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君
場景一: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們正在忙碌著,“消防員”走進來大聲說:“著火了!著火了!快離開這里!”在他的勸說下有兩個孩子離開了娃娃家,還有兩個男孩子似乎并沒有想撤離的意思。這時“消防員”走到一個男孩子面前驚慌地說:“著火了,快出去!”
男孩:“沒有著火!”
“消防員”:“著火了!”
男孩:“沒有!”
“消防員”:“有!”
重復(fù)的對話持續(xù)了13個回合,兩個人的聲音也越來也大,誰都不肯退讓。
場景二:娃娃家里的另一個男孩子也完全不受“消防員”的影響繼續(xù)做飯,他見“消防員”不肯放棄,便拿起了電話朝“消防員”大聲喊:“喂喂,小舞臺著火了,請消防員去滅火?!薄跋绬T”想了一會兒走出了娃娃家。
場景三:“消防員”來到了小舞臺,他竟忘了救火的事,站在門口看了一會兒表演之后便坐在觀眾席上欣賞起了節(jié)目,還時不時跟著一起哼唱兩句。這時小舞臺的演員們看到“消防員”之后大聲喊道:“著火了!著火了!”“消防員”一聽馬上起身驅(qū)散小演員們,示意他們到外面去,接著開始用噴水槍這里噴噴,那里噴噴,然后對門外的演員們說:“火滅了!火滅了!”小演員們又回到了舞臺上表演節(jié)目,“消防員”開心地坐在觀眾席上繼續(xù)欣賞節(jié)目。
教師視點:
在上面三個場景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的幼兒所產(chǎn)生的交往語言與行為是不同的,這些語言與行為能夠體現(xiàn)他們的性格特征與交往方式。
霸氣的“消防員”
今天這個“消防員”一開始就很嚴肅地對娃娃家的小朋友說:“著火了,快出去!”當有人說沒有著火的時候,他仍然堅定地說:“就是著火了!”
倔強的“爸爸”
在場景一中跟“消防員”互懟13個回合的男孩,對于“消防員”的強勢他并不示弱,反而聲音越來越大,這是一位倔強的“爸爸”。
智取的“爸爸”
場景二中的“爸爸”沒有像倔強“爸爸”那樣靠吼來解決問題,而是將家里的電話變成了報警電話,裝作是小舞臺打來求救的,成功地轉(zhuǎn)移了“消防員”的注意力。
配合的“演員”
小舞臺的演員們看到“消防員”來了便立刻產(chǎn)生了救火的游戲情節(jié),而“消防員”也立刻想起了自己的角色身份,開始救起火來,終于實現(xiàn)了“消防員”英勇救火的游戲情節(jié),這是多么善于變通的小演員呀!
感悟:
學(xué)會等待
我們在觀察孩子們的角色游戲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去,有時老師的參與會打斷孩子們的游戲,使他們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學(xué)會欣賞
在角色游戲中我們有時會覺得孩子們玩得那么吵、材料弄得那么亂,但如果換一種角度去欣賞孩子,就會從中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消防員”大聲命令別人離開,乍一看好像是無理的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他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那么執(zhí)著,看到有危險那么焦慮,原來這是一位暖心的“消防員”。當?shù)玫嚼蠋煹馁澰S后,他也會積極地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同時也給其他孩子帶來滿滿的正能量,所以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