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zhàn)爭中被俘的國民黨名將有很多,而級別最高的名叫王陵基,是被俘的唯一一名上將。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曾掌摑蔣介石,杜聿明給他刮過胡子,死后被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解放戰(zhàn)爭中被俘的國民黨名將有很多,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黃維等,不過,這些人還不是級別最高的。級別最高的人叫王陵基,被俘時正擔任四川省主席,也是被俘的唯一一名上將。
掌摑蔣介石
王陵基,1883年9月出生于四川樂山縣(今樂山市)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在當時那個大多數(shù)人還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王陵基卻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
1903年,20歲的王陵基從武備學堂畢業(yè)。為了讓王陵基能有一個好前途,家人不惜花費重金將他送去日本留學。
留學歸來的王陵基進入了四川陸軍軍官學院成為一名老師。王陵基的許多學生日后都大有成就,就連劉湘、楊森等著名的四川軍閥都是王陵基的學生。
民國初期,由于長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王陵基不能正確認識當下形勢,站到了北洋軍閥的一邊。北洋軍閥也許他以高官厚祿,1913年,30歲的王陵基成為重慶鎮(zhèn)守使。而此時,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還沒有成立,蔣介石也沒有嶄露頭角。
當時,王陵基與年紀相仿的蔣介石都喜歡流連于花街柳巷。一天,兩人同時看上了一個青樓女子,為了這個女人,王陵基甚至還掌摑了蔣介石。當時的蔣介石面對有權(quán)有勢的王陵基,根本不敢和他起爭執(zhí),只能吃啞巴虧。
北伐時期,王陵基的軍隊被打沒了,他也成了光桿司令,只能去投奔自己的學生劉湘。而此時的蔣介石卻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的一把手。
王陵基掌摑蔣介石這件事,本來沒多少人知道,但是蔣介石當上國民黨的一把手后,王陵基便將自己和蔣介石之間的這一“趣事”大肆宣揚,引得蔣介石不快。
積極抗日
王陵基投奔劉湘后,全力輔佐劉湘打敗了楊森,使其成為四川境內(nèi)唯一的軍閥。不久,王陵基接受了國民政府授予的尚威將軍銜,隨后出任國民革命軍第21軍第3師師長。
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國共關(guān)系隨之破裂。身為國民黨的官員,王陵基從此踏上了“剿共”的道路。
在土地革命時期,劉湘擔任長江上游“剿匪”總指揮,身為四川省主席的他不愿親自帶兵“剿匪”,于是就讓王陵基代替自己出川“剿匪”。王陵基遇到的對手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賀龍。王陵基卻不把賀龍當回事,他在動員時說道:“賀龍手下不過萬人,而且武器惡劣,我們還是有打勝仗的把握。”然而,在“剿共”的過程中,王陵基的成績差得離譜。一年后,王陵基就因為“剿匪”不力而被撤職。他無事可干只好回到四川,當了一個保安司令部的處長。
不久,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當時身為“四川王”的劉湘非常想出兵抗日。為此,他多次通電蔣介石,主張動員全國所有的力量,與日寇決一死戰(zhàn)。
1936年9月1日,身為四川省主席的劉湘親率大軍出川抗日,而他此時的身體正在飽受病魔的折磨,不久便去世了。很多人以為王陵基作為劉湘集團元老級的人物,會接手劉湘的位置。但蔣介石不喜歡王陵基,讓王贊緒接替了劉湘的位置。
王贊緒當上四川省主席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王陵基調(diào)出四川。1938年4月,王陵基任國民革命軍第30集團軍總司令兼第72軍軍長,出川抗戰(zhàn)。
由于武器裝備落后,王陵基所帶領的軍隊在抗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算不上好。但是他對手下卻格外關(guān)心。
在一次和日軍作戰(zhàn)中,王陵基所帶領的部隊艱難地取得了勝利。戰(zhàn)后,王陵基派士兵將戰(zhàn)地上川軍將士的尸骨收回,并為他們立了一個忠烈祠。王陵基此舉對于他手下的戰(zhàn)士們來說意義非凡。他們知道,即使自己不幸為國捐軀,王陵基也不會讓他們曝尸荒野。
在當時川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川軍出川,中國不亡”,作為大后方的四川,為抗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獄中,杜聿明為他刮胡子
鑒于王陵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作出的巨大貢獻,1940年,他被國民黨政府授予上將軍銜。
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王陵基成為四川保安司令,并執(zhí)行“安川計劃”。所謂的安川計劃,就是在四川范圍內(nèi)開展“剿共”活動。
但是,失去了民心的國民黨軍隊很快便兵敗如山倒。蔣介石等人都飛去了臺灣,胡宗南也逃到了西昌隨時準備飛往臺灣。而王陵基卻無處可去。緊接著,解放軍進軍西南,云南、廣西接連宣布起義,解放四川已經(jīng)成為大勢所趨。1950年2月6日,王陵基的部隊被打散,他企圖逃跑,化裝成軍醫(yī)躲藏在敗軍之中,結(jié)果還是被解放軍逮捕,成為唯一一個被俘虜?shù)膰顸h上將,后被關(guān)押在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
此時的王陵基快70歲了。監(jiān)獄生活讓他很不適應。他甚至連胡子都刮不干凈,常常將臉刮出血。同監(jiān)的杜聿明看到后,實在不忍心,主動為他刮胡子。
王陵基對杜聿明也很感激,還寫了一首打油詩送給他:“上將何無用,胡須鬧滿腮。杜兄本能手,刮得換新胎。”
1964年12月28日,王陵基得到了特赦。1967年3月17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歲。他死后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一個國民黨戰(zhàn)犯,為什么有資格安葬在八寶山公墓呢?
王陵基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前一直主張“剿共”,并且殺害了不少共產(chǎn)黨的同志,但他的功績也不應該被忘記。他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積極抗日,為國家立了大功。
正是因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無數(shù)的愛國青年戰(zhàn)出來,才將日寇驅(qū)逐出中國的領土。也正是考慮到這一層面的貢獻,王陵基最終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人民網(wǎng)2021.3.3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