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珊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孩子上小學六年級,另一個上保育園大班。來日本學習工作生活很久了——在日本生活的時間比在國內(nèi)還久。想必在海外生活的大部分華人都有同樣的習慣和傾向,就是除了學習工作之外,接觸最多的人群還是同胞,沒辦法,這是很難改變的事實。
我先說一下日本的小學,日本的小學分私立、公立、國立(包括都立和縣立)。國立小學招生很少,而且都有地區(qū)指定,住得遠了還不讓考。私立小學不多,因為選擇私立小學的家庭不多,聽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私立小學特別盛行,現(xiàn)在選擇讀私立的家庭越來越少,畢竟大部分人沒那么富裕。我女兒保育園畢業(yè)的時候同期有60多個小朋友,選擇讀私立小學的就一個日本小朋友,這個小朋友的媽媽和爸爸都是在制藥公司上班,制藥公司可是高收入的公司啊。不過,我家附近的幾個中國家庭中,有送小孩去私立小學的,里面還有一家選擇了國際小學。
想去私立小學也沒那么簡單。私立小學里面也分好和一般的,想去讀好的私立的話得提前一年準備,不光是會讀和寫幾個片假名,還有體育成績、講話得體等要求。為了考私立小學,日本還有專門的補習班。聽說私立小學入學面試的時候,老師會在教室里放一些玩具,讓幾個小朋友玩,老師會在旁邊觀察,看小朋友有沒有主動互動、謙讓等,活潑而且有點領頭意識的小朋友會得到很高的評價。私立學校不是到處都是,所以都得自己坐電車去,很麻煩,一大早那么小一個人就要跟大人一起擠電車,看著就心疼。東京都是不可能、也不讓開車上班和去學校的,一是道路擁擠,二是停車不方便。私立學校的學生都是統(tǒng)一的校服和書包、統(tǒng)一的服飾和用品,可以說,除了內(nèi)衣內(nèi)褲其他都是統(tǒng)一的,價格不菲,但挺好看。
我家女兒就近讀了公立小學。那個時候還住在東京都內(nèi),住的地方是一塊新開發(fā)地區(qū),有好幾個新的小區(qū)。在日本,一般買房的都是剛有小孩的年輕夫婦,家里添了人口,才考慮換公寓。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小區(qū)學齡小孩多得不得了,小學和保育院不夠,區(qū)政府又修了一個小學。新小學運營沒幾年,由于每年新入學的孩子們太多了,教室還是不夠用——義務教育嘛,必須得讓學區(qū)內(nèi)的小朋友都能上學,于是就在校舍邊上造了一棟臨時的三層樓,供小學專用?,F(xiàn)在已經(jīng)12年過去了,上小學的孩子越來越少,臨時校舍已經(jīng)關閉了。
大家都是就近讀的公立小學,所以在小學里都有認識的小朋友,家長也互相都認識,孩子們也玩得挺開心。在讀小學之前,大概3歲左右的小朋友們就開始參加各種培訓班,有幼兒英語班、游泳班、芭蕾班,還有算盤班等,華人孩子的話還有中文班。我們那個時候能擠出來的時間都給孩子報了培訓班,幾乎每個培訓班里都會遇到之前同一個保育園的小朋友。
在公立小學孩子很開心,學業(yè)也不重,以輕松學習、快樂上學為主。記得他們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是一天就學一個日語假名。每個月有家長公開課,正好有一次的公開課上老師教假名“は”(發(fā)音:哈)。老師指著黑板上的假名“は”念道:“哈!哈哈哈哈!”全班的小朋友們就一起“哈!哈哈哈哈”,蠻開心的。
日本鄉(xiāng)下的公立小學。
日本一所公立學校畢業(yè)班的學生在沖洗自己的桌椅。
我女兒有個很要好的日本小朋友,叫愛衣醬。她的父母個子不小,但是她長得小小的,個子雖小但是吃得不少。愛衣醬媽媽瘦高個子,很有個性,跟著印度人學瑜伽,帶領全家吃素。有時候休息日會穿件大紅的長連衣裙,這個年紀這個穿法在保守的日本還是少。仔細看,愛衣醬媽媽的耳朵上有好幾個耳洞,估計年輕的時候還是個很前衛(wèi)的女子。她跟我說她自己沒有讀大學,只讀了短大,而且自己很喜歡英文但是又講不好,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希望女兒能將來讀個好的大學,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
日本東京某私立學校,學生在上機器人課程。
孩子自己走進幼兒園的時候,既是他的一次冒險,也是他邁向獨立的一步。
日本社會鼓勵孩子獨自上學,獨自散步和玩耍,認為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愛衣醬媽媽很會享受生活,她只要一有空就會琢磨各種國內(nèi)外觀光景點,拉上老公帶上女兒去玩。而且她找的不是一般的景點,都是不光風景好而且酒店也特別雅致的那種。我還幫她訂過臺灣野生動物園里面的酒店,據(jù)說可以看著野生動物一起睡覺……愛衣醬媽媽雖然對教育特別熱心,但是她不怎么趕潮流,我女兒就跟她女兒一起參加芭蕾課,其他補習班都沒有遇到愛衣醬。不過,愛衣醬媽媽會找到各種與眾不同的幼兒教育課程,比如在東京都內(nèi)私人開的一堂課8000日元左右的用英文玩游戲的課程,這個課程的內(nèi)容有時候是考古開發(fā),有時候是在浴室里玩泡泡,等等,她都會拉著我?guī)衔壹遗畠阂黄鹑⒓?。她還能找到國際學校的暑假對外開放的課程,也拉著我們?nèi)⒓樱艿胶苓h的一個國際學校去。她還曾經(jīng)跟我說過,就那么個女兒,考慮要不要把家搬到更靠近市中心一些的好學區(qū)那里去。讀了就近的公立小學后,愛衣醬媽媽還跟我說有好多很好的私立小學都招不滿,可以中途轉校過去,還說私立小學老師會很仔細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又要拉著我去私立小學聽說明會……當然,最后愛衣醬家也沒有搬家,愛衣醬也沒有去私立學校,就連中考的補習班也沒去參加。愛衣醬媽媽就是有顆教育女兒的熱誠的心。
最近愛衣醬媽媽跟我聯(lián)系,說愛衣醬最終還是參加了中考的補習班。難以想象,那么前衛(wèi)、那么喜歡快樂教育的愛衣醬媽媽竟然讓嬌小的愛衣醬去參加補習班,跟大家一起競爭中考(小學畢業(yè)后升中學的考試)。愛衣醬媽媽說最后的一年補習非常殘酷,雖然沒考上理想的中學,還是考上了一家普通的女子私立學校。愛衣醬不喜歡沒有男生的女子學校,想先讀公立中學,3年后再挑戰(zhàn)。愛衣醬媽媽說:“天啊,怎么可以再考,我可受不了!”
日本的小學生活是快樂陽光的,但是中考的補習班是小學生活中的暴風雨式磨練,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辛苦甚至非常痛苦的。我女兒也參加了日本的中考,壓力不比國內(nèi)壓力小。其實,日本的中考也是一道風景。在日本你也可以選擇不參加中考,因為日本的義務教育是到初中畢業(yè),不參加中考也可以進初中,就是按學區(qū)進公立中學,日本的大部分小學生都是選擇就近升入學區(qū)的公立中學。但是,義務教學就到初中畢業(yè),初中畢業(yè)的時候還得面臨考高中的難關。
私立和國立的初中需要通過考試選拔才能進去。特別是1998年日本教育體制改革后,放開初中高中一貫制,很多私立、國立高中都設置了初中部,無形中提升了中考的熱度。因為一旦進了好的中學,就可以讀到高中畢業(yè),不用再參加考高中這一環(huán)了。如果是公立學校,等初中畢業(yè)義務教育結束時,所有的初中生都得考高中,競爭會更激烈。
參加中考學生的比例跟居住的地區(qū)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在東京和大阪占了很大的比例,如在東京比較富裕的區(qū),有些學校接近一半的學生參加中考,而那些不很富裕的區(qū),大概30個小朋友里面只有一兩個學生參加中考。大城市之外的地區(qū),那就更少了,就連中考的補習班都沒有,因為沒有人考。但是在日本的華人中幾乎每個孩子都參加中考,而且大多數(shù)成績都很優(yōu)秀。
我女兒二年級開始參加面向中考的補習班。華人鄰居家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小兩歲,當時他們還說:去什么補習班呀,在家里教教就可以了,但是兩年后他們女兒也去中考的補習班了。因為好的學校少、報考學生多、競爭太厲害,所以考試題越來越難,難得我都不會做。我女兒在學??荚噹缀醵际菨M分的優(yōu)秀生,可一去補習班,就快要變成“學渣”了。
為了照顧所有學生,日本的公立小學普及一般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沒有那么難,也從來不排名次,學期結束的成績單上沒有分數(shù),只有優(yōu)、良、中的評價。補習班就不同了,學習進度非??欤秶埠軓V,每隔兩個月就要考一次,根據(jù)成績分班,連班上的座位也是根據(jù)成績排的。成績單上還有這家補習班機構全國范圍的所有學生的排名。等到了六年級,每個月都有分班考試,就是要學生有緊張感,知道自己的成績究竟如何??傊?,學生非常辛苦。
想要考上好的中學,幾乎都必須去讀專門對付中考的補習班,日本有好幾家這種專門機構。補習班的學費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越來越貴,等到了六年級,一年的補習班學費100萬日元左右(大概6萬—7萬元人民幣),能承受的家庭還是很有限。所以有輿論說,這種中考剝奪了教育公平,但是教育部也沒辦法,廟少僧多。
我女兒有一個從保育園時就在一起的同學,叫百合醬。百合醬的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是高級白領,據(jù)說是某家大公司的部長。他們家住的是我們這片公寓中最大的一套。日本媽媽們聚在一起也喜歡聊八卦,她們說百合醬家媽媽一個書房,爸爸一個書房,還有人感嘆說:“好想去他們家看看哦?!痹跂|京能擁有自己的書房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平時接送孩子的都是百合爸爸,在公園、超市里遇到的也都是百合爸爸。部長媽媽太忙了,很少看到她帶著孩子。偶爾部長媽媽參加家長會,輪流發(fā)言的時候,部長媽媽總結得非常好、非常在點子上,其他日本媽媽們私底下也說:“百合媽媽說得實在太好了,都想為她說的內(nèi)容鼓掌了,不愧是個部長啊!”。
在家附近的各種興趣班里沒有遇到過百合醬,也許她也跟愛衣醬一樣參加了其他與眾不同的興趣班吧。我們家女兒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家有名的中考補習班的入室考試。入室考試就是補習班招人也得考核,成績太差他們也不收,怕拉低了他們的評價。我們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去參加入室考試,在等巴士的時候,百合爸爸也帶著百合醬在等巴士。簡單聊了兩句,原來百合也去參加入室考試,而且跟我女兒是同一家機構。
百合爸爸說:“這家補習班很難考,而且很貴,讀到畢業(yè)要不少錢呢!”百合爸爸還跟我說,我們家附近的公立中學(不用考就可以讀的)水平太差而且孩子不學好,為了將來考上好的大學就必須去更好的私立或國立中學,還表示現(xiàn)在不開始準備就來不及了。的確,附近公立中學的孩子給人感覺不太好,早戀、流里流氣的中學生也不少。我們住的那里好像就我家女兒和百合醬去讀補習班。三年級開始后讀的孩子越來越多,但主要還是華人孩子去讀,日本孩子去讀補習班的還是很少。
女兒三年級的時候我們離開了東京,搬到了千葉縣,但住的地方離東京很近。一搬過來我就向當?shù)厝舜蚵犞锌嫉难a習班。剛搬過來時,老二的保育園還沒有落實,市里面家庭協(xié)助會可以派一個人幫我照看孩子,價格優(yōu)惠。這個幫我照看孩子的媽媽有3個孩子,她家就在我們家附近,她從小就住在這一帶。當我問她附近有什么補習班的時候,她跟我說這附近沒有,而且?guī)缀鯖]人去讀補習班,也根本不考慮去讀補習班。后來我在離家稍微遠點的地方找到了跟以前是同一家補習班的分校,班級不多。的確,讀補習班的人數(shù)占所有同齡學生的百分比很小。我從網(wǎng)上找到的資料顯示,日本全國平均只有8%的小學生參加中學考試,其中東京就占25.3%,東京近郊的千葉縣占6.3%,埼玉西安占5%,其他地區(qū)幾乎就1%左右。
我經(jīng)常問周圍的日本人中學考試的問題。一個就職于制藥公司的媽媽(制藥公司是個很不錯的職業(yè))跟我說她小時候就參加了中學考試,讀了一家比較有名的私立學校。她說中學考試簡直就是個惡夢,很不情愿地考上后來讀的學校,但是成績不是很好,讀得很辛苦。但當我問她讀不讀這家私立中學對后來人生有影響嗎,她表示當然有影響,即使很辛苦,但是結果還是好的。
我在一家銀行辦理業(yè)務的時候跟營業(yè)姐姐聊了一下,這位營業(yè)姐姐不是做前臺的,是專門做基金等商品營業(yè)的,大銀行營業(yè)都是拿高工資、讓人羨慕的職業(yè)。這個姐姐說她是在日本鄉(xiāng)下地區(qū)長大的(日本人說的鄉(xiāng)下地區(qū)也不一定是農(nóng)村,凡是大城市之外他們都稱之為鄉(xiāng)下地區(qū)),父母是從大城市去小地方的,所以父母讓她小時候也參加了中學考試,讀了私立中學。我想,正因為她父母明智的選擇她才有今天的生活吧。
但是,也不是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都參加過中學考試,讀的都是私立中學。我老公的一個朋友是京都附近出生的,他來我家玩時看到我女兒忙著趕補習班的作業(yè),很是不理解。他說他小時候就沒有上過補習班,也沒去私立中學,就是一般公立中學畢業(yè),最后還是考上一所還不錯的大學,還讀了研究生,現(xiàn)在的公司也是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他還說他家兄弟4個,家庭狀況也不允許他們?nèi)プx補習班。我上班的地方也有那么一個沒有讀私立中學的成功人士——我們公司的高級項目經(jīng)理,她很優(yōu)秀也很能干。她有個兒子還在讀幼兒園,我問她是否打算將來讓孩子去讀補習班參加中學考試,她說不一定,因為她自己也沒有讀補習班,也沒有參加中學考試,后來也讀了日本有名的大學,她說她小時候家里很窮,根本沒有錢讓她去讀補習班。
日本的補習班叫塾,就是我們古代私塾的意思。塾一般有3種:有小學升初中的塾,有初中升高中的塾,還有高中升大學的塾。小學升初中的補習班,不是把孩子交給補習班就完事了,家長還得配合監(jiān)督。所以,日本人經(jīng)常說中學考試不是小孩子的中學考試,而是家長的中學考試。補習班是平常下課后才開始,去讀的小孩子都太小,回家都是晚上很晚了,需要大人接送,很晚才能吃飯。從2—3年級的1周1次,到4—5年級的1周2次,到了6年級還有周六補習、暑期補習、寒假春假補習等,總之6年級完全沒有休息時間。不上補習班的時間就是刷題,大量刷題,這個時候就是家長登場的時候——監(jiān)督孩子,幫孩子分析題目,等等。認真聽話的孩子刷題,成績就會上去;不聽話的孩子不配合刷題,成績就提高不了。真的是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啊。
我家孩子去補習班幾年,成績卻一年比一年差。跟補習班的老師面談時,老師說有的家庭為了孩子成績,媽媽還辭職專門輔導孩子學習,像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父母沒那么多時間輔導孩子,成績提高會比較困難。而當老師了解到我們家還有一個讀幼兒園的老二,就感嘆這是“難上加難”了。我還參加了同一個補習班、同一個年級的華人父母群,群里面大家都會交流學習心得、孩子的狀況等,經(jīng)常看到“牛娃”家長發(fā)言。我總結了一下“牛娃”成績好的原因:第一,有個很會教而且很熱血的爸爸或媽媽。經(jīng)??吹饺豪锏募议L親自寫補習班的作業(yè),然后在群里問是不是該這樣或那樣;還有的父母會跟孩子一起寫作業(yè),比賽誰做得更好。第二,家里都有個幫著做家事的人,比如不上班的媽媽,或者長期探親的老人。
在日本,讀小學之前,大概3歲左右的小朋友們就開始參加各種培訓班,有幼兒英語班、游泳班、芭蕾班、插花班等。
9月1日是日本“防災日”,每年的這一天,日本學校都要舉行防災演練。
我還可以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女兒補習班的成績不是很理想,正好家里的郵箱里面有人發(fā)的一張家教的廣告。發(fā)廣告的是住我們這一帶的一個退休老人,上面寫著東京大學畢業(yè),可以輔導小學生放學后學習。我看了很高興——日本頂尖大學東京大學都能考進的人,考試經(jīng)驗一定不一般,于是打了電話過去咨詢。我告訴老爺子說孩子在讀補習班,成績不太好,希望能幫忙補習一下。老爺子一聽補習班就不太高興:“為什么要讀補習班?學校讀的內(nèi)容不夠嗎?”而當他知道辦補習班機構的名稱時就更來氣了:
“這個補習班都是為天才孩子設立的,為什么非要孩子去讀?孩子就得像個孩子一樣多玩玩。這個補習班的作業(yè),我不會教?!币膊恢览蠣斪訛樯赌敲瓷鷼?,把我好一頓教育。估計老爺子不喜歡這種讀補習班考中學的制度吧,他就是純粹想幫忙帶帶放學后的孩子,輔導一般學校的功課。
現(xiàn)在女兒終于中考結束了。接下來輪到老二了,總結了對老大的教訓經(jīng)驗,打算專心對付老二的中考。先讓老二享受一下陽光的小學一二年級快樂生活……追光吧,新一年生!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