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 霄
行走在井岡山,當年紅軍烈士為之犧牲奮斗的愿景,在這里一步步成為現實。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之后,井岡山人繼續(xù)奮斗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征程上。
2016 年,在井岡山茅坪鄉(xiāng)神山村,習近平總書記對鄉(xiāng)親們說,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一年之后,井岡山宣告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成為中國脫貧攻堅征程中具有深遠意義的節(jié)點。
急行軍、制作紅軍餐、入戶調查、聽紅軍故事……一批批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的青少年穿梭忙碌,體驗紅軍生活。這是壩上村“紅軍的一天”特色體驗項目,其中,紅軍烈士李筱甫之孫李祖芳老人講述的紅色故事聲情并茂,是井岡山紅色培訓基地最受歡迎的老師。
“作為一名烈士后代,一名老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講好井岡山革命斗爭史?!边@是李祖芳常說的一句話。作為江西省委黨校井岡山培訓基地講師,他不僅義務講解《井岡山斗爭史》《李筱甫的廉政故事》300 余場,更努力為群眾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李祖芳下定決心,要帶著紅色故事、井岡山精神走向全國各地。而事實上,從2017 年開始,李祖芳已經將紅色故事帶到了華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021 年恰逢建黨百年,我要繼續(xù)給大家講好紅色故事、新的紅色故事?!崩钭娣颊f。
“90 年前,我們井岡山的老百姓跟著毛主席鬧革命,90 年后,我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在全國率先脫貧?!笨粗鴫紊洗宸旄驳氐淖兓钭娣几吲d極了。自從依托紅色資源推行旅游扶貧,壩上村一舉成為“紅色旅游熱土”。據壩上村書記李國鋒介紹,“紅軍的一天”項目年接待人次達到25000 到30000,僅通過制作紅軍餐這一特色項目,每戶平均增收金額已達到23000 元。
村民吳云月因丈夫生病去世后獨自撫養(yǎng)兩個孩子而生活貧困,但自從2013 年吳云月參加了村里的“紅軍餐”旅游接待活動至今,年家庭純收入已達兩萬元以上?!艾F在參與其中的農戶年收入基本都已達到兩萬元以上?!崩顕h說。真可謂是“一堂課帶富了一村人”。
此外,“隨著旅游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果蔬種植、特色養(yǎng)殖的農產品成為壩上村的特色旅游商品,帶動了很多村民脫貧致富”。李國鋒說,壩上村多樣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收入越來越高,家家戶戶都奔上了小康。
研學旅行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詞,是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而在紅色革命圣地井岡山,依托紅色旅游開展的研學旅行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良好勢頭,也讓城市里屢見不鮮的“合伙人”將目光投向了鄉(xiāng)村振興,黃俊生就是其一。
位于井岡山市最南端的普通客家小山村漢頭村,如今也因為研學旅行的火熱新業(yè)態(tài)而有了一個新名字:“千人研學旅行村”。“千人”的意思是漢頭村一次可以接待千人規(guī)模的研學團隊,而漢頭村研學旅行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黃俊生的努力。
黃俊生是土生土長的漢頭村人,在廣東中山從事家庭電器生產,年銷售額近4 億元。雖然在外闖蕩多年,但黃俊生卻始終想著為家鄉(xiāng)做些什么。在研學旅行這種新型業(yè)態(tài)興起之時,黃俊生找到了適合漢頭村發(fā)展的方向,立即回鄉(xiāng)投資成立了集精品民宿、研學旅行、文化傳承、休閑農業(yè)、康體養(yǎng)生為一體的井岡山沃土勝境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土勝境”),在打造研學旅行基地的同時,讓村民以空閑房屋入股參與合作,共同脫貧致富。
“重走紅軍路”研學課程
“綠茶制作”研學課程
截至2020 年,該項目共吸納農戶100 余戶,其中貧困戶36 戶,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6 萬元,帶動30余戶農戶戶均增收超萬元。63 歲的古耀平就是其一,她除了提供4 間房入伙外,還被公司招聘為炊事員,2019年11 月僅靠接待住宿就收入7380 元。同時,伴隨著研學旅行基地項目的不斷發(fā)展,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將實現家門口就業(yè)。
如今,像黃俊生這樣的鄉(xiāng)村振興合伙人,正在井岡山鄉(xiāng)村“流行”起來。他們或是本地人,或是外來者,但都在努力地改變村莊、帶富百姓,讓大家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惠民果實就在身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曾經的井岡山,是用4.8 萬余名烈士的犧牲鑄就起的中國革命的搖籃,為我們留下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在新時代依然閃耀光芒。決戰(zhàn)脫貧攻堅,3200 多名黨員干部組成了25 個扶貧團、126 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分赴一線戰(zhàn)場,讓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
但脫貧之后仍有硬仗,井岡山人繼續(xù)奮斗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征程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加快農業(yè)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p>
對此,井岡山市依托自身資源、鞏固脫貧成果,不斷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引進新人才,注重環(huán)境治理、保護綠水青山……從曾經“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到萬擔”的貧困山區(qū),正著力打造成老區(qū)振興示范和社會治理標桿的美麗城市。
挖掘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在井岡山開展得如火如荼。銘刻在歷史上的挑糧小道、八角樓的燈光、黃洋界的炮聲……如今都變成了游客親身體會紅色革命印記的“紅色課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huán)保理念在這里深入人心。壩上村在積極發(fā)展紅色旅游產業(yè)的同時,不忘把生態(tài)優(yōu)勢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李國鋒介紹,村里高度重視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將垃圾分類的舉措落實到戶,同時開設“垃圾銀行商品兌換站”,村民可將收集的垃圾按照相應積分兌換包括食鹽、牙刷、肥皂、味精、洗衣粉等日用品。
行走在井岡山,當年紅軍烈士為之犧牲奮斗的愿景,在這里一步步成為現實。
“我們要努力實現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在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本畬焦芾砭贮h工委書記、中共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