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子
宋清如在初遇朱生豪時,并不像對方那般“一見鐘情”。當時的她并未對那個文弱書生產(chǎn)生過多的好感,更沒想過他會留駐在自己的心房,一待就待了一輩子。
“一見鐘情”在我看來是一個特別美好的詞語。它不是不負責任的見色起意,也不是三分鐘熱度的心猿意馬。世間好看的皮囊有千萬,為何這個人偏會引起你的“賊心”?全只是因為有緣,命中注定的罷了。
朱生豪與宋清如的相遇便是戲劇化的“一見鐘情”。1929年,朱生豪高中畢業(yè)后被保送到杭州的之江大學。大四時在“之江詩社”遇到宋清如,因詩結緣,自此朱生豪開始了他那長達十年的追妻之旅。
朱生豪于1912年出生在一個窮困落魄的小商人家里,童年的經(jīng)歷讓他變得寡言內(nèi)斂。父母早逝,身為長子的他要承擔著太多不該承受的壓力。他變得不愿與人交流,一心一意投入他所熱愛的事物里。直到遇見了宋清如,他從木訥、寡言一下子就變成了“話癆”,恨不得把自己的心一字一句地寫給宋清如。而且,他的“話癆”終其一生,也只限于對宋清如。
相遇時看見宋清如與其他男子交談,行為舉止有些曖昧時,朱生豪回去之后便立馬寫信給宋清如。當宋清如拒絕他的表白時,朱生豪不氣不惱,認真地回復著。
宋清如也如同蕭紅、張愛玲一樣,是舊時代的新女性。她出生于地主家庭,家境殷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宋清如極具個性,她不接受家里的包辦婚姻,她讀書,寫詩,有著做教師的夢想。她崇尚自由戀愛,遇見朱生豪,她找到了一生心靈的歸宿。但宋清如在初遇朱生豪時,并不像對方那般“一見鐘情”。當時的她并未對那個文弱書生產(chǎn)生過多的好感,更沒想過他會留駐在自己的心房,一待就待了一輩子。
朱生豪確實是一個幽默又可愛的詩人。在他寫給宋清如的情書中可以看出,他是既有生氣又有浪漫,對宋清如的愛意明晃晃地由內(nèi)而外地散發(fā)出來,使得一開始將他拒之門外的宋清如也有所動容。她開始注意到他,被他的才華所吸引。漸漸地,二人墜入了愛情的旋渦,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愛情修煉。
在這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中,二人書信往來就有九年。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有幾百封。在書信中,除了談情說愛,交流詩文和作品也是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兩人切磋學術時,朱生豪總是耐心地指導著宋清如,這也是當時頗為流行的戀愛方式。這樣一來一往,宋清如深深地愛上了散發(fā)著靈氣的朱生豪,滋生出了崇敬之情。
那時候的科技不發(fā)達,車馬都很慢,分離又是常事,離別后要很久才能見到朝思暮想的心愛之人。寫信是無奈的,卻又為他們的愛情增添了不少的趣味。郵車很慢,等待的時間又是格外漫長。一封信僅能為彼此捎去一點點的慰藉,可他們都在心里,說了千萬遍“我很想你”。
1942年,這一年宋清如31歲,朱生豪也有30歲了。經(jīng)旁人提議,考慮到兩人的未來,他們終于結婚了。一代詞宗夏承燾為新婚伉儷題下八個大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婚后的日子里,朱生豪依舊是做著他的才子。他一心一意地撲到翻譯莎士比亞著作的工作中。兩人過著清貧的生活,宋清如為柴米油鹽奔走,成了一位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還在閑暇時扮著朱生豪的讀者、校對者、欣賞者的角色。“他‘譯莎,我燒飯?!苯Y婚后的宋清如這樣說道。
宋清如的童年不曾有著朱生豪的經(jīng)歷,她家境優(yōu)渥,自小便過慣了富貴生活。但她面對窮困潦倒的日子,毫無怨言。她絲毫沒覺得朱生豪虧欠過她什么,因為他給了她足夠多的愛。在婚后的生活里,二人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非但沒有出現(xiàn)過感情問題,反而更加恩愛有加。
可天公不作美,“譯莎”、燒飯的好景不長。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病危。他在臨終前呢喃道:“清如,我要去了?!敝焐酪驗榉尾∪鍪秩隋?,留下33歲的宋清如和僅一歲多的兒子離開人世。他們的夫妻生活僅有兩年。
33歲的宋清如仍是正當年華,面容娟秀。在那個時代,等待像宋清如這類人的命運似乎只有兩條,要么一死了之,要么就此沉淪。漫漫人生路,遭此變故以后的人生將何去何從?
她險些了此一生,隨朱生豪而去。宋清如說:“你的死亡,帶走了我的快樂,也帶走了我的悲哀。人間哪有比眼睜睜看著自己最親愛的人由病痛而致絕命時那樣更慘痛的事!痛苦撕毀了我的靈魂,煎干了我的眼淚。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只像燒殘了的灰燼、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漣?!?/p>
宋清如沒有選擇多數(shù)人會走的這兩條路。她知道她不能,她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朱生豪給她留下31種、180萬字的莎劇手稿未曾出版,還有他們的幼子,嗷嗷待哺。這世間還有許多風景沒有看過,要走的路應該還很長。當她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為什么要活下去的時候,便有了十足的動力。于是,宋清如的后半生似乎只剩下兩件事:關于朱生豪,關于朱生豪留給自己的孩子。她出版朱生豪的譯稿,將他們的孩子撫養(yǎng)長大。
據(jù)說,四十歲時的宋清如曾與一位老師有過交往。但宋清如對此不愿說,不愿提。可能她已經(jīng)將愛在朱生豪那里發(fā)揮到極致,不能走出半步了。其實,朱生豪又何嘗不愿獨自一人的宋清如能好好地生活,快樂地生活下去?宋清如卻關閉了自己的心扉,僅生活在一個小天地里。那個天地,只有她和朱生豪。
縱觀朱生豪和宋清如的一生,我們未免會有頗多感慨。朱生豪的童年過得并不是很快樂,這也導致了他的內(nèi)向、木訥。遇見宋清如,他便開始了瘋狂的追妻之路,情書滿天飛,愛宋清如愛得發(fā)了瘋。對此宋清如說道:“他對于我的熱情,僅體現(xiàn)在書信往來中,而一見面,便沒有這么多話要說了?!?/p>
可能在寫信時,朱生豪眼里滿是宋清如的模樣,想象著自己心愛的人就在眼前,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赤裸裸地擺在她面前。而當宋清如真正地站在他面前時,卻一下子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在愛情里,當面對喜歡的人時,支支吾吾、小心翼翼,其實是很正常的啊。
而對于宋清如來說,上了學,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被朱生豪的才華和愛意打動,從此便將心交付于他。在朱生豪去世后,也沒有選擇再嫁,而是專心地替他“譯莎”,撫養(yǎng)孩子長大。
可能宋清如也有想過再開始一段新的人生,畢竟那時的她才33歲??僧斔露Q心要去改變自己,再擁抱一段新的人生時,發(fā)現(xiàn)一切都不一樣了,自己并沒有很快樂。誰都不是朱生豪,誰也不能代替朱生豪。她關上了心房,活在他們的那些年里。
若是有來生,朱生豪見到宋清如寫的那首《寶塔詩》,依然會饒有興趣地欣賞吧。他們?nèi)詴潜舜艘簧膿磹郯?。愛情,大抵就是朱生豪與宋清如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