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
2011年,江蘇如皋市如城街道方莊村村民叢慧玉的獨子洪勇意外去世,留下了6歲的兒子和經(jīng)營裝飾公司欠下的50多萬元債務(wù)。他的后事一辦完,債主們就紛紛登門要債。面對突然變故,叢慧玉老兩口決定打工替兒子償還債務(wù)。2016年老伴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后,叢慧玉毅然獨自扛起這個家,繼續(xù)辛勤勞作,終于為兒子還清了全部外債。
叢慧玉和老伴含悲忍痛辦理完兒子的后事,開始梳理兒子的債務(wù),銀行按揭貸款、來自不同債主的一張張零散欠條……50多萬元債務(wù)對一輩子務(wù)農(nóng)的兩位老人來說,無疑是天文數(shù)字。老兩口因為放棄了對兒子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從法律意義上來說,他們并沒有替子還債的義務(wù),但樸實的老兩口覺得:“人家掙錢也不容易,再難咱們都要還上?!?/p>
兒子的死亡賠償金、一些到賬的工程款、親戚給予的援助,老兩口東拼西湊先還清了銀行貸款和部分零散欠款。這時,家里已沒有一分余錢。余下的欠款怎么辦?老兩口決定打工掙錢替兒子還債。
沒有一技之長,老兩口的打工籌錢路充滿艱辛。為了提高收益,家里的農(nóng)田改種了蔬菜,老伴四處打零工,叢慧玉則去鎮(zhèn)上一家飯店做洗碗工。老兩口每天醒來就開始干活,生活能簡單則簡單,經(jīng)常掛面加醬油拌一拌就是一頓飯。
然而,意外再次降臨這個不幸的家庭。2016年,一直陪伴支持叢慧玉的老伴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短短5年內(nèi),兩位至親相繼離世,叢慧玉一面承受巨大的悲痛,一面獨自扛起生活的重?fù)?dān)。
500元、3000元、10000元……只要有人拿著借條登門,叢慧玉就想盡辦法把錢還上?!拔椰F(xiàn)在身體還好,只要還能干得動,一年能賺1000元我就還1000元,能賺2000元我就還2000元。”叢慧玉就這樣含辛茹苦地走在替子還債的路上。
2011年,叢慧玉的兒子洪勇去世后不久,其公司的兩名工人冒某和周某向法院起訴討薪。因洪勇早已離婚,2011年12月,法院判決洪勇的兒子以繼承遺產(chǎn)的實際價值為限清償債務(wù)。因孩子年齡太小,法院于2013年5月裁定終結(jié)執(zhí)行程序。隨著時間推移,冒某一家人早已對這筆錢沒了指望,聯(lián)系電話也換了。2018年5月,叢慧玉找到了冒某所在的村,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找到冒某的妻子。
冒某的妻子從叢慧玉老人手中接過2萬元還款,眼眶濕潤了,她抽出1000元錢,硬是塞給眼前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母親,以此表達(dá)自己的感動和敬意。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沒有大額外債了。”2019年7月,叢慧玉終于可以笑著對旁人說,“親戚們幫助我的幾萬塊錢,我可以賣菜慢慢還。”這么多年來,她終于體會到“無債一身輕”的滋味,她樂觀地說:“苦日子已經(jīng)挨過去了,以后會越來越好?!?/p>
得知叢慧玉替子還債的故事后,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都進(jìn)行了跟蹤報道,在網(wǎng)上引起了強(qiáng)烈反響,網(wǎng)民們紛紛為叢慧玉的行為點贊。
“我并沒有覺得給兒子還債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只是做了自己應(yīng)該做的?!泵鎸γ襟w采訪,叢慧玉總是不好意思地捋捋幾乎全白的頭發(fā)。談及漫漫還債路,她很少提到自己受的苦,“兒子不在了,我也是做給孫子看,希望孫子能夠健康成長,一定要做一個清清白白、講誠信、對社會有貢獻(xiàn)的好人?!?/p>
2019年,叢慧玉獲評第四屆如皋市道德模范提名獎;2020年4月,叢慧玉獲評“江蘇好人”;2020年8月,叢慧玉獲評“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