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淳源
晉江市圳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中國·福建 晉江 362200
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為了尋求更加廣闊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涌現城市、鄉(xiāng)鎮(zhèn),于是污水排放量在不斷增加,加大了污水處理廠的壓力,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急需做好提標改造工作。否則污水處理廠難以承受壓力,可能會導致污染物排放超標等現象,危及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在中國朝著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對污水處理廠的改造是一項必要工作,關系到防污治污工作能否推進和中國人民的生活福祉,希望能夠通過提標改造工藝提升環(huán)境保護水平。
在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生產生活會產生大量污水,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不斷提高,污染物類型也更加多樣,為了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考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都遵循“首先會對內部運行工藝進行調控優(yōu)化,深入挖掘現有處理單元的能力,然后再進行強化處理或深度處理的外部改造工程”的技術路。在保證原有工藝處理單元的能力發(fā)揮至最佳狀態(tài)后,再基于原有的工藝特點和出水水質情況,針對其不足之處因地制宜改造成處理效果更好的工藝[1]。目前,為了做好防污治污工作,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國相關部門將目光聚焦于環(huán)境保護工作,并且加大了對環(huán)保工作的投入,不僅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有利于推進環(huán)保和防污治污工作的氛圍,而且著重關注污水處理廠的改造,這為污水處理廠開展提標改造工藝奠定了良好基礎。
首先,通常來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且由于污水處理廠之間所使用的工藝、設施等都不盡相同,且提質的側重點也并不同,因此限制了成功改造工程案例的復制。在此背景下,研究優(yōu)秀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方案,根據其改造技術路線來進行系統(tǒng)歸納分析,并針對提標側重點給出建議方案,對于今后污水處理廠借鑒、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
其次,污水處理廠為了實現減少污染排放的目的,通常需要配備大量先進設備和工藝,然而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工藝的開展都會需要能量供應,污染物的集中處理也會消耗大量能源,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有助于提高污水處理效率,降低污水處理廠的能源消耗,幫助其節(jié)約成本,創(chuàng)造更多效益。
再次,對現有污水處理廠內部進行提標改造工藝,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工廠進行優(yōu)化和革新,此前污水處理廠之所以出現污染物排放不達標、成本不斷增加、能耗增多、處理能力下降等問題,通常是因為其處理工藝和流程存在不合理之處,所以對此進行改造能夠提升處理工藝和流程的科學性。
最后,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不斷增強,逐漸認識到污水處理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希望污水處理廠管理和工作人員能夠準確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會價值,開展提標改造工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和工作人員的環(huán)保意識,從而對此前工作進行反思,更好地投入到現代化污水處理工作中,創(chuàng)造更大社會價值[2]。
在明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藝的重要性之后,我們需要確定其基本流程,首先對改造要求和相關指標進行分析,然后表明改造規(guī)劃,對現有水質、工藝、出水標準進行分析,從中明確需要進行工藝改造的部分指標,針對指標進行精準的工藝改造,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投資及能耗。
在對污水處理廠的基本工藝、設施和流程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改造要求,提高改造方案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盡可能貼合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基本工藝和流程,需要工作人員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局限性進行明確分析,然后發(fā)掘處理設施的改造潛力。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該全面分析現有污水處理的技術標準,具體包括污泥年齡、進水量、沉降性能等標準,盡可能使用較少的投入創(chuàng)造出更高效益的產出[3]。具體來看,結合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前現有問題的調查分析,通過借鑒中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已有的成功經驗,構建此項目的改造工程,重點對源頭管控、優(yōu)化運行、運行調試等方面進行把控。
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藝規(guī)劃需要全面、系統(tǒng)了解實際狀況后開展,并且在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確保規(guī)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盡可能節(jié)約改造費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工藝流程的科學合理;根據運行狀況,對現有工藝流程的基本參數進行調整,從而改善處理后的水質,使其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在改造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借助原有設施和工藝流程,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并且盡可能避免對污水處理廠運行造成影響,確保其處理效益。
在提標改造工藝過程中,存在三大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開展預處理工作,即對廢水采取降溫等預處理措施;二是再處理,利用各種工藝實現對廢水的降解,這樣污水中的物質分子會變小,最終能夠作為可回收物質被循環(huán)利用;三是后處理環(huán)節(jié),經歷上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污水中必然還存在部分物質,導致污水難以達到排放標準,這時就需要進行深度處理。
第一,從運營參數優(yōu)化的角度看,對當前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指標進行觀察,如果其部分廠區(qū)對污水的生化處理效果卓著,那么管理人員就可以采用針對性策略進行調整,即對廠區(qū)內部的污泥回流比、水力停留和曝氣時間等具體參數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從而更好地確保處理后的水質,盡可能達到最優(yōu)指標。具體而言,在氧化渠工藝中管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實際狀況,對曝氣時間和強度進行調整,強化硝化作用,并且對污泥回流比進行調整,保證污泥濃度不能過高,這樣污泥活性就會具有更強的反硝化能力[4]。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可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處理工藝中進行參數調整,例如對其運用周期、曝氣時間進行調整,這樣就能大大改善氨氮的去除效果,也可以盡可能實現對生化需氧量的去除,總之,對上述工藝的運行參數的科學調整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幫助污水處理廠提高處理效益。
第二,懸浮物去除及工藝確定。改造前污水處理廠對于懸浮物的去除工藝為“粗格柵+細格柵+渦流沉淀池”組合工藝,該工藝渦流式沉淀池一般適用于處理規(guī)模小的污水處理廠,與該廠長期處于滿載和超載的運行狀態(tài)不相符。同時套組合工藝存在只能去除較大的懸浮物的缺陷。因此,對該污水處理廠實際情況分析后,最終選用投資成本低、污水中懸浮物去除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且后期運行管理簡單的濾布濾池。
污水排放與處理本來就是關系到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作,為了滿足人們對污水處理的高要求,當下需要對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其中提標改造工藝的應用、優(yōu)化十分重要。基于此,我們可以借助提標改造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污水處理效率和質量,盡可能減少污水處理廠對污染物的排放,幫助污水處理廠節(jié)約處理成本,提升工廠效益,助力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