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抗抗
血紅的夕陽隱去山后,天空純金一般爍亮。鳴沙山從塵埃中靜靜顯露,眼前一片渾沌的金黃。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沒,唯有這座凝固的沙山,如同宇宙洪荒時代的巨型雕塑,矗立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起點或盡頭。
也許最初的創(chuàng)造只是出于一場無意的游戲。千古寂寞,朔風把大山和巖石揉成沙礫;然后又把白灼的細沙重新捏成一座山巖——當鳴沙山成為鳴沙山時,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漢子,壯碩的臉膛上刻著重重的深邃而峻峭的線條。綿延的山脊如一道鋒利的刀刃,挎于腰間,舉過頭頂。曾在夢里見過許多回的鳴沙山,在這一刻卻忽然變得不那么真實——曾有過千姿百態(tài)的想象,可就沒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剛硬如此棱角分明。
天下也許再不會有比鳴沙山更坦率的山了——它從來沒有外衣也沒有包裝,沒有樹林,沒有青苔,只有金沙連著銀沙,一無遮攔地鋪陳開去,裸露的身體無需任何一點覆蓋,從從容容地展示著它優(yōu)美的體態(tài)和曲線。坦坦蕩蕩,清清白白,冷峻中含著幾分柔韌,野性中尚有幾分羞怯,從春到冬,永遠敞著胸懷,呵護著來往西域的路人。
技法索引
鳴沙山是大自然的奇跡。作家在客觀描摹鳴沙山情狀的同時,糅進了大膽而合理的揣想和想象,以文學的筆調呈現(xiàn)一些地理常識,為鳴沙山增添了傳奇色彩,使鳴沙山的內涵得到了廣泛地延伸。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作家手中被運用得是那樣的嫻熟自如而又創(chuàng)意頻現(xiàn),值得讀者反復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