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霞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詞匯學習不是單純的音、形、義的記憶,也不只是單純的詞語操練,而是在特定的語境下,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本文論述在聽力教學中如何設計多樣性的有效的活動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效果。
【關鍵詞】聽力教學;目標詞匯;策略
聽力教學是和閱讀一樣,也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輸入的途徑。聽力教學是學生學習詞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聽力教學中,目標詞匯是影響學生理解聽力內(nèi)容的詞匯、學生不易理解的詞塊(如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習語)以及學生會產(chǎn)生歧義的詞匯等。雖然,學生在聽時所需要的詞匯量沒有閱讀時多,但仍會由于詞匯量不足、詞義混淆、語音欠缺等因素,引起聽力理解障礙。因此,教師在聽前、聽中、聽后不同階段設計多樣性的有效的目標詞匯教學活動。
一、聽前階段:激活相關背景詞匯,掃除聽力詞匯障礙
(一)直接教授目標生詞
教師可以直接教授聽力材料中的詞匯,如聽關于garage sale的材料,學生可能對有關的詞匯(如garage,stuff,basement,organized等)感到陌生,此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直接教授詞匯。
(二)圍繞話題,激活相關詞匯
通過“Brainstorming”活動能夠讓學生從傳統(tǒng)詞匯教學的乏味中解脫出來,激發(fā)學生對聽力詞匯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吸引到聽的活動中。
例如,在聽關于預定賓館的材料之前,可先指導學生進行“Brainstorming”活動,討論話題相關詞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可能會談到hotel,reserve,double/single room,reception,front desk,attendant,receipt等與賓館相關詞匯。
(三)介紹背景知識,掃除詞匯障礙
針對較難的聽力材料,尤其涉及到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習俗,教師在聽前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掃除詞匯障礙,使學生易于理解。如當聽力材料是一篇關于圣誕節(ji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介紹圣誕節(jié)的文化背景,掃除聽力材料中的這些詞匯障礙,如reindeer,Santa Claus,roast turkey,sleigh bells,chimney,fireplace, ornament等等。
二、聽中階段:理解目標詞匯,獲取準確的信息
在聽中,若學生不了解目標詞匯的意義,就會造成聽力理解上的障礙,過多的講解詞匯又會干擾學生的聽力理解。因此,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困難的目標詞匯,引導學生通過聽力材料的上下文理解詞義,幫助學生準確提取所需信息。
(一)在聽力材料的語境中理解詞義
教師可以針對聽力內(nèi)容提問或者重復關鍵詞的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聽力材料上下文語境理解詞語意思。如在關于購物有關的一篇簡短的聽力中有個短語put me on edge,這個短語對學生來說不常見。在聽完一遍后,教師可以加強語氣重復讀出這個短語,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積極思考這個短語的意思。在第二遍時,當學生聽到Shopping gets me irritated. It puts me on edge.這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n shopping,what do you feel if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front of you in line?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其含義是“心煩意亂”。
(二)通過多種釋義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1.直接釋義
直接釋義是指教師通過提供目標詞匯的近義詞、反義詞、英語解釋或者舉例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目標詞匯的意義。如目標詞匯irritate,教師可以用英語直接釋義:make sb. angry,學生就可以理解irritate的詞義是“激怒”。
2.創(chuàng)設多種語境
在聽力中除了運用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語境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如聽一篇關于cyber bullying的材料,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聽力材料語境以及已知詞匯來推斷目標詞bullying的大概意思。但由于信息有限,學生還不能確定詞義。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更多語境,如:It is the act of doing or saying something bad about someone online. 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目標詞的含義。
(三)通過轉換活動,檢驗學生對詞匯的理解
在聽力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遇到許多不熟悉的詞塊,影響聽力理解。轉換活動是一種靈活、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目標詞的方法。教師可以將聽力材料轉換為表格或缺詞填空等不同形式的書面活動。學生通過填寫目標詞匯,可檢測學生是否聽懂聽力材料中事實信息,并幫助學生理解目標詞匯。
三、聽后階段:鞏固目標詞匯,拓展說和寫的能力
這個階段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聽力材料,并通過各種訓練活動把聽與說、聽與寫緊密結合,提高目標詞匯的復現(xiàn)率,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目標詞匯。
(一)復述或概括大意
聽后,教師圍繞聽力材料語境,要求學生運用目標詞匯以口頭形式復述聽力材料或概括大意,進一步運用目標詞匯。
以談論DoorDash的材料為例,聽后,教師展示目標詞匯easy-to-use,track,delivery,讓學生根據(jù)目標詞匯進行復述。學生可以表達為:DoorDash is a website and app that provides an easy-to-use menu and an ordering system for each restaurant. You can track where your driver is. 學生在復述或概括時,能運用和鞏固對所學的目標詞匯的掌握。
(二)討論問題
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更有機會使用目標詞匯,因此,在小組討論前,教師提示目標詞語的運用要求,有意識地使學生在討論中使用這些新的詞語。如關于e-learning project 的聽力材料,教師可以圍繞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r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learning project?在討論中學生會談到如:知識點全面、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縮減差旅費用、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學習、缺少交流互動、網(wǎng)絡慢等。學生會使用self-paced learning、afford和knowledgeable這幾個詞匯。
(三)完成相關寫作任務
聽后可以讓學生寫一段相關話題的小作文,以書面的形式鞏固目標詞匯并且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
如聽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your favorite month? And why?布置學生完成作文My favorite month。
總之,聽力過程中的詞匯學習是一種詞匯的附帶學習。教師應該在聽前激活相關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對聽力的興趣,在聽中理解和學習目標詞匯,在聽后運用和鞏固目標詞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2]何亞男,金怡.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