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雪
2020年8月13日,我正在讀邵燕祥最近簽名贈我的新著《胡同里的江湖》(北京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為他87歲還有這樣驚人的記憶力和寫作熱情而贊嘆不已,卻突然有朋友電話告知:邵燕祥已于最近去世,你怎么不知道?!我大吃一驚,不敢相信,立即掛通北京他家里的電話,是他女兒和他夫人謝文秀同志接的。果然,燕祥是7月31日晚入睡后因心梗沒有再醒來,8月1日早晨家人才發(fā)現(xiàn)他早已停止了呼吸。詩人就是這樣無痛無疾、無聲無息、平靜安詳?shù)仉x開了人間。因在疫情期間,沒有向中國作協(xié)領導報告,沒有發(fā)訃告,沒有舉行遺體告別儀式,8月3日即火化后由家人把他送了。我向他夫人和女兒表示慰問后就放下手機,陷入了難言的悲痛和沉思……
邵燕祥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才華橫溢、激情澎湃地為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放聲歌唱而成就卓著、影響廣泛的青年詩人之一。他早慧、早成名,10歲左右開始讀到魯迅的作品,13歲(1946年)那一年就在《新民報》“北海”副刊上發(fā)表了40多篇雜文,14歲開始在《世界日報?學生生活》《華北日報?華北副刊》《平民日報?星期藝文》《詩創(chuàng)造》等報刊發(fā)表大量的詩歌、散文。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詩人從少年跨進青年時代,他以更熱情飽滿而又豪壯嘹亮的歌聲,歌唱“金黃的太陽”和“人民的春天”,歌唱“北京城十月滿城春風”“永定河從此真?zhèn)€永定”。1951年,他18歲時華東人民出版社為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歌唱北京城》。
我跟燕祥是同輩人,只比他小兩歲,但當我還在高中和大學里念書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一位活躍于新中國詩壇的著名青年詩人。我和我的許多同學都喜歡他的詩?!拔覀兪腔?,燃燒著火熱的青春?!彼脑?,如火一般點燃著我們的心靈。記得當年在那紅葉滿山的美麗的珞珈山上和碧藍透明、垂柳依依的東湖邊,我們曾一次又一次地朗誦他那豪情滿懷、激蕩人心的詩篇:《到遠方去》《英雄碑下》《青春進行曲》《中國張開了翅膀》等等。
我們的年紀十八、十九,/頂多不過二十掛零;/有一個波濤澎湃的大海,/歌唱在每個人寬廣的前胸?!对谝雇淼墓飞稀?/p>
中國的土壤是溫暖的土壤,/有什么樣美好的種子不能發(fā)芽?——《我們愛我們的土地》
大踏步地跨過高山,/跨過河底、洼地和平原,/跨過農(nóng)業(yè)合作社的田野,/跨過重工業(yè)城市的身邊;/跨過陰雨連綿的秋季,/跨過風刮雪卷的冬天,/跨過高空、跨過地面,/大踏步地跨過時間……/在我們每一步腳印上,/請你看社會主義的誕生!——《我們架設了這條超高壓送電線》
這樣的詩,反映的是一個嶄新的偉大時代的精神風貌,表現(xiàn)的是一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朝氣勃勃的青春形象,抒發(fā)的是已經(jīng)成為國家主人的新一代青年的革命情懷;這樣的詩,歌唱的是祖國的青春和青春的祖國,描繪的是創(chuàng)造春天的人民和人民創(chuàng)造的春天,贊頌的是排除萬難勝利前進的社會主義創(chuàng)業(yè)者的豪邁步伐和堅定信心。年輕的詩人同解放了的人民一起前進,同新生的祖國一起歌唱。他風塵仆仆地奔走“在夜晚的公路上”,他迎著東升的朝霞“登上腳手架”,聽見“歌聲起落在腳手架上,腳手架披滿了金色的陽光……光榮的勞動——歌中之歌,呼喚著每個人參加合唱!”詩人的心貼著祖國的胸膛,他“伏在沙岸上傾聽著”黃河那像“萬馬奔騰的”濤聲,他了解祖國“昨天和今天的道路”,也了解祖國“明天的走向”,所以他是那樣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吸和時代的脈搏,又是那樣強烈地表達出最能集中地反映一個民族和時代精神面貌的年輕一代的志氣、理想和感情。
正當邵燕祥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激情歌唱、而且越唱越好的時候,1957年的風暴卻把他打入另冊。意外的打擊,盡管也使他一度困惑不解,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他卻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心,懷著深摯的感情。他有一顆“像淚水一樣明凈,像歡笑一樣單純,比鮮血更殷紅,比鋼鐵更堅韌”的“戰(zhàn)士的心”。他《心中的誓言》是:“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黨,/我是你永不改悔的兒子。/惟其我愛你,一如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愛為真理而斗爭的同志,/我才不能愛母親身上的癰疽,/不能愛惡人、棍子和騙子?!彼谧约罕徽`解、受壓抑的時候,仍歌唱著有“一把一把發(fā)亮的種子,一串一串閃光的花朵,一片一片橘黃的果實”的“燦爛輝煌的祖國”;高唱著“永遠在呼喚,永遠在瞭望”,“一往無前地”“飛向風波浩渺的遠方”的海燕。在“歷史蒙羞,祖國蒙難,人民蒙塵”的那些“四害橫行”的黑暗歲月,他更“不指望個人有更好的命運”,但他那“流徒四方的靈魂”仍堅持:“可以忍痛,不可以呻吟,哀歌不符合戰(zhàn)士的性格和身份”。他宣告:“可以剝奪我的一切權利,但割不斷我與人民的血緣?!薄兑痪帕四甑囊环饧視分?,他向親人訴說:“盡管我們有一千種不幸,升沉在時代的漩渦是我們最大的幸運?!彼?,當那“不可阻擋”的春天又重新到來,他又“繼續(xù)歌唱,關于真理,關于歷史,關于同志和敵人”的時候,多年郁積于心的思考、感悟和激情,就如解凍的河流,如自己的瀑布,奔騰不息,一瀉千里,并帶著“永不消散的雷聲”,比早年“歌唱的小溪”唱得更高亢嘹亮而又沉洪有力了。我們看見他“迎著朝陽出發(fā),把長長的身影留在背后”,又“不知疲倦地”走上“一條風雨的長途”。他把自己比作“停住腳步”“就失去自己”的風,要“走遍世界,尋找我的歌聲”。他“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萬馬奔騰,去找到更新的節(jié)奏,更美的格律!”(《中國又有了詩歌》)。于是我們讀到了他重新歌唱勞動和建設,歌唱“七十年代的拓荒者”,歌唱地質(zhì)隊員和林區(qū)工人的詩,讀到了他《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別》《獻給歷史的情歌》《在遠方》《為青春作證》《如花怒放》《遲開的花》《歲月與酒》《也有快樂,也有憂愁》等等那一本又一本傾注著赤城的熱血、更凝聚著濃烈厚重的感情和深刻獨到的思想的詩集。種子在心靈的沃土上孕育了二十年,如今迎著春風春雨,很快就開出了一朵又一朵、一叢又一叢“成熟的花”,并結成了飽經(jīng)憂患的“酸、甜、苦、辣”的“神秘果”。我們感到作者還是那個寫《到遠方去》《我們愛我們的土地》的邵燕祥,但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那種天真和單純,而是變得更理智、更成熟、更豐富、更深沉了。
在經(jīng)歷了從狂喜到痛定思痛的階段之后,我們的詩人進入了思想活躍、感情凝重而心靈平靜的最佳創(chuàng)作時期。他不再一般地“絮聒冬天的故事”,“也不會唱輕浮的喜歌”,而是更多地從宏觀的角度,以一種高屋建瓴的氣勢和宏闊博大的情懷,來抒寫他對歷史現(xiàn)實、時代生活、祖國前途和人類命運的獨特感悟和深深思索。短小的詩章,已不足以容納他熾熱的激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結合起來的豐富內(nèi)涵,他便較多地采取了洋洋灑灑上百行以至數(shù)百行的詩歌形式,連續(xù)寫下了一系列抒情長詩,如《不要廢墟》《長城》《走遍大地》《懷念篇》《北京與歷史》《勞動》《我是誰》《與英雄碑論英雄》《海之歌》《十四歲:什么是我的事業(yè)》《南京》《命運》《荒原》等等。這些詩,盡管主題不同,題材各異,但不論是懷念自己分散在各地的朋友,不論是獻給開拓荒原的地質(zhì)工作者,也不論是探討自己和人民的命運,或歌頌十四歲——青春的起點,詩人都努力把歷史和現(xiàn)實、把生活和理想、把宏觀和微觀、把自己和人民有機地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一起來,從而體現(xiàn)出一種引人入勝、令人深思的藝術境界和哲理深度,體現(xiàn)出一種強烈深沉而又博大恢宏的歷史感和時代感?!罢l說這是沒有英雄的時代?”“我們的時代/是以人民命名的時代;我們的英雄/誕生在普通勞動者之中。”“英雄的人民是浩渺的銀河系,/正閃爍起千千萬萬英雄的星?!薄盀槟闼鶒鄣娜嗣穸I身——/或是電光石火的一瞬,或是艱辛勞動的一生。/生為理想貢獻一切,死把理想留在人間。/不是為了死后讓人紀念,/要趁生前多作有益的事情?!?/p>
高度的概括,以生活的積淀作基礎;深刻的警句,以歷史的反思為源泉;凝重的深情,為理性的光輝所照亮。詩人在坎坷的道路上同人民一起經(jīng)受鍛煉而成熟起來,他懂得“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我都不再是我自己”,他懂得了如何“從深邃的源泉/不斷地奔向遙遠的目的”,因而他的一系列長詩絕不停留在表面地浮淺地贊美一下建設圖景、新人新事和山水風光,而是常常以一種震撼靈魂的聲音和耐人尋味的詩句,傳達出“來自人民心靈深處的歷史的召喚”,啟發(fā)你“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秘密,去發(fā)現(xiàn)無窮無盡的真理,去發(fā)現(xiàn)中國的明天,人類的未來?!弊x著邵燕祥這些直抒胸臆、有著強烈的時代精神的政治抒情詩,我們感到,不僅“五十年代的精神”“還在八十年代的胸膛里燃燒”,不僅“中斷了二十年的歌”又接著唱起來,而且燒得更紅更旺盛、唱得更好更響亮了?,F(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合,在這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詩人“放開歷史的長河”,“把目光投向了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空間,無限的宏觀、微觀”,他的詩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而達到了我們時代的更新更高的水平。
燕祥從小喜歡讀魯迅的書,他一生寫詩、作文、做人都以魯迅為導師和榜樣。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新與舊、進步與保守、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尖銳矛盾,他在寫詩的同時,從1980年開始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一篇篇匕首投槍式的雜文。他一手舉著詩歌的火把,一手點燃雜文的烈焰,向自己的新的藝術高峰攀登。六十歲以后,更是以雜文、隨筆為主,先后創(chuàng)作出版了《憂樂百篇》《會思想的蘆葦》《自己的酒杯》《無聊才寫書》《小蜂房隨筆》《雜文作坊》《邵燕祥雜文自選集》《捕捉那蝴蝶》《當代雜文選粹?邵燕祥卷》(三卷本)《邵燕祥文抄》《沉船》《人生敗筆》《找靈魂》《我的詩人辭典》等十多部雜文、隨筆集,總字數(shù)約300萬字之多。1996年,《邵燕祥隨筆》獲首屆魯迅文學獎。詩人邵燕祥同時成為我國當代創(chuàng)作最活躍、成果最豐碩、最引人注意的雜文大家之一。
燕祥在《為郭小川雜文集作的序》中說:“雜文的靈魂是真理的力量,邏輯的力量。”他的雜文針砭時弊,揭露瞞和騙,鞭撻假惡丑,文風犀利,尖銳活潑,愛憎分明,痛快淋漓,使人猛省,給人啟迪,引人深思,靠的就是“真理的力量,邏輯的力量。”他的雜文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有鮮明的啟蒙理性色彩,有深刻的思想藝術力量。他像魯迅那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像魯迅那樣,用解剖刀無情地解剖民族的劣根性、解剖社會痼疾、解剖騙子、壞人和各種黑惡勢力。但同時,他也像魯迅那樣“時時解剖自己”。1988年他寫了《夢醒后的啟蒙》。他有清醒的自我反省意識。他在評胡風詩的《氣勢》一文中坦誠地說:“我也隨聲附和地寫過聲討的詩,傷害過曾經(jīng)帶我上路的人”。在評論高爾泰的《尋找家園》時,他說,自己成了右派“減少了我傷害人的機會”,“如果不成異類,依我的社會存在和思想狀況,則我會積極響應所有號召……縱橫沖殺,傷害好人……”。從《沉船》到《人生敗筆》,再到《找靈魂》,他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解剖和修正自己。他說:“我在再一次批閱歸宗卷時,從文學寫作的追求和失落入手,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整個人格扭曲蛻變以至喪失良知的軌跡,這如此深刻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雖不完全意外,仍然十分震驚。我以為,以真相和本色示人,強似苦心孤詣以角色面具裝扮和美化自己。既然已經(jīng)悟到過去一個時期內(nèi)的自欺欺人之可悲,那么除了求真和求實的原則,還有什么能在有生之年減少新的遺憾呢?”“只有把真實留下,我們才對得起歷史,對得起自己經(jīng)歷過的那些痛苦?!?/p>
在《一要活著,二要活得明白》一文中,邵燕祥這樣說:“知彼和知己,認識客觀世界和認識自己的主觀世界,都是沒有窮盡的?!彼孕母兄x前人和朋友們寫文章,“幫助我睜眼看世界,睜眼看中國,睜眼看自己”,“正是由于他們的啟蒙,我才像一首詩中所說: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我在中國的位置’?!?/p>
我完全同意燕祥的好友、文學評論家何西來說過的話:“邵燕祥是當代中國文壇少數(shù)幾個繼承了魯迅和巴金精神的作家之一,是少數(shù)幾個敢于把自己的靈魂擺在案上,嚴格解剖自己的文人之一。”
燕祥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從13歲開始發(fā)表雜文算起,已經(jīng)有74年。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1979年1月全國詩歌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因為通過閱讀作品,彼此神交已久,所以一見如故,交談甚歡,相見恨晚,很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為他1981年出版的詩集《為青春作證》寫了序:《燃燒著火熱青春的詩》,后來又應約寫了《邵燕祥論》(刊于1987年第2期《當代作家評論》)。在1995年12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和中華文學基金會為我舉辦的“作品研討會”上,他認真寫好的發(fā)言稿《曉雪的魅力從哪里來》也給我熱情的鼓勵(刊于1996年第一輯《詩探索》,后來又被他收入了大象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他評點古今中外詩人的文集《我的詩人辭典》。)1993年6月9日,我利用到北京開會的間隙,去他家里看望,他留我吃晚飯。酒過三杯,他愛人單獨端出一碗面給他,他才笑著說今天是他六十周歲的生日。我意外地碰上他花甲誕辰,真是緣分,極為高興,再次舉杯,祝他生日快樂,身筆雙健。1987年4月6日至24日,他率中國作家訪問團來滇西采風,團員有汪曾祺、張又君、柳萌、謝明清、葉延濱、曹杰、李銳、王行之、韓映山、吳桂風等,我全程陪同。到我的故鄉(xiāng)大理后,他填了一首詞:《滿江紅?大理紀游》,用毛筆書法寫成條幅送給我。詞的下片是:“魚龍動,風波起,金梭靜,船如織。問將來瀲滟可能如昔?我愛萬年風雪月,更憐一海煙霞水,莫等閑辜負好河山,佳麗地”。他贊美大理山水風光時,富有遠見地提出了要保護好洱海、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題。這張條幅至今還掛在我的客廳里。
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燕祥無可挽回地走了,但他87歲的坎坷人生,他74年的文學道路和創(chuàng)作實績,他留下那么多為時代和人民所需要的永遠閃光的優(yōu)秀著作,已確立了他“在中國的位置”、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的位置。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