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有些傷的愈合需要時間,即使是看不見的傷。
有些結界的打破需要契機,即使是父母與子女。
承認吧,你的來信,會讓所有的父母落淚。你也許不知道怎么回事兒,但他們——或者說我們——都知道落淚的原因,那不過是出于內(nèi)疚,出于想證明愛與被愛的急切。
在你還很小的時候,父母不得不去操勞。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最大的一個叫作“生存”,吃進口奶粉比吃國產(chǎn)奶粉好,上優(yōu)質(zhì)小學比上家門口的小學好,小孩越長越大,要出國,要學技能,結婚需要房子……當下與未來相沖突,要給孩子更好的明天,可能就得犧牲此刻能給孩子的陪伴。
沒法一手搬磚一手抱娃,不是他們的錯。
只是,他們心中懷著歉疚。當乳汁泌出,不得不傾入廁所而不是給自己的嬰兒吮吸,沒有一個母親不哭;當難得的閑暇,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像小鳥一樣撲進父母懷里,而自己卻必須像梁上雙燕一樣,千辛萬苦地四處覓食,怎能不想起“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這樣的內(nèi)疚,讓他們想竭盡全力補償你,這種補償時常會過火,讓他們忘記了教育和愛應該并重,他們小心翼翼不想你受任何傷,想用物質(zhì)和實際行動告訴你:寶貝,對不起,爸爸媽媽是愛你的。
而有些事你忘了,卻可能烙進了你的內(nèi)心。在你極幼的時候,你一定被他們拒絕過很多次,當你哇哇大哭希望他們留下來,他們頭也沒回;當你在黑夜被噩夢驚醒,身邊空無一人。拒絕是一個詛咒,你必須借用“永不被拒絕”來破解它。所以,當你索取,你索取的不是物質(zhì)本身,而是一個證明:“你們不會拒絕我,對不對?”
雙方的心結都同樣痛楚,但卡在這里不能自拔,對大家都沒有好處。你越不被拒絕,就越知道這只是他們的補償心理使然,和你要的愛相去甚遠;他們越給予,就越懷疑已經(jīng)永遠失去了孩子的愛,孩子只是把他們當提款機。
如果是你父母寫來的信,我會給他們推薦很多方式來與你溝通。但既然這封信是你寫的,那么我建議:試試愛他們吧。
試試想象一下他們多年奔忙、千里風霜的不容易,對他們說一句:你們辛苦了。媽媽的手因為勞作而變得粗糙嗎?給她買一支平價護手霜吧。爸爸是否積攢了一肚子委屈無處訴說,問問他在外面最難的事、最苦悲的經(jīng)歷,告訴他:我永遠與你同在。
愛給人以力量,讓人知道:我不是苦海孤雛,我是一個強大的、有能力給予愛的人。我能大大方方表達我的感激,也能半開玩笑說出自己的心傷。而我,甚至強大到,可以與我的父母共同組成愛的聯(lián)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