漆葉用其“殺蟲”的謬誤所在。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指出:女子五七、六七,男子五八、六八大多出現(xiàn)脫發(fā)、頭發(fā)變白,這是衰老的標志,也是陽明脈、三陽脈衰于上;腎氣衰、陽氣衰竭于上所致。由此可知,通利五臟,補益精氣,自會令人氣力強盛、輕體,“使人頭不白”,延年益壽自然可期。故以此為核心證據(jù),是充分必要條件。

4 考證

循著藥名考釋提供的三條線索,以既定的考證思路與方法為標準,結(jié)合證據(jù)等級綜合判斷。盡管“意在筆先”,但不能先入為主,蔽于一隅而為證據(jù)所囿。

4.1 青黏考證

青黏的兩條線索直指青蘘、胡麻,兩者均有“去三蟲”“使人頭不白”“利五臟,益精氣,輕體”“氣力強盛”“壽百余歲”功效。

4.1.1 《康熙字典》 青蘘“又治蠱毒”?!墩f文解字》:“蠱,腹中蟲也”,可證其殺蟲功效;胡麻《玉楸藥解》:“補益精液,潤肝臟,養(yǎng)血舒筋,殺蟲,生禿發(fā)?!薄秱浼鼻Ы鹨健ぞ硎恕ぞ畔x第七》:蘼蕪丸“治脾勞熱,有白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下蟲方:以好麻油二升,煎令熟,納蔥白三寸,令黑便熟,冷,頓服之”?!坝址胶?一升)、胡粉(一兩),上二味為末,平旦空腹,以豬肉汁啖盡,即瘥”。此為“去三蟲”之功。

4.1.2 《本草經(jīng)集注· 草木上品·青蘘》 “胡麻葉,甚肥滑,亦可以沐頭。”桑麻丸,《醫(yī)方論·卷一·補養(yǎng)之劑》扶桑丸:“此即世所謂桑麻丸也,去風明目,烏髭黑發(fā),頗為有功。”《東醫(yī)寶鑒· 外形篇·卷四》:“烏麻丸九蒸九曝為末,棗膏丸服,令白發(fā)還黑。又取葉煎湯,沐頭長發(fā)?!薄侗静菥V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須發(fā)》中有“胡麻、油及葉,大麻、子及葉”。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在我國中原地區(qū)農(nóng)村,仍有食用脂麻葉子或嫩苗的習俗;而且在山西南部有用脂麻葉子沐浴頭發(fā)的傳統(tǒng)習慣”[6]。

4.1.3 胡麻,《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一·胡麻》:“味甘,平,主傷中虛羸,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鼻嗵Z,《本草經(jīng)集注· 草木上品·青蘘》:“ 主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益氣,補腦髓,堅筋骨。久服耳目聰明,不饑,不老,增壽”,與本方功用相同。據(jù)此推斷,青黏可能是青蘘或胡麻。

4.1.4 從產(chǎn)地來看,“青黏生于豐、沛、彭城及朝歌云”。豐,秦時沛郡之豐邑,即今江蘇徐州豐縣;沛,沛郡、沛國的簡稱,即今江蘇徐州;彭城,徐州古稱;朝歌,商紂王國都,即今河南鶴壁淇縣?!吨兴幋筠o典》脂麻:“我國各地有栽培。主產(chǎn)四川、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各地亦產(chǎn)。[4]2386”《三國志·華佗傳》記載:“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弊S,漢朝屬沛郡,即今安徽亳州,為華佗故鄉(xiāng),這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了藥物保障。

4.2 漆葉考證

漆葉→五加皮線索。五加皮益氣,補中益精,堅筋骨,補五勞七傷,久服輕身耐老,與“益精氣,輕體”,令人“氣力強盛”“壽百余歲”高度吻合。

4.2.1 《本草經(jīng)解·附余考證· 葳蕤》記載:“里有兵子,臂痛不能挽弓,或教用葳蕤一斤,五加皮四兩,浸酒飲。盡一卣,健旺勝常,豈古方正爾?!北景敢云崛~為五加皮,青黏為玉竹,驗證了本方使人“氣力強盛,輕體”(從臂痛不能挽弓,到健旺勝常)的作用,為漆葉為豺漆葉提供了臨床證據(jù)。

4.2.2 “漆”與“柒”音同,古時常作通假字使用?!都崱べ|(zhì)韻》:“漆,或作柒?!薄蹲謪R·木部》:“柒,與桼(漆)同?!逼崛~作“柒葉”亦通。五加因“五葉交加”得名,《名醫(yī)別錄》以“五葉者良”,此處用“柒(七)葉”是否違背常理?實際上五加品種較多,《本草圖經(jīng)·木部上品·卷第十》:五加皮“今所用乃有數(shù)種”;《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五加》又言:“四葉、三葉者最多,為次”,可見“五葉”并非其顯著特征。

4.2.3 據(jù)李維賢統(tǒng)計,《中國植物志卷·五十四》收載的五加科五加屬植物有26種,其中3葉、4葉、5葉、7葉都有,其中的異株五加(A.sieboldianus Makino),其小葉數(shù)為5片或7片[8]。據(jù)此推斷,漆葉青黏散最早使用的應是七葉異株五加,因其產(chǎn)量少,珍貴難得,不用“豺漆葉”而用“漆葉”,對增加處方的神秘性,做好保密工作非常適宜;又明確“漆葉處所而有”,一語雙關(guān),令人回味。應該指出,研究應用本方只要是五加即可,不必拘于“五葉”還是“七葉”。

4.2.4 從產(chǎn)地看“漆葉處所而有” 《本草經(jīng)集注·草木下品·五加皮》:“今近道處處有”?!吨兴幋筠o典》:五加“分布陜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4]380,分布較廣。

5 結(jié)論

5.1 青黏是青蘘(胡麻葉)

古人喜歡“將性、味、主治相同或相似的藥物常被放在一條中,平添了許多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如胡麻之類”?!按蠹s可見胡麻、巨勝本是二物,初由性味功能相近合為一條,后來就由二物并為一物,最后是變?yōu)橐晃锒恕盵6]?!昂闂l乃其子,而此(青蘘)乃其葉也,即其葉青蘘之功效應是胡麻之功效”[9]。

為何斷定是胡麻葉不是胡麻子?本方“漆葉屑一升,青黏屑十四兩,以是為率”?!吧睘槿萘繂挝?,“兩”為重量單位?!秱摗贰督饏T要略》方中,小青龍湯用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大陷胸丸用葶藶子、杏仁各半升,竹葉石膏湯用半夏半升、麥冬一升,酸棗仁湯用酸棗仁二升,厚樸麻黃湯用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麻子仁丸用麻子仁二升,吳茱萸湯用吳茱萸一升,大黃牡丹湯用瓜子半升,溫經(jīng)湯用麥門冬一升,赤小豆當歸散用赤小豆三升,苦參湯用苦參一升,梔子大黃湯用豉一升等。用“升”的藥物有共性特征,“葉”與之不符。據(jù)此判斷,青黏系青蘘(胡麻葉)而非胡麻子。

5.2 漆葉是五加皮

五加皮首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而五加葉入藥首見于《日華子本草》:五加皮“葉治皮膚風,可作菜蔬食”?!蹲C類本草·卷第十二·五加皮》對此全文收載。華佗生活的時代,本草學已經(jīng)成熟,臨床用藥主要依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此時五加葉尚未作藥物。據(jù)此判斷,漆葉應是五加皮而非五加葉。

5.3 漆葉青黏散是有意加密的“保密處方”

當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已刊行,其弟子所著的《吳普本草》《李當之藥錄》等(李氏書已佚,明·陶宗儀《說郛》中尚存若干佚文)均未以漆葉青黏之名收載二藥。華佗此舉顯系有意而為。

本方有些許神秘色彩。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魏書·方技傳第二十九》言:“本出于迷入山者,見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為佳,輒語阿,阿又秘之。近者人見阿之壽而氣力強盛,怪之,遂責阿所服,因醉亂誤道之。”“阿又秘之”,一語道出華佗視此為“秘方”無疑。既然是“秘方”,自會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而樊阿“因醉亂誤道之”實屬無奈;至于“法一施,人多服者,皆有大驗”,可知樊阿“泄密”范圍有限,而聞之者也自然會保密,不輕易示人。

中醫(yī)重視保密?!端貑枴ち?jié)藏象論篇》:“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素問·氣交變大論篇》告誡:“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序》也有“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都強調(diào)保密。而使用隱語不直說本意,借別的詞語來暗示,是最常見的保密方法。《文心雕龍》形容為:“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薄秴轻t(yī)匯講·書方宜人共識說》:“嘗見一醫(yī)方開小草,市人不知為遠志之苗,而用甘草之細小者。又有一醫(yī)方開蜀漆,市人不知為常山之苗,而另加干漆者。凡此之類,如寫玉竹為萎蕤,乳香為薰陸,天麻為獨搖草,人乳為蟠桃酒,鴿糞為左蟠龍,灶心土為伏龍肝者,不勝枚舉?!爆F(xiàn)代許多醫(yī)生也常用此法處方保密,古今一致。

“保密”都會留下一些線索。裴松之借《華佗別傳》透露:“青黏者,一名地節(jié),一名黃芝,主理五臟,益精氣”。據(jù)此才有“青蓁”“凡蔽之草”“凡藪之草”“青菾”等線索,先賢洞悉青黏玄機,但看破未說破;葉天士破解漆葉為豺漆,使人知其然;李維賢的考證又點明因何名豺漆,使人知其所以然,都為考證提供了線索與證據(jù)。

猜你喜歡
五加服食胡麻
服藥以攻疾
胡麻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剌五加內(nèi)生真菌分離鑒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新資源食品短梗五加開發(fā)應用初報
優(yōu)化胡麻膠提取工藝的研究
化工管理(2017年20期)2017-08-16 03:11:02
不同培育模式對短梗五加的影響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嶺隧道施工中的應用
陶淵明的餐菊書寫與服食
文教資料(2016年36期)2017-05-24 19:09:08
《神仙傳》中服食登仙故事淺析
青年文學家(2017年2期)2017-02-22 12:43:26
無言的豐碑——記中鐵一院胡麻嶺隧道設計科研攻堅戰(zhàn)
龙里县| 灌阳县| 深水埗区| 丹棱县| 渝中区| 三门县| 即墨市| 罗源县| 民乐县| 义乌市| 仁寿县| 大竹县| 梨树县| 连江县| 卫辉市| 古浪县| 荃湾区| 龙胜| 宁河县| 建平县| 乐平市| 石林| 焦作市| 东辽县| 洱源县| 泰顺县| 霍林郭勒市| 秭归县| 福海县| 广东省| 广灵县| 乳山市| 镇坪县| 独山县| 永清县| 梧州市| 周至县| 江川县| 溆浦县| 静乐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