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記憶是美麗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記憶力。我記得三歲時候夜宿鄉(xiāng)村客店聽到的馬匹嚼草的聲音。我記得我的小學(xué)老師的面容,她后來到臺灣去了,四十六年以后,我們又在北京重逢。我特別喜歡記詩,寂寞時便默誦少年時候便已背下來的李白、李商隱、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蘇東坡、辛棄疾、溫庭筠……還有劉大白的新詩:
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記憶就是人。記憶就是自己。愛情就是一連串共同的、只有兩個人能共享分享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只有死亡,才是一系列記憶的消失。記憶是活著的同義語。活著而忘卻等于沒活。忘卻了的朋友等于沒有這個朋友。忘卻了的敵意等于沒有這個敵意。忘卻了的財產(chǎn)等于失去了這個財產(chǎn)。忘卻了自己也就等于沒有自己。
我已不再年輕,我仍然得意于自己的記憶力。我仍然敢與你打賭,拿一首舊體詩來,讀上兩遍我就可以背誦。我仍然不拒絕學(xué)習(xí)與背誦新的外文單詞。
然而我同樣也驚異于自己的忘卻。我的“忘性”正在與“記性”平分秋色。
一九七八年春,在新疆工作的我出差去伊寧市,中間還去了一趟以天然牧場而聞名中外的鞏乃斯河畔的新源縣。一九八二年,當(dāng)我再去新疆伊犁的時候,我斷然回答朋友的詢問說:不,我沒有去過新源。你去過。朋友說。我沒去過。我搖頭。你是一九七八年去的。朋友堅持。不,我的記憶力很好……我斬釘截鐵。
“請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那一年你剛到伊犁,住在農(nóng)四師的招待所即第三招待所,從新源回來,你住在第二招待所——就是早先的蘇聯(lián)領(lǐng)事館?!迸笥烟嵝颜f。我一下子懵了。果真有這么一回事?當(dāng)然。先住在第三招待所,后住在第二招待所,絕對沒錯兒!連帶想起的還有凌晨趕乘長途公共汽車,微明的天色與眾多的旅客眾多的行李。那種熙熙攘攘的情狀是不可能忘記的。但那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了又回來了呢?似乎看到了幾間簡陋的鋪面式的房子。那又是什么房子呢?那是新源?我去了新源?我去做什么去了呢?為什么竟一點兒也不記得?
一片空白,全忘卻了。
不可思議。然而,這是真的。新源就是這樣一個我去過又忘了等于沒有去過的地方。這比沒有去過,或者去了牢牢記住然而沒有機會再去的地方還要神秘。
我忘卻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一篇稿子寫完,寄到編輯部,還沒有發(fā)表出來,已經(jīng)連題目都忘了(年輕時候我甚至能背誦得下自己剛剛完成的長篇小說)。當(dāng)別人敘述一年前或者半年前在某個場合與我打交道的經(jīng)過的時候,我會眨一眨眼睛,拉長聲音說:噢……而當(dāng)我看到一張有我的形象的照片的時候,我感到的常常只是茫然。
感謝忘卻:人們來了,又走了。記住了,又忘卻了,有的壓根兒就沒有記。誰,什么事能夠永遠(yuǎn)被記住呢?世界和內(nèi)心已經(jīng)都夠擁擠的了,而我們,已經(jīng)記得夠多的啦。幸虧有忘卻,還帶來一點好奇、一點天真、一點莫名的釋然和寬慰。待到那一天,我們把一切都忘卻,一切也都把我們忘卻的時候,那就是天國啦。
摘自《遼沈晚報》2020年12月9日 ? 童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