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瑋
“流行”一詞,在很多長輩的眼中多半是個貶義詞。有人以“低俗”“高雅”之分來界定“流行”與“經(jīng)典”的差異,認為前者膚淺,沒有深度。而在年輕一代看來,這種觀念肯定存在偏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流行文化,長輩完全沒必要厚此薄彼,對年輕人喜好的事物“欲除之而后快”。而對于年輕人把長輩的認知看作落伍內(nèi)容的刻板印象,家長們又往往以“叛逆”視之,認為年輕人難管,不懂事,“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一來二去,此結無解。于是,盜卡打賞女主播者有之,應援團斥巨資給明星送禮物者有之,為愛豆瘋狂打call者更是比比皆是。
其實,流行是社會文化發(fā)展的一種常態(tài)。古代也一樣,魏晉時有人喜歡吹口哨,被稱為“嘯吟”,而擎鷹架鷂、斗雞走狗,更是歷朝歷代都不乏其人??墒?,有的流行文化被人銘記,有的則一直都不入主流,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最主要的不是文化本身,而在于人們究竟出于何種目的追求流行。最常見者,大概就是隨大流,亦即盲從。所謂盲從,就是當流行出現(xiàn),對它的追逐往往并不出于理性或邏輯,而只有表象——“我喜歡這個,因為它讓我看起來很潮”。
這種心態(tài)使得“流行”成了一種自我運轉(zhuǎn)的社會機制,它總是不斷地制造出各種“新潮”,來滿足人們“求新求變”“跟上時代”的精神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人不斷地被物化,成了“流行”的奴隸——今天電視綜藝鼓吹小劇場相聲,相聲演員的粉絲迅速結群;明天網(wǎng)絡綜藝偏向饒舌音樂,饒舌歌手飛快“出圈”形成風尚;后天幾個策劃人搗鼓出一檔脫口秀辯論賽,口才好的人便可以橫掃演藝界……“什么流行看什么”,它不需要個體認真反思自我,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文化形態(tài),而只要他們密切地跟著潮流走,不斷為潮流打榜花錢,甚至把它視為自己的價值觀,這樣就能獲得同輩,特別是同一圈層人的認同,建立起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和定位。資本洞悉了這一人性的秘密,更是拼命制造出多個圈層,從地下音樂到洛麗塔裝,每一個封閉的圈層內(nèi)部都運轉(zhuǎn)著同樣的商業(yè)邏輯,營利是其唯一目的。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讓“流行”不再成為年輕人的專利。我們發(fā)現(xiàn),“流行”與年齡、代溝、受教育程度無關,它只跟認知主體是否有著豐富的自我意識、充分的文化辨識能力,以及對世界和自我關聯(lián)的判斷有關。一群沒文化的粉絲只能讓愛豆多賺點錢,而一群有文化的粉絲,則可能把愛豆的作品變成傳世經(jīng)典。這一現(xiàn)象,早就經(jīng)過了歷史檢驗。
從歷史來看,經(jīng)典的誕生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藏之名山,傳之后世”“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比如凡·高的畫、狄金森的詩歌、巴赫的音樂、卡夫卡的小說、梭羅的散文,中國也有陶淵明的詩、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有一種則是從流行慢慢成了經(jīng)典。藝術家們在世時就名利雙收,繪畫領域在中世紀有丟勒,文藝復興時期有拉斐爾,后來的畢加索、沃霍爾,中國的齊白石、張大千,都是如此;提及小說、電影,這種例子就更多了,中國傳統(tǒng)“四大名著”一開始都是流行小說,此后逐漸被“經(jīng)典化”,近一點的作家張愛玲、金庸,導演徐克、周星馳,都成例證。第二種經(jīng)典化的過程,其實給了我們一個理解、接納,甚至追求“流行”的絕佳理由:你怎么知道今天流行的東西,有一天不會變成經(jīng)典呢?
能夠給出這個理由的人,就絕非流行的盲從者。它沒有把流行當作是娛樂、消遣,而是從中真正找到了一種認識自我與世界的可能性。一旦我們能夠建立對流行文化的深刻認知和體驗,真正幫助愛豆或社群打造出深刻的文藝作品,又從作品中認識到世界的復雜性與自我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把流行文化變成一種可以被深刻解讀的文本,就像當年的《紅樓夢》《小夜曲》不斷被詮釋那樣,那么,流行也就走上了經(jīng)典化之路。不過,這個秘密好像也逐漸被資本勘破了,養(yǎng)成類偶像、手游、綜藝的出現(xiàn),就是例證。因此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面對無比聰明的人工智能流行制造機,我們唯有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