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顯枝 宋福忠 張 韻 江 毅 江思睿
(1. 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重慶 402260; 2. 重慶大學, 重慶 400044; 3. 重慶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重慶 401147; 4. 重慶市梁平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局, 重慶 405200; 5. 重慶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 重慶 40114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是監(jiān)管統計的常用核心指標。但是受自然條件限制,農村的生活污水統一集中處理的難度較大[1],生活污水處理率這一指標不能真實地反映其污水治理現狀[2-3]。
為了直觀地反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避免不同區(qū)域與環(huán)境條件對污水排放特征的影響,本次研究將構建一套適用于不同地域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指標體系。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般分為分散生活污水處置和集中生活污水處理(含村莊集中污水處理、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前者評價指標為污水處置率,后者評價指標為污水處理率。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體系中,通過農村生活污水處置率和處理率按人口比重折算的比例來評價污水治理水平。
區(qū)域(鎮(zhèn)/區(qū)/縣/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是指轄區(qū)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一定水平的行政村(社區(qū))占區(qū)域內行政村(社區(qū))的比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整體框架如圖1所示。
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率,是指在行政村(社區(qū))內生活污水得到處置的散戶常住人口數占散戶常住人口總數的百分比。
圖1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框圖
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是指在行政村(社區(qū))內集中區(qū)域的生活污水經村莊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的污水占該區(qū)域產生生活污水總量的百分比。集中區(qū)域內生活污水得到處理的人口比重按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計算。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是指污水得到處理的受益人口比重。該指標可充分反映農村分散與集中居住并存,黑水還田、廚房水飼養(yǎng)、灰水經房前屋后溝塘自凈處理等農村種養(yǎng)結合的現狀[4]。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以人口比重為基準,采用人口比重的評價方式。其優(yōu)勢是:(1) 指標含義和計算方式簡單明了、易于理解,推廣和使用中基本不需要經過復雜的培訓過程,便于數據采集;(2) 人口增長變化情況相對容易掌握,且具可持續(xù)性,有利于預測未來發(fā)展趨勢;(3) 不以“水量比”進行評價,從而規(guī)避采用污水量處理率所掩蓋的真實受益人口誤差,以及管網滲漏、雨水和地下水等“非污水”進入收集處理系統對指標計算結果的影響。
農村區(qū)域生活污水治理率是以行政村為單位進行評價,可反映轄區(qū)生活污水治理的覆蓋范圍,也可直觀地反映生活污水治理不達標的行政村,并據此確定待治理目標及方向。
1.3.1 分散生活污水處置
單戶或多戶(聯戶)的散戶生活污水就地治理,可通過化糞池、沼氣池、處理能力小于50 m3/d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來完成。
對于行政村內分散生活污水的處置,需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來判定,標記為“處置”或“未處置”。分散生活污水標記為“處置”的條件是:
(1) 黑水直接或經旱廁、糞池等設施儲存后,通過還土、還田等方式予以資源化利用,不直接外排。
(2) 灰水直接或經旱廁、糞池等設施儲集后再通過還土、還田等方式予以資源化利用,或直接外排至農田、水塘、荷花田、水溝等周邊土地,不形成局部污染。
分散生活污水治理評價的指標是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率δ,計算方式如下:
δ=(生活污水得到處置的散戶常住人口數÷
散戶常住人口數)×100%
(1)
1.3.2 集中生活污水處理
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區(qū)域,應符合以下條件:
(1) 達到一定的聚居程度,即行政村(社區(qū))內聚居常住人口不少于1 000人,或常住戶數不少于500戶。
(2) 在已建污水處理設施的服務區(qū)域內,該設施的設計規(guī)模不小于50 m3/d。
(3) 納入城鎮(zhèn)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服務的區(qū)域,即行政村(社區(qū))內城鎮(zhèn)(建制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管網服務延伸所至農村區(qū)域。
村莊集中污水處理率 =污水處理量÷
污水排放總量×100%
(2)
污水處理量=污水處理設施出水量×
(1-雨水混入率)
(3)
污水排放總量可根據統計數據、排水參數來估算。在無統計數據和排水參數的情況下,可根據設計參數估算,即:
污水排放總量=污水處理廠(站)設計規(guī)模÷
污水收集率
(4)
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的集中區(qū)域,污水管網收集的污水按100%得到處理計算。即:
綜上所述,該煤炭企業(yè)通過應用復合式干法風選系統,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是提高了產品質量,穩(wěn)定了煤質。通過風選實際效果來看,風選商品發(fā)熱量較原煤可提高400卡/克以上。二是拓寬了銷售市場,降低了銷售壓力,提高了煤炭企業(yè)煤炭產品市場競爭力。由于風選工藝排矸效果較好,降低了原煤灰分,原煤產量不變情況下,矸石外排可降低銷售壓力10萬噸/年左右。三是增加了產值,提高了經濟效益。該煤炭企業(yè)2017年原煤經風選后,能夠增加收入2316萬元,扣除各項運營成本374萬元,2017年度凈收益1942萬元。
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率=生活污水收集率
(5)
對于生活污水收集率,無數據時可采用納入管網戶數占區(qū)域總戶數的占比來計算。
1.3.3 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以常住人口為基礎,采用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率和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進行綜合評價。
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散戶常住人口數×
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率+∑(村莊集中區(qū)域常住人口數×村莊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
∑(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區(qū)域常住人口數×
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
村常住人口總數
(6)
1.3.4 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可分為鎮(zhèn)、區(qū)(縣)、市3個層次,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得到治理的行政村(社區(qū))為基礎,以占區(qū)域內行政村(社區(qū))的比例來計算。
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得到治理的行政村
(社區(qū))數÷區(qū)域內行政村(社區(qū))總數×100%
(7)
為了驗證本次設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可靠性,選用截至2019年6月的重慶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農村生活污水普查數據進行分析。
重慶市共有9 219個涉農村社,涉及38個區(qū)縣,946個鄉(xiāng)鎮(zhèn),801.7萬戶(約2 378.4萬人)。其中,常住595.5萬戶,約1 684.2萬人。這些村社中,有散居村社5 917個,有聚居點村社3 302個(共計4 250個聚居點)。
在有聚居點的村社中:572個村社的642個聚居點已納入了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1 308個村社的1 628個聚居點建有1 769座污水處理廠,其中設計規(guī)模不低于50 m3/d的污水處理廠921座;1 463個村社的1 980個聚居點無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其中人數不少于1 000的聚居點109個。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為20.4%,與2016年全國平均水平相持平[5]。
以北碚區(qū)靜觀鎮(zhèn)集真村為例,計算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集真村常住2 898戶6 358人,共13個聚居點。經現場調查可知,散居村民生活污水處置率為95%;11個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規(guī)模小于50 m3/d)生活污水處置率為70%;臺農園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規(guī)模為400 m3/d,實際處理水量為105 m3/d。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污水收集率取80%,雨水混入率取20%,則計算出該聚居點污水處理率為16.8%,即:
[105×(1-20%)×80%]÷400=16.8%
(8)
吉和苑聚居點污水納入城鎮(zhèn)管網,根據設計資料及現場實際,污水收集率取80%,收集的污水視為100%得到處理,其村民居住及污水處理處置情況詳見表1。
表1 集真村生活污水處理處置情況
集真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計算如下:
[745×95%+792×70%+500×16.8%+
4 321×80%]÷6 358=75.5%
(9)
根據評價指標分別計算各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率、村莊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集中生活污水處理率、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市各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統計情況詳見表2。
表2 全市各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統計情況
按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達標標準確定污水治理率:當達標標準為不低于60%時,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95.90%;當達標標準為80%及以上時,則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92.14%。
根據走訪調研結果,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與重慶市農村生活污水污染現狀相吻合。在散居區(qū)域基本無生活污水污染之慮;在居民集中聚居點,大部分灰水和部分黑水集中排出,對周邊水環(huán)境造成污染。
由上述分析可知,采用農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不能客觀反映農村污水治理現狀,而將分散生活污水處置納入體系的區(qū)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則能更準確地反映農村污水治理的實際情況。
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評價以行政村為單位,以分散生活污水處置、集中生活污水處理受益人口進行統計,能更好地反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實際情況。
(2) 農村傳統種養(yǎng)結合、糞污利用應納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范疇,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污水治理方式,將房前屋后溝塘自凈且不形成局部污染視為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3)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應分類管理,對居民聚居點應以集中治理為主,對散戶黑水引導其綜合利用,對散戶灰水,加強其房前屋后溝塘自凈功能,實行碎片化分散處理。
(4) 根據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評價指標體系以水量折算受益人口為考察對象。隨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深入,可將水質納入評價體系,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村生活污水治理達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