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
洗澡湯
從我記事起,在我的故鄉(xiāng)大理巍山農(nóng)村,20世紀1960年代、1970年代,結(jié)婚(討媳婦或嫁姑娘)辦喜事的頭一天晚上,洗澡湯(諧音“喜照湯”)是一定要吃的。這是一道傳統(tǒng)待客的方式,更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傳承,是人人都尊崇向往并身體力行的儀式,頗具民俗色彩和風情韻味。
吃洗澡湯之前,雙方最親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依約定俗成,主動給新人送“裝箱禮”,禮物包括:紅糖、桂圓、大棗、葵花籽等,有的還裝入一定數(shù)量的錢。
裝箱禮完成之后,還要請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其前提條件是,夫妻均健在,家庭和美、子女孝順),將新郎或新娘第二天要穿的一整套新衣裳及準備用來敬獻井龍王、天地菩薩、喜神的一應貢品,擺放在撐有一把紅傘的圓形簸箕里面,嘴里念著“吉令”,順著古井繞上三圈,磕頭作揖,虔誠地祈求井龍王、天地菩薩、喜神保佑婚禮順遂,清吉平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對新人必須恪守傳統(tǒng)道德節(jié)操,才有資格舉行這個神圣莊重的儀式。也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辱沒家風家教,進而受到家族和鄉(xiāng)親的尊重與愛戴。
緊接著,由新郎或新娘的兄弟姊妹親自放給他們洗澡水在一個大盆里面(那個時候條件艱苦,農(nóng)村沒有自來水,沒有洗澡間,沒有淋浴,生活飲用水要靠人背肩挑或馬馱),讓他們洗浴身心,長輩及親友們在旁邊不停地叮嚀,一定要做到夫妻互敬互愛,孝敬公婆。
這個很有儀式感的過程,代表兩位新人在成家之前,接受親人朋友的關(guān)心、呵護與祝福。場面十分溫馨感人,充滿濃濃的親情與友情,令人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最后,就是進入吃洗澡湯的環(huán)節(jié)。記得當時的洗澡湯,只有手工做的堿水面條,佐料也很普通簡單,有雞蛋、雜醬、油辣子、酸腌菜、醬油、姜絲、蔥花、芫荽,盡管看上去清湯寡水的,但卻十分誘人,氣氛非常熱鬧。記憶中,為了吃上一碗洗澡湯,很多小娃娃即使眼睛再澀(俗語,困,瞌睡之意)也能和大人一起堅持等待到夜深,唯有吃上一碗洗澡湯,方才安心,踏實。
如今,生活好過了,時常有高湯熬制的扒肉餌絲、一根面吃,有各種新鮮果品享用,但再也找不回那個時候的熱烈氣氛、感人場景和誘人味道了。更關(guān)鍵的是,很少有吃洗澡湯之前的相關(guān)禮儀細節(jié)過程,以及對吃洗澡湯的渴望與無窮回味。1980年代,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對吃洗澡湯應該是陌生的,模糊的,沒什么概念。
隨著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洗澡湯已然漸行漸遠,消失了,湮沒在了歷史的煙云深處。成為一代人,無數(shù)代人的追憶與懷想,時常慰藉心靈與情感。
紅蘿卜
霜凍紅蘿卜,是20世紀1960年代、1970年代的巍山農(nóng)村,小孩子在冬天經(jīng)常吃的一種東西。那時,在我生活的村莊,男女老少尚不知冰箱為何物,也從來沒有見過聽說過。
說來慚愧,我是直到1979年離開家鄉(xiāng)到了大理下關(guān)讀書,一次走在大街上,看到商店里在放“黑白電影”,又在別人的糾正下,才知道有“黑白電視”這種東西的。不僅如此,我用上手機,也是到了1999年的事情。這樣一想,真羨慕現(xiàn)在的娃娃,還在吃奶階段,父母就用手機、各種玩具、各種讀物畫冊滿足他或她的好奇心,有意進行啟蒙教育。
雖然對冰箱一無所知,但不影響農(nóng)村孩子因地制宜用土辦法制作霜凍紅蘿卜,嘗新鮮、飽口福。成為童年生活的鮮明印記,成為一個時代值得咀嚼和回味的鄉(xiāng)愁。
顧名思義,霜凍紅蘿卜,就是被冰霜凍住的紅蘿卜。如何被凍住的?說來很簡單,就是進入深冬,估摸著天晴下霜下凌的時候,在頭天晚上,將裝有紅蘿卜和水的一只瓷碗放到房子二樓裸露的瓦脊間,在瓷碗的兩端用石頭或瓦片墊嚴實,以防瓷碗晃動和掉落。
第二天一早,大人或我們小孩子會迫不及待上房去取被霜凍住的紅蘿卜食用。乍一看,圓圓的白瓷碗中,幾點不規(guī)則的紅蘿卜被冰霜包裹覆蓋,顯得晶瑩剔透,冰清玉潔,格外誘人,活脫脫一件自然天成、巧奪天工的藝術(shù)品,令人愛不釋手。
在我的記憶和印象中,每次見到被冰霜凍住的紅蘿卜,非常興奮激動,往往忍不住要用手指去戳一下硬邦邦的冰層表面,然后用舌頭去舔一舔冰冷透心的味道,然后用刀或竹筷將冰層戳碎,一邊抬著白瓷碗,一邊吃碎冰和紅蘿卜,在村里其他小伙伴面前炫耀,滿滿的收獲感和成就感,得意極了。
自家的白瓷碗,自家的老井水,大人從街上買來的紅蘿卜,物資匱乏的年代,孩子們卻能因陋就簡,像打陀螺,滾鐵環(huán),折紙飛機,追趕風車,跳繩,丟紙板,斗蛐蛐,掏鳥窩,在草堆里捉迷藏,玩“老鷹抓小雞”游戲,尋找和收獲簡單的快樂,無憂無慮,將天性盡情釋放?!盁o法再有的過去,只能重溫的時光。”在感嘆聲中,很多人透露出無盡的眷戀和不舍之情。
有條件的人家,大人會在洗凈切好加有適量老井水的白瓷碗中放入些許糖精或白砂糖或紅糖調(diào)味,這樣,天然冰凍的紅蘿卜味道更加獨特誘人,以至于惹得大人小孩都會跟著淌口水,眼紅難耐。而從色彩的搭配來看,加入紅糖,視覺效果更好:白瓷碗、紅蘿卜、白色凝固的冰層、褐黃色的紅糖,看上去十分的和諧精致,不僅是一件堪稱完美的能品嘗和欣賞的藝術(shù)品,還充滿天真無邪,稚趣盎然的童話色彩,引發(fā)人們的美好想象,如春雨潤物無聲,熨帖心靈與情懷。
我小的時候,感覺一年四季風調(diào)雨順:雨季,雨下得酣暢淋漓,大河小溪常年流水潺潺,有青雞、石蚌、螃蟹、泥鰍、黃鱔、魚蝦可捉,庫塘有野魚可釣,山上有大腳菇(松茸)、雞樅、青頭菌、雞油菌、谷熟菌、牛肝菌、虎掌菌、一窩蜂、豬拱菌、白風菌可撿,可謂應有盡有,能飽眼福和口福。
秋天,田里有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穗金黃,稻香襲來,沁人心脾,在田埂上隨意走一走,成群結(jié)隊的螞蚱閃挪騰跳,腳下的泥土松軟肥沃,沒有農(nóng)殘和各種污染的概念意識。還可以到山上采摘棠梨果、地石榴、黃泡、紫泡、錐栗、地瓜、雞嗉子果、馬桑果、沙林果等野果,在農(nóng)人眼里,秋色是能夠解饞消渴潤肺,盡情欣賞把玩和享用的。
冬日,氣溫低至零下幾度,鄉(xiāng)親穿得厚厚的,以防冷著凍著。茫茫高天之下,群山起伏巍峨,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更有彩霞漫天,煙嵐不絕如縷,不見一絲蒼寥落寞?!帮L云相會,江山如畫,極目楚天舒?!?/p>
新春伊始,人勤景明,柳絮輕搖,又兼桃紅李白,杏花芬芳,還有石榴花,牽?;ǎ八N薇,雞冠花爭奇斗艷,目不暇接。春天里的鄉(xiāng)親,一個個笑臉如花,精神昂揚,渾身上下透露出不竭的熱情活力,與春融萬物,萬象更新的時序氛圍彼此應和,一脈相承。
果真是年年歲歲花香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從霜凍紅蘿卜開始,從天真無邪的童年著眼,回首數(shù)十年光陰之變,頓時驚覺一切已然物是人非,唯有回憶與念想常新,祭奠消失的時光歲月,籍此撫慰心靈。“如此而已。如此而已嗎?!”
栽 秧
收完蠶豆割油菜。還沒有好好喘上一口氣,這不,之前排好的秧苗,在立夏前后,必須栽下去。否則,耽誤了季節(jié),直接影響收成。事實上,敬畏土地,視土地為生命的農(nóng)人,從不會將土地閑置或撂荒,自古以來,沒有例外。
每年四五月栽插季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鄉(xiāng)村、山寨,很多上了年紀的婦女和漢子,正集中精力在田里忙活,女的栽秧,男的耕田,或挑擔,將一應生產(chǎn)資料運到田間地角,或是將收獲的作物肩挑馬馱弄回家。
每次到栽秧現(xiàn)場體味鄉(xiāng)愁,我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如果不是縱橫的田野上或多或少的現(xiàn)代民居建筑,飛架東西南北中的電桿電線,或近前遠處轟鳴作響的生產(chǎn)機械,我真的以為回到了久違的農(nóng)耕文明年代,遠離車來車往的喧囂,讓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如入禪境。
收獲、播種、耕耘,成天風吹日曬雨淋,汗水浸濕衣襟的農(nóng)人,給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瞬間——
青山幽谷間,綠樹婆娑,鳥聲依稀。漢子與耕作的機械在水田中辛勤勞作。他強勁的體魄,堅毅的目光,對生活的摯愛與執(zhí)著,我相信一直專注于他的狗也被強烈震撼了。
幾個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秧田里專注地拔秧苗。碧綠的秧苗生機勃勃,與秧田里被攪動的泥漿水相映成趣。透過婦人滄桑卻本色亦然的笑臉,以及掩飾不住的心事,與生俱來對土地的深情與眷戀,我突然明白,有時幸福簡單到無須想象,我們何苦總是對詩和遠方念念不忘?
挑秧的漢子,褲腳高卷,水中的倒影,烘托、渲染出不一樣的意境;或留一個側(cè)影,一個背影讓你凝視,融入,升華。相顧無言,卻頓然如悟。
漢子將秧挑進水田中,拿起一把一把待栽的秧苗朝東西南北中幾個方向均勻地甩出去,活脫脫將艱辛勞累的日子“甩”成了一種別樣的情趣,一種駕輕就熟的藝術(shù)。距他身邊不遠處,一位婦人在躬身栽秧,無暇他顧。天光云影映襯下,夫婦倆在水田中勞作的身影,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之美。如詩復如畫,此時無聲勝有聲。
智者云,“世上什么東西最好吃?饑餓!”芳草萋萋,樹木葳蕤的坡頭,夫婦倆席地而坐,各自端著不銹鋼飯盒吃得正香。表情和神態(tài)自在、舒暢、愜意。這世間,還有什么能比得上勞動帶來的饑餓誘惑?以及填充饑餓瞬間產(chǎn)生的快樂和滿足?
羨慕之余,我更愿意將夫婦倆的不銹鋼飯盒看作“情侶飯盒”,未曾刻意追求,亦從未想過浪漫風流乃至虛無縹緲的海誓山盟。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種無可抗拒的力量。除了我,相依在夫婦倆身邊的狗,就是最好的見證。
白色輝映的水田,秧苗青蔥的水田,水田中勞作的身影,薄膜覆蓋的地塊,收割后依然金色閃爍的麥田,褐紅色待耕的土地,碧綠如玉的桑田,人工造就或自然形成的色彩……構(gòu)成了初夏時節(jié)的巍山鄉(xiāng)村山寨萬頃田疇一幅美不勝收的斑斕畫卷。
除了栽秧(包括排秧、育秧、拔秧等環(huán)節(jié)),農(nóng)耕文明涉及農(nóng)事的各個方面。與土地相依為命,賴以為生的農(nóng)人,依節(jié)令播種、耕耘、收獲,從不耽誤,亦不敢耽誤。經(jīng)年累月,一代一代創(chuàng)造、傳承、弘揚、延續(xù)了生生不息的農(nóng)耕文明。也讓我們有了可以親近、吟詠和難以忘卻的鄉(xiāng)愁。這是文化的根脈,生命和精神的圖騰。
責任編輯: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