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德
樂云鶴和夏平子是發(fā)小,長大后成了莫逆于心的好哥們兒,兩人一起讀書求學,一起參加科考,可連考幾次兩人都名落孫山。
后來,夏平子病死了,夏家窮得辦不起喪事,樂云鶴不僅給他辦了后事,還負擔起夏平子寡妻幼子的生活。但樂云鶴也不是豪門大戶,坐吃山空,兩家的日子越過越緊巴。思慮再三,樂云鶴覺得還不如改行做生意,先把日子過起來,苦巴巴地參加科考也未必有什么前程。果不其然,做了半年生意便積攢了一些錢財,日子也紅火起來。
生意做大了,跑的地方也遠了,這天,樂云鶴來到金陵,找了家客店準備吃飯。同桌一個人高馬大、筋骨分明的大漢,一臉愁容地干坐著,樂云鶴小聲問他:“想吃點什么嗎?”這人不答話。樂云鶴猜想他是不好意思,便把自己的飯碗推給他。漢子接過飯碗,也不用筷子,雙手抓起食物,三下兩下便吃完了。樂云鶴招呼店家又上了足夠兩人的飯食,片刻間又被這漢子吃了個精光。
樂云鶴暗自驚奇,讓店老板再來一對豬肘,外加一大盆饅頭,漢子也不推辭,風卷殘云地全吃了。
漢子向樂云鶴道謝,說三年來都沒這么吃飽過。樂云鶴問他,“看你模樣也是個壯士,怎么落到這步田地?”漢子搖搖頭,嘆了口氣說:“唉,怪不得旁人,我犯了天條,挨罰了,沒法說啊!”樂云鶴又問他家在哪里,漢子說他陸地無屋,水上無船,走到村莊住村口,到了集鎮(zhèn)睡街頭,哪兒都是家。
樂云鶴和漢子邊吃邊聊,吃完飯又聊了會兒,收拾行裝準備上路,漢子也不說話,戀戀不舍地跟著樂云鶴,樂云鶴向他道別,漢子說,“你會有大難,我受你一飯之恩,不能不報?!睒吩弃Q笑了,說你不必客氣,誰都有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后會有期。但漢子就是不走,執(zhí)意跟著樂云鶴,樂云鶴也就沒再堅持,帶著漢子一起上了路。一路前行,也沒什么新奇的事,只是路上拉他吃飯,漢子卻不肯吃,說自己一年只吃幾頓飯。
過了一天,樂云鶴采買完貨物,拉到江邊乘船渡江。船至江中,忽然狂風驟起,波浪滔天,重重巨浪把江上的商船全都翻了個底朝天,樂云鶴和那漢子也掉進江里。
狂風過后,江水漸漸平靜,漢子背著樂云鶴,腳踩波濤把樂云鶴送上一條客船,自己轉(zhuǎn)身游進江里。樂云鶴驚魂未定,趕忙起身招呼,卻見那漢子已經(jīng)拉來一條小船,把樂云鶴扶上去,讓他躺著別動,自己又跳進江里。
轉(zhuǎn)眼之間,那漢子兩臂夾著貨物,從江面一路踩踏過來,把貨物扔進船艙,然后又潛入江中,往返幾次,撈出的貨物堆滿了小船。樂云鶴趴在船幫上看呆了。
船到岸邊,樂云鶴清點貨物,竟一件不少,高興地拉著漢子說:“你救了我的命,我已經(jīng)感激不盡了,誰想到連貨物也一件不少?!边呎f邊念叨:神人!神人!
收拾停當,樂云鶴準備繼續(xù)開船前行,漢子要告辭,被樂云鶴一把拉住,“這可不行,好不容易交上你這個朋友,哪能就這么走了?!币环嗫嗤炝簦瑵h子答應(yīng)一起渡江。
樂云鶴滿心歡喜,笑著對漢子說:“真沒想到啊,這么一場大難,只丟失了一枚金簪。”漢子一聽,脫下衣服再次跳進江里,樂云鶴大叫,“別去,那么小的東西……”話沒說完,漢子已經(jīng)潛入江里看不見了。
樂云鶴撅著屁股驚愕地盯著江面,過了許久,漢子呼的一下從水底鉆了出來,抹了抹臉,含笑把一枚金簪遞了過來,說:“僥幸不辱使命!”樂云鶴心頭一熱,眼淚都要下來了。
樂云鶴帶著漢子返回家鄉(xiāng),兩人像相處多年的好兄弟一般同吃同住,只是漢子每隔十來天才吃一頓飯,但不吃則已,一吃驚人,每頓飯吃起來都多得嚇人。
一天,兩人坐在廊下閑聊,漢子又要告別,樂云鶴哪能答應(yīng),執(zhí)意挽留。兩人正在爭著,天陰了下來,只見天上烏云翻滾,遠處雷聲隆隆。樂云鶴岔開話頭,笑著指了指天空說:“這云里不知是什么樣子?雷又是什么東西?大概只有到天上去看看,才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漢子也笑了,說:“你真想到云里去玩玩???”樂云鶴未置可否地笑了笑,心想這也就是想想而已,我倒是想上去,但怎么可能呢?
過了一會兒,樂云鶴忽然覺得疲倦,不知不覺靠在椅子上打起了盹。等他從夢中醒來,整個人都在晃蕩,不像是坐在椅子上。睜開眼一看,自己已經(jīng)置身云海之中,四周飄浮著一片片棉絮一般的云朵。樂云鶴驚訝地站起身,只覺得頭暈?zāi)垦?,就像在江中搖擺的船上。
定了定神,樂云鶴腳下用力踩了幾下,軟軟的,不像在地面。再抬頭看看,一顆顆星斗就在眼前。樂云鶴糊涂了,弄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夢中,再仔細一看,大大小小的星星就像嵌在蓮蓬上的蓮子,最大的有水缸那么大,小一點的跟瓦罐差不多,最小的只有小酒杯大小。樂云鶴大著膽子用手去掰,大星星紋絲不動,小星星倒是能晃動,像是能摘下來,使勁掰了幾下,居然摘下一顆,隨手藏進了衣袖里。
撥開云層,樂云鶴往下看去,只見銀河茫茫,城市只有黃豆粒那般大小,把樂云鶴嚇得膽戰(zhàn)心驚,心想,這要是一失足掉下去,這條小命還不完了?
正想著,遠處兩條蜿蜒矯健的巨龍駕著一輛車飛馳而來,龍尾甩得啪啪作響,像是趕牛的鞭子聲,車上還裝著一個好幾丈粗細的大罐子,里面裝滿了水。車子停下,幾十個人從車上下來,從罐子里舀水往云里灑。樂云鶴看到那漢子也和這些人在一起,這些人也看到樂云鶴,停下手來,驚異地盯著他。
漢子對身邊的人說:“不用擔心,這位是我的朋友?!闭f著,遞給樂云鶴一個舀水的用具,讓他一起灑水。樂云鶴記起家鄉(xiāng)正在大旱,地里的莊稼正愁著沒水澆灌,便接過家什,撥開云朵,向著家鄉(xiāng)的方向盡情地舀水潑灑。
灑了一會兒,漢子過來對樂云鶴說:“我本是雷神,在天上負責行云布雨,因為弄錯了行云布雨的地方,被上天罰到人間三年,現(xiàn)在期限已滿,我要回去了,我們就此別過?!闭f著,把駕車的萬丈長繩盤成一堆,讓樂云鶴系著繩子一頭往下降。樂云鶴剛往下看過,心里害怕極了,兩腿不停地哆嗦。漢子笑著對樂云鶴說:“放心,你安心往下降,肯定沒事?!睒吩弃Q看看漢子,雖然心有不舍,但也無可奈何,系上繩子眼睛一閉,嗖嗖地降了下去。
時間不長,樂云鶴便落到地面,睜開眼一看,恰好就在自己的村莊邊上,那根助他落地的長繩正慢慢地收回云中,漸漸地看不見了。
樂云鶴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久旱,溝渠河塘幾乎見底。樂云鶴從天上降回地面,看見自己村里已經(jīng)下了一場透雨,溝滿渠溢,地里的莊稼也一片生機,而幾里之外的村子只零零星星地下了點小雨。
回到家中,樂云鶴摸摸袖子,從天上摘下的那顆小星星還在,便從衣袖里掏出來放到桌上,黑黝黝的,就像塊普通的石頭。到了晚上,星星漸漸發(fā)光,天黑之后,耀眼的光芒把整個屋子照得通明。樂云鶴把這顆星星當作珍寶仔細收藏起來,只有特別知己的朋友來訪,才會鄭重其事地拿出來,放在桌上當燈照著,和朋友們在燈下把酒言歡。
一天晚上,樂云鶴的老婆對著星星梳頭,忽然星光漸漸縮小,像只螢火蟲似的在屋里飛來飄去,老婆正覺得奇怪,那顆星星已經(jīng)鉆進她嘴里,嚇得她趕緊往外咳,但怎么咳也出不來,最后竟咽進肚子里。老婆驚恐地跑去告訴樂云鶴,樂云鶴也不知所措,夫妻倆胡亂倒騰了一通也沒什么效果,好在老婆肚子里也沒覺得有什么不舒服,兩人便洗洗睡了。
當天夜里,樂云鶴做了個夢,夢中夏平子對他說:“我是天上的少微星,你對我的恩惠我一直沒忘。這次你把我從天上帶下來,我來做你的子嗣,報你的大恩大德?!?/p>
樂云鶴已經(jīng)三十多歲,一直沒生兒子,這個夢把夫妻倆高興壞了。過不多久,樂云鶴老婆果然懷孕了,孩子出生時,樂家上下一片光明,就像那顆星星放在桌上一樣。樂云鶴給兒子取名叫“星兒”,星兒非常聰明,十六歲就中了進士。
【翻寫自《聊齋志異》卷三 雷曹】
孫子楚在家鄉(xiāng)粵西一帶算是個才學過人的名士,他性情樸厚、認真,不茍言笑,甚至有些木訥,有時候別人騙他,他也信以為真。于是有人給他起了個不大中聽的外號——“孫癡”。孫子楚還有一處與眾不同,他有只手上長了六根手指。
當?shù)赜袀€富比王侯的大商人,家里的親戚也都非富即貴,在當?shù)睾苡行﹦萘?。商人有個女兒叫阿寶,生得花容月貌,說她有“傾縣傾鄉(xiāng)”之容應(yīng)該是實至名歸,絕不為過。所以,當商人要給阿寶找女婿的消息傳出,上門提親的名門望族便絡(luò)繹不絕。只是商人眼光頗高,這些人一個也沒看中。
正巧孫子楚的老婆死了,周圍幾個閑極無聊的家伙起哄,攛掇他也去提親。孫子楚腦袋一根筋,根本沒考慮兩家地位懸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選擇,還真請了個媒婆去商人家提親。
商人知道孫子楚有些才學,但他做夢都沒考慮過讓自家的千金小姐嫁給孫子楚這樣的窮人,所以開口便回絕了。
媒婆觸了霉頭,臊眉耷眼地從商人家往外走,正好遇見阿寶。阿寶問媒婆給誰來提親,媒婆說是孫子楚。阿寶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你告訴孫子楚,他那根多余的手指什么時候沒了,我就嫁給他。
媒婆把阿寶的話轉(zhuǎn)告孫子楚,孫子楚沒說話,心想這還不簡單,又不是什么難事。
媒婆剛走,孫子楚轉(zhuǎn)身便來到廚房,拿起菜刀在自己多出的那根手指根比畫,從什么角度切、用多大的力道等等。算計好操作步驟,孫子楚便不再猶豫,一刀下去,咔嚓,手指應(yīng)聲而落。孫子楚抬手一看,刀口平直、整齊,既沒切多,也沒少切,切口近乎完美。這讓孫子楚非常滿意,那一瞬間,他甚至想給自己點個贊。但這念頭也就持續(xù)了一瞬間,緊接著,摧肝裂膽的劇痛襲來,切口處血流如注,孫子楚禁不住啊呀一聲慘叫,幾乎痛死過去。
接下來的事可想而知,孫子楚不得不強忍著斷指帶來的巨大痛楚,在床上躺了幾天。等到能下地行走,孫子楚托著那根已經(jīng)發(fā)黑的手指,急匆匆地拿去給媒婆看。媒婆嚇得瞠目結(jié)舌,渾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嘴里含含糊糊地應(yīng)承著:“知道,這就去,知道了……”
媒婆一溜小跑,慌慌張張地找到阿寶,告訴她孫子楚已經(jīng)剁了手指。阿寶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隨口開個玩笑,這人還真把手指剁了,看來是真夠癡的!仔細想想,覺得既好氣又好笑,便又開起了玩笑,說孫子楚還得把身上的那股癡勁去掉才行。
聽到阿寶這句回話,孫子楚差點沒吼起來,說我癡?我這是認真!孫子楚氣得一頭惱火,但這火也沒法當面對阿寶發(fā),只好自己憋著。憋著憋著他又心里琢磨,你阿寶還真拿自己當根蔥,真以為自己是仙女啊?這么一想,求親的念頭也就淡了。
沒過多久,清明節(jié)到了。按當?shù)仫L俗,清明節(jié)這天女人們會到郊外踏青賞花,這是女人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年輕姑娘難得在公共場合露臉的機會。每年這天,四鄉(xiāng)八鎮(zhèn)的年輕子弟都會傾巢而出,聚在一起看看漂亮姑娘,再品頭論足一番,既過眼癮,也過嘴癮。孫子楚本不想去湊這種熱鬧,幾個朋友硬拉他去,還調(diào)侃他:“你不想看看中意的那個美人嗎?”孫子楚剛被阿寶戲弄剁了手指,心想倒要看看這個阿寶究竟是何許人物,就沒再推辭,隨著朋友們?nèi)チ恕?/p>
來到郊外,遠遠看見一棵大樹下坐著個姑娘,四周被一群人圍成了人墻。“一定是阿寶?!睂O子楚的朋友也圍了上去。孫子楚站在遠處,踮起腳去看坐在樹下的阿寶姑娘,的確非常漂亮,風姿綽約、美艷無雙。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人墻漸漸擠向阿寶,嚇得阿寶趕緊起身跑了。人群又是一陣騷動,幾個年輕子弟大呼小叫,幾近癲狂。孫子楚站在原地沒動,緊盯著阿寶坐過的地方,一聲不吭。過了一會兒,朋友們過來叫他,他也不答應(yīng),目光僵直,直愣愣地盯著那棵樹下。朋友們知道他平時就少語寡言,也沒覺得有什么奇怪,連拉帶拽地把他送回了家。
回到家里,孫子楚一頭倒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了起來,連著睡了幾天,怎么叫也叫不醒。有人說他丟了魂,家里人便跑到野外喊魂,但喊來喊去也沒喊出什么名堂,孫子楚繼續(xù)昏昏沉沉地睡著。家里人急了,使勁拍打他,孫子楚嘟囔著說了句:“我在阿寶家。”又昏睡過去。
眼看著孫子楚氣息奄奄,一家人不知如何是好,思前想后這事終究因為阿寶而起,便托人去找商人,懇求在他家給孫子楚招魂。商人覺得可笑,說我跟孫子楚素無往來,他的魂怎么可能丟到我家來呢?孫家人百般哀求,好話說了一大筐,商人這才勉強同意。
這幾天阿寶也遇上了怪事,每天夜里都夢到一個人跟她同床共枕。阿寶問他叫什么名字,這人說是孫子楚。阿寶覺得奇怪,也很害怕,可她一個大姑娘,這種事也說不出口。
聽說孫家請的巫婆來自己家招魂,阿寶害怕極了,便候在門口??匆娢灼拍弥鴮O子楚穿的舊衣、墊的舊草席過來,阿寶便迎上前去,不讓巫婆去別處,直接領(lǐng)著她進了自己房間,聽憑巫婆在房間里舞弄了一番。
巫婆做完法事回到孫家,昏睡幾天的孫子楚已經(jīng)醒了。沒等巫婆開口,孫子楚先把阿寶閨房里香奩家具的位置、顏色、樣式一件一件說給巫婆聽,居然分毫不差。消息回傳給阿寶,阿寶很吃驚,也感受到孫子楚對自己的一片深情。
再說孫子楚,雖然不再昏睡,但依然萎靡不振,成天恍兮惚兮地打聽阿寶的消息,想著能和阿寶再次相見。沒過多久,孫子楚聽說浴佛節(jié)阿寶要去水月寺燒香,一大早便跑到路邊等候。阿寶坐車過來也看到了路邊的孫子楚,撩起簾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他看。美人相顧讓孫子楚心馳神搖,尾隨在阿寶車后,阿寶的丫鬟過來問他姓名,孫子楚趕緊殷勤作答,一直等到阿寶的車子走出很遠才收回目光。
回到家里,孫子楚舊病復(fù)發(fā),不吃不喝地昏睡,還總是在叫阿寶的名字。這天,孫家養(yǎng)的一只鸚鵡死了,孫子楚看著地上的死鸚鵡,心想如果能變成鸚鵡,就可以飛到阿寶身邊去了,想著想著,那只鸚鵡真的飛了起來,又從窗口飛了出去。
阿寶坐在屋里,忽然一只鸚鵡從外面飛進來,阿寶高興地捉住它,給它喂食,又找來繩子去綁它的腿。鸚鵡忽然叫了起來,“別綁我,我是孫子楚!”阿寶吃了一驚,急忙解下繩子,那鸚鵡也不飛走,一直依偎在阿寶身邊。阿寶心有所動,不禁一陣酸楚,自言自語地對鸚鵡祈禱:“我知道你對我情深義重,但我們現(xiàn)在已不是同類,這段姻緣怎么才能復(fù)圓呢?”鸚鵡說:“只要在你身邊,我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p>
這樣過了三天,阿寶放心不下,悄悄派人去孫家打聽。打聽的人回來說孫子楚僵臥在床,只是心窩處還有一絲溫熱。阿寶心中焦苦,又對著鸚鵡祈禱:“只要你能重新變成人,我寧死也要和你相伴。”鸚鵡說:“別騙我!”阿寶發(fā)誓絕不食言。
過了一會兒,阿寶脫下鞋子準備纏足,鸚鵡猛沖過去,叼起一只鞋飛了起來。阿寶急忙叫喊,但鸚鵡已經(jīng)飛出窗外,越飛越遠。阿寶覺得事有蹊蹺,讓女傭趕緊去孫家打探。
孫家人正在為孫子楚的生死擔憂,忽然看到鸚鵡叼著一只繡鞋飛進來。正覺得奇怪,床上躺著的孫子楚突然醒了,爬下床要找鞋。家里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阿寶家的女傭已經(jīng)找上門來,問孫子楚鞋子在哪里。孫子楚對女傭說:“這是她的信物,請轉(zhuǎn)告阿寶,我會記住她的諾言?!?/p>
女傭回去后把看到的情況告訴阿寶,阿寶更加不安,故意讓丫鬟把消息透露給母親。母親找來阿寶身邊的丫鬟、女傭,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枝枝蔓蔓問了個明白,感嘆道:“孫子楚是有才學,但畢竟家境貧寒。我們家選了幾年女婿,如果最后是這種結(jié)果,那些富貴人家不知道要怎么笑話我們呢?!钡毮枚ㄖ饕猓菍O子楚不嫁。阿寶父母心雖不甘,但看到阿寶心堅意決,也只好同意了女兒的選擇。消息傳到孫子楚家,孫子楚從床上一躍而起,病好了。
阿寶父母擔心女兒嫁到孫家后吃苦受窮,商量著把孫子楚招贅到家里。阿寶不同意,說:“女婿怎么能長住老丈人家。別人都知道孫家窮,讓他長住這里更會讓人瞧不起。我既然答應(yīng)嫁給他,就不會在乎這些,哪怕住草房吃粗糧也決不抱怨。”
不久孫子楚上門迎娶阿寶,兩人像重新團圓的隔世夫妻一樣恩愛有加。
【翻寫自《聊齋志異》卷二 阿寶】
老徐是交州的商人,經(jīng)常往來海外做生意。一次出海遇到暴風,商船偏離了航線,被吹到一處荒無人煙的海岸邊。風停雨住后,老徐把船靠到岸邊,抬頭望去,岸上群山綿延,樹木蒼翠。老徐估計山上應(yīng)該有人居住,便拴好船,背上干糧、臘肉,一步步登岸上山。
走進山中,山崖上密密麻麻排滿了山洞,遠遠看去,像一排蜂巢,隱約還能聽到山洞里有人說話。老徐爬到一個山洞口,伸長脖子往里一看,里面有兩個夜叉,正用堅利的長爪撕扯著地上的鹿肉吃。夜叉大概也聽到了老徐的聲音,轉(zhuǎn)過頭來,呲著劍戟般的獠牙,眼睛像閃爍的燈光一樣盯著他。老徐嚇得魂飛魄散,一扭頭拼命地往山下飛奔??蓻]跑幾步,老徐只覺得腳下一空,自己被一只長爪拎了起來,在空中晃蕩了幾下,啪的一下跌進了山洞。
倒在地下的老徐驚魂未定,側(cè)目一看,那兩個夜叉正張牙舞爪,說著他聽不懂的鳥語,像是在商量什么。嗚里哇啦說了一通后,兩個夜叉撲過來撕扯老徐的衣服。
生意場上成天面對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交換,時時都在權(quán)衡利弊得失,見多識廣的老徐比一般人對取舍敏感得多,取舍的時機和分寸也駕輕就熟、拿捏到位。生死攸關(guān)之際,這套本領(lǐng)派上了用場,老徐沒有選擇抵抗,而是伸手從背囊中掏出干糧、臘肉,通通扔給了夜叉。
熟食的香味成功地吸引了夜叉,他們?nèi)酉吕闲鞊湎蚴澄?。不一會兒,夜叉吃完了老徐帶來的臘肉,拉開裝干糧的布囊翻弄。老徐攤開手,表示已經(jīng)沒有了。夜叉很不高興,齜牙咧嘴,揮舞爪子要抓老徐。老徐后退半步,雙手比畫著,嘴里不停說:“船上有鍋,我拿了鍋做給你們吃?!币共鏇]聽懂,嗚里哇啦地亂叫,老徐也手舞足蹈地不停比畫。幾個回合下來,夜叉似乎有些明白,跟著老徐上船,把鐵鍋拿進山洞。老徐支鍋搭灶,把夜叉沒吃完的鹿肉放進鍋里,找來柴火點著。過了一會兒,鹿肉熟了,兩個夜叉高高興興地大吃了一通。
第二天,夜叉又弄來一頭鹿交給老徐,老徐剝皮烹煮,燒了好幾鍋,洞里的兩個夜叉又叫了另外幾個夜叉一起來吃。之后,夜叉?zhèn)兘?jīng)常拿來獵物,放在鍋里煮熟了吃,也招呼老徐跟他們一起吃。過了幾天,夜叉不知從哪里弄來個大鍋,讓老徐架起鍋灶,一次可以煮更多的食物。老徐和夜叉?zhèn)儩u漸混熟了,也能從他們嗚里哇啦的說話中揣摩出大概的意思,還學會一些他們的話,知道這里叫臥眉山。夜叉?zhèn)兎浅8吲d,過了些天,他們帶來一個母夜叉,讓她做老徐的老婆。
老徐很糾結(jié),畢竟不是同類,而且夜叉長相兇惡,他看了都害怕,做老婆實在情非所愿??勺约荷硖幰共嫒褐校绻痪芙^得罪了夜叉,以后的日子怎么過?說不定夜叉?zhèn)円徊桓吲d,把他撕了煮煮也是可能的,無可奈何的老徐只得縮頭夾腦地和母夜叉交往。母夜叉對老徐倒是非常熱情,主動和老徐親熱,半推半就之中老徐只得和母夜叉陰陽和合。母夜叉非常高興,此后經(jīng)常給老徐留食物,像是一對恩愛夫妻。
有一天,夜叉?zhèn)儌€個都在脖子上掛起一串項鏈,還讓老徐多煮些肉,說今天是天壽節(jié),夜叉大王要來過節(jié)。老徐沒有項鏈,母夜叉跑出去找別的夜叉,夜叉?zhèn)兏髯詮淖约旱捻楁溕险聨最w珠子,母夜叉也從自己的項鏈上摘下十顆,一共湊成五十顆,用樹皮繩穿起來,掛在老徐脖子上。老徐托起項鏈上的珠子掂了掂分量,又對著日光前后左右照了一番,心里盤算,如果在中原,這樣的珠子每顆至少要百十兩銀子。
老徐燒好肉,和夜叉?zhèn)儊淼揭粋€足有幾畝地大小的大山洞,山洞中間是一張光滑的大石桌,石桌上首擺著一張寬大的石椅,上面裹著豹皮,石桌兩邊排列著一些小石椅,上面裹著鹿皮。過了一會兒,一陣大風吹得飛沙走石,身形巨大的夜叉大王來了,眾夜叉恭恭敬敬地列隊迎接。大王奔進洞中,徑直走到豹皮大椅上蹲坐下來。兩個夜叉端著老徐剛做好的熟肉獻上,夜叉大王吃得很開心,對老徐的廚藝大加贊賞。見老徐脖子上的項鏈太小,大王摘下自己項鏈上十顆指頂大小的圓珠子,賞給了老徐。
就這樣老徐在臥眉山住了四年多。有一天,母夜叉生孩子了,還是兩男一女的三胞胎。這三個孩子一點都不像他們的母親,長得都是人的模樣。夜叉?zhèn)円捕枷矚g這三個孩子,經(jīng)常和他們一起玩。等孩子們長到三歲,老徐開始教他們說中原語言,三個孩子也慢慢都學會了,臥眉山這個夜叉國里有了些人的氣息。三個孩子雖然還小,但爬山上樹、涉水過河如履平地,他們和老徐也很親近,就像平常人家的父子。
一天,母夜叉領(lǐng)著一兒一女外出,很久都沒回來。此時北風大作,老徐心中一陣凄楚,領(lǐng)著另一個兒子來到海岸邊。看到自己漂來的船還停在岸邊,老徐突然心動,當即和兒子商量返回故鄉(xiāng)。兒子想告訴母親,老徐知道機不可失,錯過此時難有下次,于是半勸半拉地和兒子登上船,借著呼嘯的北風,一天一夜便回到交州。
離開交州數(shù)年,家里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老徐的老婆已經(jīng)改嫁,家里的房屋院落也已破敗不堪。老徐拿出兩顆夜叉給他的珠子賣了,得了幾萬兩銀子,修房置業(yè),和兒子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老徐還給兒子取名徐彪。
徐彪性格粗獷,力大無窮,十四五歲便能舉起三五百斤重的東西,交州駐軍主帥見他剛勇,讓他做了千總。后來又逢邊疆戰(zhàn)亂,徐彪隨軍出征立了戰(zhàn)功,十八歲便做到副將。
這年,交州另一個商人渡海經(jīng)商,也被大風吹到臥眉山。商人上岸時,看到一個少年正在岸邊,十分驚奇地打量他。知道商人來自交州,少年便向他打聽,商人一一告之。
少年領(lǐng)著商人進山,把商人藏進深谷中一個洞口長滿荊棘的山洞,囑咐他不要外出。少年告訴商人自己的父親也是交州人。商人問了姓名,知道是自己認識的老徐,便把老徐回到交州后的情況和徐彪已經(jīng)在軍中做了副將的消息告訴少年,又向他解釋了一番“副將”的意思。少年得知父兄回到中原,還過上了高堂大屋、榮華富貴的生活,非常高興。
商人勸少年返回交州,少年說自己也時常這樣想,但母親的語言相貌跟中原人大不相同。況且,如果沒走成又被其他夜叉知道,母親和他們兄妹很可能被害,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少年還囑咐商人,等到北風起時,他會送商人離開,到時候請商人給父親和哥哥帶個信去。
商人躲在洞中,透過洞口的荊棘經(jīng)??吹缴街杏幸共姹紒砼苋?,嚇得他成天小心翼翼,不敢亂動。躲藏了將近半年,忽然刮起了北風,少年匆忙趕來,領(lǐng)著商人從山間小道跑到海岸邊的船上,臨別時叮囑商人:“拜托你的事不要忘了!”
逃回交州后,商人立刻去了副將府,向徐彪講了自己流落臥眉山,見到他弟弟的情況。聽到弟弟的消息,徐彪悲從中來,立刻想去尋找母親和弟弟妹妹。老徐擔心大海變化莫測,又是去夜叉國那種險惡之地,便極力勸阻。徐彪捶胸頓足,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要去,老徐怎么勸也勸不住。
徐彪把出海尋母的事告訴主帥,又挑選了兩名健壯的士兵一同前往。船到海上,正趕上逆風,在大海上顛簸了近半個月,四面仍是滄海茫茫,完全辨別不出方向。一天,海上驟然吹起暴風,驚濤駭浪把船掀翻了。徐彪落到海里,隨著海浪漂流沉浮。過了很久,一個夜叉模樣的怪物把他拖上岸,徐彪用“夜叉話”和他交談,告訴他自己要去臥眉山。夜叉聽到徐彪會說“夜叉話”,高興起來,告訴徐彪,“臥眉山是我的故鄉(xiāng)。不過現(xiàn)在你離臥眉山有八千里,現(xiàn)在你走的是去毒龍國的路,不是去臥眉山的路?!?/p>
夜叉找來一條船送徐彪去臥眉山,到了海邊,夜叉下水推船,船像離弦的箭一般飛快地航行,瞬間駛出一千多里,一夜過后便到了臥眉山。
徐彪看見海岸邊站著一個少年,正舉目眺望茫茫大海。徐彪知道臥眉山除了弟弟妹妹沒有其他人,估計那少年是弟弟,趕緊跑上前去,兄弟倆相互認出了對方,禁不住抱頭痛哭。徐彪要弟弟領(lǐng)他去見母親和妹妹,弟弟阻止了他,自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徐彪轉(zhuǎn)身想要感謝送自己過來的夜叉,一回身,那夜叉已經(jīng)不見了。
不一會兒,母親和妹妹來了,見到徐彪,一家人都哭了起來。徐彪告訴母親,要接她回中原,母親擔心回到中原會被人欺負,徐彪笑著對母親說,“兒子在中原榮華富貴,別人不敢欺負?!?/p>
母子三人決意返回中原,但正值逆風,此時行船回中原幾乎不可能。一家人正在猶豫,忽然船上的風帆向南飄動,陣陣北風越刮越大?!疤熘乙玻 毙毂肱d奮地喝了聲彩,領(lǐng)著母親和弟弟妹妹上了船。北風勁吹,只用了三天便到了交州。
回到交州家中,母夜叉見到老徐,哭罵他不跟自己商量就跑回交州,老徐心中有愧,忙不迭地謝罪道歉。徐彪勸母親學說中原話,又給母親穿錦衣、吃肥肉,母夜叉才高興起來。
幾個月后,徐彪的母親和弟弟妹妹學會了中原話,弟弟妹妹的皮膚也變白了。老徐給小兒子取名叫徐豹,女兒取名叫夜兒,二人都勇猛有力。徐豹后來考取了武進士,三十四歲時做了提督,夜兒嫁給徐彪手下的一個守備。母夜叉多次跟隨徐豹出征,屢立戰(zhàn)功,皇帝封了她一個“夫人”的稱號。
【翻寫自《聊齋志異》卷三 夜叉國】
沂水街頭的窮小子小張遇到個會相面的道士。道士給小張相面,說他將來做醫(yī)生能發(fā)家致富。
小張不信,說我字都認不全,哪能做醫(yī)生。道士笑道,“你真夠笨的,做醫(yī)生要識那么多字干嗎?那就是個活兒,是干出來的。”
小張不敢相信,但琢磨了許久,覺得自己也沒別的技能,道士說的也許是條出路,“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成了呢?”回家后小張便搜羅了一些偏方,又跑到集市上擺了個賣土特產(chǎn)的地攤,順便假模假式地給人開方子瞧病。
過了些日子,青州太守得了病,久咳不止,治了多時也不見好,便發(fā)了份文書,讓基層各縣舉薦良醫(yī)。沂水本就是窮鄉(xiāng)僻壤,哪有什么良醫(yī),但上級領(lǐng)導(dǎo)交辦的差使哪能不辦?縣令轉(zhuǎn)手把舉薦任務(wù)布置給下級各鄉(xiāng)。一來二去,最后被隆重推出的居然是小張。
巧的是小張自己剛得了咳喘,手上那些治咳喘的偏方統(tǒng)統(tǒng)吃了一遍也沒見好,這會兒讓他去給太守治病,而且還是咳喘病,小張嚇得肚子抽筋,也幸虧年紀輕能憋得住,否則褲子早就尿濕了。但縣令可不管這些,派了幾個人硬把小張送往青州。
沂水去往青州全是大山,小張一路不停地咳喘,山里沒水,小張越走越渴,越渴咳得越厲害。好不容易路過一戶人家,這家的女主人正在擠濾草汁,小張渴極了,上前跟女主人討了點草汁,咕嚕咕嚕喝了下去。坐了一會兒,小張覺得不渴了,也不咳了。前后一思量,小張心里有了底氣。
來到青州,各地舉薦的醫(yī)生一個個輪著給太守開方治病,可惜都沒什么療效。輪到小張給太守診治,小張擺了個譜,要人家給他備一處空房,說要秘制良藥,暗地里把山中農(nóng)婦濾的那種草汁弄了一份,備好后送給太守。太守喝了草汁,居然不咳了,好了!于是太守重賞了小張,還送他一塊金匾,大概是“妙手回春”“華佗再世”之類的贊頌之詞。
有了太守的加持,小張成了治喘名醫(yī),一碗碗草汁在治好咳喘病人的同時,也讓小張的身價水漲船高,找他上門看病必須花大價錢,還得有大轎子抬著才肯去。
益都有個姓韓的老頭也是個名醫(yī)。韓老頭成名前以販藥為生,有一天外出販藥,天黑時路過一家投宿,正趕上這家有個孩子得了傷寒癥,眼看就不行了,這家人聽說韓老頭是賣藥的,便請他給孩子治病。
韓老頭心想,如果不答應(yīng),這家多半不會讓我留宿,但答應(yīng)了我又治不了,急得韓老頭在屋里亂轉(zhuǎn),渾身直冒汗,忍不住用手在身上搓了起來,搓著搓著搓出一團丸藥般大小的泥團。韓老頭靈光一現(xiàn),心想這東西吃了總不會死人,只要熬到明天天亮孩子不死,我也就一走了之了,于是便把泥丸給這家孩子吃了。
睡到半夜,韓老頭聽到主人急促地敲門,心想準是孩子死了,這還了得?韓老頭嚇得一激靈,翻下床來,鉆窗、爬墻,撒開腿一路狂奔。
跑了幾里路,韓老頭實在跑不動了,被一路追來的主人拉住。主人告訴他吃了他的丸藥,孩子出了身大汗,病已經(jīng)好了。就這樣,韓老頭被主人請回去大吃了一頓,臨走主人還給了他一大筆錢。
【翻寫自《聊齋志異》卷八 醫(yī)術(shù)】
責任編輯 菡 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