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近了。
一進(jìn)臘月,年味便悄然在這座蘇北小鎮(zhèn)中彌漫開來。
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亩琊W兒聲、小販扯著嗓子的吆喝聲、人們喜笑顏開的問候聲在清晨的曙光中漸漸柔和……
初一一大早,我就被父母從被窩兒中拖了出來,趕到爺爺奶奶家。睡眼蒙眬間,我跟著父母向爺爺奶奶拜年:“新年快樂!”下跪,磕頭。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好了,自家人不必這樣?!毖劬飬s滿是明媚的春光———這一跪一拜不僅是傳統(tǒng)禮節(jié),更是孝道的傳承。
接了紅包,吃了湯圓,又吃了甜糕———把嘴吃甜了,才能說出中聽的吉祥話。騰空背包,我先到啞巴阿叔家拜年。
阿叔家做的花生糖極好吃,若是能吃上幾顆,可夠在玩伴中炫耀一陣了?!鞍⑹澹舶l(fā)財!”阿叔笑呵呵地將花生糖遞到了我手中。我拔腿便跑,尋找下一個目標(biāo)。
鎮(zhèn)北有位教書先生,是父親當(dāng)年的老師。他向來不茍言笑,哪怕是新年,也一臉嚴(yán)肅,可父親要求我每年都要去給他拜年。給老先生拜完年,一出門便遇到了喜氣洋洋的舞獅隊,我便跟著舞獅隊伍,走遍了鎮(zhèn)南鎮(zhèn)北的大街小巷。
傍晚,父親耳后別著一根煙回來了。全家圍坐在桌前,聽父親講拜年途中的趣聞:誰家新建了三間大瓦房,誰家兒子結(jié)婚了,誰家女兒今年回來了……忽聽母親大叫一聲:“我吃到糖餃子了!”全家人都大笑起來。我著急了,連忙找福餃子,只聽到奶奶嘴里“咔”的一聲———包著銅錢的福餃子被奶奶吃到了。吃罷餃子,我和堂弟迫不及待地來到院子里放煙花,“砰———”溫馨的年味,在每個人心中綻放。
年味是“乃瞻衡宇,載欣載奔”的歸心似箭,是“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的歡慶熱鬧,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文化傳承。這年味背后,有千千萬萬中國人、千千萬萬中國心、千千萬萬中國魂。它并沒有遠(yuǎn)去,只是跟隨時代步伐,換了種方式,代代相傳,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