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保定蓮花池

2021-05-17 05:56
廣東園林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觀瀾行宮蓮池

陸 琦

蓮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qū)裕華路,是保定八景之一的“漣漪夏艷”,為元朝汝南王張柔開鑿,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1年,北洋政府總統(tǒng)徐世昌親書“古蓮花池”橫匾后,該名沿用至今。古蓮池曾辟為皇帝行宮,不僅以“林泉幽邃,云物蒼然”聞名,還因蓮花池旁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的人才輩出的蓮池書院而聲名遠播。1952 年11 月22 日,毛澤東主席到保定重游蓮花池時說:“蓮池之所以有名,關(guān)鍵是蓮池書院有名,蓮池書院在清末可稱為全國書院之冠?!?/p>

“古蓮花池”牌樓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 年),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今保定),重新修筑城垣,疏浚河道,營建保定,同時役使大批由江南擄來的工匠,鑿塘挖池,引城西北雞距泉和一畝泉之水,種藕養(yǎng)荷,構(gòu)筑亭榭,興建園苑,名謂“香雪園”。后因荷花繁茂,又稱“蓮花池”。時人郝經(jīng)在《臨漪亭記略》中曾贊曰:“雖城市囂囂,而得三湘七澤之樂,可謂勝地矣?!?/p>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園苑被地震震毀,僅存蓮池。明清兩代幾經(jīng)修葺,園內(nèi)瓊樓玉閣,畫舫樓船,奇花異卉,仙禽靈獸,芙蕖香荷,景色達到了極盛,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清乾隆皇帝、嘉慶皇帝、慈禧太后等巡幸過境,均在此駐蹕,乾隆皇帝一人就達六次之多。乾隆年間時任清苑知縣的時來敏有《蓮漪夏滟》詩:“一泓瀲滟絕塵埃,夾岸亭臺倒影來。風(fēng)動紅妝香細送,波搖錦纜鑒初開。宜晴宜雨堪臨賞,輕暖輕寒足溯洄。宴罷不知游上谷,幾疑城市有蓬萊。”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英、法、德、意四國侵略軍攻陷保定,園內(nèi)寶物被搶劫一空,亭臺樓閣幾成灰燼。次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諂媚慈禧,耗費巨款復(fù)建蓮花池。但至1949 年解放前夕,蓮花池多次被毀已破敗不堪,今日所見為解放后修復(fù)。

蓮花池總面積為2.4 萬m2,以池水為主體,面積7 900 m2左右,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清代時蓮池水面有南北大小兩島,池水以南面大島作為中心島界分南、北兩池。北池呈不規(guī)則矩形,北面小島用橋又將池水隔為東西兩段,水心亭立于島中,池岸疊堆散石,楊柳垂絲。宛虹拱橋?qū)⒛稀⒈倍u相連。南池呈半月弧狀,較為窄小,外圍峭壁環(huán)峙,松柏滴翠,仿山澗溪流。蓮池環(huán)水置景,以水為勝,臨漪亭位于池中,水東樓、濯錦亭、觀瀾亭、藻詠樓、君子長生館、響琴榭、高芬閣等亭臺樓榭,環(huán)池而設(shè)。建筑和園林融為一體,構(gòu)思奇巧,布局嚴謹,格調(diào)清雅,置身園中,有疑入“蓬萊”之情趣。

a“春午坡”假山

b 直隸圖書館

c 水東樓

d 含滄亭橋

園門北向,一進園門,便可見到春午坡及兩側(cè)長廊。春午坡為入口假山影壁,將園內(nèi)美景盡掩其后。假山由太湖石和本地山石組成,有石蹬可達頂端,為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南坡正中嵌有“春午坡”三字刻石,左右是清乾隆皇帝即景題詠的石竭。春晴日午季節(jié),植栽坡上的牡丹盛開,花艷一片,蘇東坡《雨中看牡丹三首》有“午景發(fā)秾艷,一笑當(dāng)及時”之句,故取名“春午坡”。東長廊內(nèi)中有清代乾隆、嘉慶皇帝巡幸蓮池時的御制詩碑,以及自明代至民國時期對修葺蓮池、創(chuàng)辦書院和設(shè)置行宮的碑記等。

穿過春午坡為蓮花池牌樓,坐南朝北,三門四柱歇山頂,高約10 m,朱漆彩繪,門前有石獅雄踞左右。北向門額上寫有“古蓮花池”橫匾,兩側(cè)欄額題詞“搖紅”“滌翠”,對應(yīng)園林“茂樹蔥郁,異卉芬蒨”的景色;南向枋心“蓮漪夏艷”四字為昔日八景景名,兩側(cè)欄額的題詞“蜺帶”“霞衣”,是對北池水景宛虹橋和滿池荷花的贊美。

濯錦亭為四角重檐攢尖頂,四周圍廊通透,南面臨水,是夏日觀賞荷景的好處所。濯錦亭最早建于元代,取唐代詩人杜甫《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詩“奉乞栽桃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河陽縣里雖無數(shù),濯錦江邊未滿園”末句的頭二字而命名,“濯錦”暗喻荷花,與此處實際觀景切合。至濯錦亭處路線分東、西兩路。東路則沿東岸有直隸圖書館、水東樓、含滄亭、篇留洞、觀瀾亭等到達南部景區(qū);沿西環(huán)路依次經(jīng)過花南研北草堂、萬卷樓,高芬閣,可繼續(xù)沿西路前行至響琴榭、君子長生館、蕊幢精舍等;也可過曲橋到達中部宛虹亭,過宛虹橋經(jīng)藻詠廳到達南部景區(qū)。

直隸圖書館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是一座兩層的西式小樓,平面呈“凸”字形,凸出部分為三層的入口門樓,頂層建有八角鐘樓,是清代直隸省最早的圖書館。1928 年更名為河北省立第二圖書館,1932 年再次更名為河北省立蓮池圖書館。圖書館西南處的水東樓在蓮花池園內(nèi)正東部,樓高二層,面闊五間,為單檐歇山式屋頂,登樓可俯瞰蓮池全景。

跨過含滄亭橋,即為南、北池分界的中心大島,東端是園中最大的假山,由溝通南北池水的東渠環(huán)抱。假山內(nèi)有石洞相通,由塊石精疊巧筑而成,三個洞口可供游人出入,洞名“篇留洞”源自蘇東坡“清篇留決谷”之意境,洞中有乾隆皇帝手書的即景詩刻石。假山頂上有四柱方亭,攢尖頂,取名“觀瀾”,此處原是蓮池十二景中的濼淯亭,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燒毀,重修時改為現(xiàn)亭名,“觀瀾”二字是清代直隸總督楊士驤所書。駐亭觀池,風(fēng)舞荷葉,如同碧濤波瀾。觀瀾亭和園內(nèi)諸亭的頂端均作“蓮葉托桃”狀,復(fù)修蓮池時,工匠作此頂諷刺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慈禧“連夜脫逃”,以抒百姓之憤。

a 篇留洞假山

b 觀瀾亭

c 藻泳樓

d 臨漪亭

e 高芬閣

f 君子長生觀

篇留洞西南有一座漢白玉三孔石橋“綠野梯橋”,為元代所建,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橋身長9.65 m,寬2.65 m,中間主拱頂頭上的吞水獸,造型古樸渾厚,刀法粗獷簡練??鐦蛘蹡|可通竹林深處的寒綠軒,此處也是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軒名取自宋代歐陽修“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是靜心養(yǎng)神之地。往南可達紅棗坡,是一座堆土疊石的假山,因山上遍植紅棗而得名。坡頂有四角方亭聳立山巔,亭子三面虛敞、一面成壁,因亭內(nèi)存有遼、金、元時期陀羅尼經(jīng)石柱六幢,故名“六幢亭”。

篇留洞西面的藻詠樓,位于蓮花池園內(nèi)正南部,為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藻詠樓“前矗峻巖,后臨芳渚,池水三面環(huán)之,嘉木扶疏以映階,靈石偎佹以延牖。”古代文人墨客常在此吟詩作賦,故名“藻詠樓”。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該樓被焚毀,1902 年重建單層的“藻詠廳”?,F(xiàn)藻泳樓是2002—2005 年按舊形制重建,為兩層樓閣,坐南朝北,有回廊環(huán)護。

臨漪亭,又名“水心亭”或“水中亭”,建在水中石砌的臺基上,平面八角攢尖屋頂,底層有回廊,柱間裝修隔扇門窗,內(nèi)有旋梯可達二層,倚窗四望,天高水遠,心曠神怡。亭北有銜接北岸的五孔曲橋。南面的宛虹橋為1977 年重建,通體用漢白玉砌成,如長虹臥波而得名。臨漪亭與南北兩橋構(gòu)成蓮池風(fēng)景之中心,清乾隆皇帝游園寫有詩曰:“臨漪古名跡,清苑稱佳構(gòu)。源分一畝泉,石閘飛瓊漱。行宮雖數(shù)字,水木清華富。曲折步朱欄,波心宛相就?!?/p>

濯錦亭西北的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花南研北草堂,是一組硬山墻瓦頂?shù)膯螌悠椒?,三開間的正房是花南研北草堂,左邊房子稱“重閬之居”,右邊屋子叫“因樹軒”,喻比此處是適于隱居的神仙住所。乾隆皇帝在《蓮池行宮十二景題詠·花南研北草堂》中贊嘆說:別有平臺宛轉(zhuǎn)廊,緋桃綠柳艷韶光。若云不羨清幽好,何必顏堂曰草堂?!?/p>

西面緊鄰花南研北草堂的萬卷樓及高芬閣,均為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萬卷樓高二層,前臨北池,岸邊“壽藤二株,蟉曲倚架,花時彌覆如設(shè)紫絲步障?!痹速Z輔在元太宗八年(1236年)建成萬卷樓,藏書樓中。光緒年間藏書達三萬多卷,樓下用作蓮花書院學(xué)生觀書之所。高芬閣南與藻泳樓相望,兩層高,歇山頂,四周有廊道,首層南側(cè)室外有平臺伸向水中,便于賞荷。閣名借用《晉書·郗鑒傳》贊語“高芬遠映“的詞句來贊美荷花。清乾隆皇帝贊嘆說:“延樓連屬貯羲文,相映罘罳瑞色氳。那更名言藉司馬,早應(yīng)此閣號高芬。”

a 宛虹橋與臨漪亭

b 響琴橋

響琴澗位于蓮花池園內(nèi)的西北角,是當(dāng)年引雞距泉和一畝泉水流入蓮池的一段壕澗,壕澗西高東低,形成流水落差,澗內(nèi)散置礁石,流水擊石如撥動琴弦,故名“響琴澗”。響琴榭跨筑其上,為三開間,榭頂造型似揚琴??缭胶緷玖碛惺瘶蛞蛔?,叫響琴橋。過橋向東可通往臨漪亭、高芬閣。

從響琴榭往南就是君子長生館,位于蓮花池園內(nèi)正西部,其在宋代為道教宮觀,元代初年道觀一部分被并入蓮花池園林。行宮時期,其原是十二景之一鶴柴內(nèi)的課榮書舫,清同治年間,《徽輔通志》編修局設(shè)此,因見一墨跡磚刻拓片上有“君子長生”四字,將課榮書舫改名為“君子長生館”,寓“君子之德,與世長存”之意。該館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坐西向東,歇山屋頂,前有卷棚頂抱廈三間,四周廡廊環(huán)抱,外有平臺建于水上,可憑欄賞荷、垂釣,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稱作“釣魚臺”,后改成現(xiàn)名。門額上有“君子長生館”匾,兩邊楹聯(lián):“花落庭閑,愛光景隨時,且作清游尋勝地;蓮香池靜,問弦歌何處,更教思古發(fā)幽情?!本娱L生館兩側(cè)建有相互對稱的配房,南曰“小方壺”,北稱“小蓬萊”。

猜你喜歡
觀瀾行宮蓮池
旅居的神靈:南京湖南定湘王行宮史事考
我的書法
廈門大學(xué)附屬實驗中學(xué)觀瀾文學(xué)社
朱頂紅
論元稹《行宮》的主題意蘊
濕地觀瀾
讀迷作品
賞荷
項城袁世凱行宮(故居)園林藝術(shù)特色及文化內(nèi)涵
暗藏玄機的匾
临安市| 平湖市| 滦南县| 德化县| 红安县| 开化县| 神池县| 宁陕县| 尤溪县| 曲水县| 阜南县| 德保县| 海原县| 呼和浩特市| 桦川县| 汉中市| 大城县| 泰安市| 凭祥市| 南漳县| 普宁市| 三台县| 彭州市| 广安市| 甘泉县| 衡南县| 河北区| 上蔡县| 大安市| 温宿县| 湘潭市| 辛集市| 涞源县| 常宁市| 甘孜县| 青田县| 师宗县| 南昌市| 衢州市| 肇源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