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終于被逼進(jìn)城了——送孫子上學(xué)。把孫子送進(jìn)學(xué)校,老劉沒事了,到附近的公園里去打發(fā)他的時光。
公園里有打牌的,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賭博,不管大與小;有下象棋的,爭得臉紅脖子粗,他只知道馬走日象飛田;有唱戲的,他那嗓子只配吆喝牲口……唧唧啾啾喳喳,他豎起耳朵,尋著鳥叫,到了公園西南角:這兒有一片樹林,一棵棵樹上掛滿了鳥籠,一只只鳥兒比賽似的亮著歌喉。
老劉只站在外圍看。他想的是,城里的鳥,是讓人玩的,鄉(xiāng)下的鳥,是讓人看的。
家住白露河大濕地,天上飛的水中游的,樹上壘巢草叢做窩,哪兒都是鳥。
這兒的人收莊稼,落下的五谷雜糧,不拾不撿;這兒的人捕魚,用的是四指眼(能插下四根手指頭的大網(wǎng)眼)的網(wǎng),只逮大的,漏掉小魚……他們也不說,他們心里都有數(shù),這些是留給鳥兒吃的。
老劉,院里西南角,扎著一個整體網(wǎng)箱,這網(wǎng)箱是鳥兒收容所。尼龍網(wǎng)破了再換鋼絲網(wǎng),他收養(yǎng)過多少鳥兒了?他曾在河邊看見一只鳥,腳上纏著一團(tuán)野麻絲,哀鳴一聲,翅膀無力地拍了幾下。他把它抱回網(wǎng)箱,耐心呵護(hù)著。來個脖子上掛著長短鏡頭拍鳥的,來找水喝,認(rèn)出是鳳頭??,幾張照片放在了朋友圈,很快來了記者。老劉卻把著門不讓進(jìn):別打擾它!鳥兒是有感情的,他救助過的那些鳥兒,還時常回來看他,在院里從容地踱著腳步,搖頭晃腦地對著他鳴叫,他會抓出玉米或小麥,嘩的一把撒出去。
老劉給兒子提出一個請求:想養(yǎng)鳥。兒子知道爸做夢都有鳥兒的鳴叫聲,只是在哪養(yǎng)呢?房子不大,樓層又高。老劉說他把鳥籠掛在窗外就行了。老劉開始養(yǎng)鳥了,老劉不是有錢的主,他買,只買那些生病的撞傷的衰老的鳥兒。
這些鳥兒,一經(jīng)老劉的手,咋就精神起來了?有人嘆著氣說,唉——我要知道它還能這樣,我咋也舍不得出那個價錢就給你了。老劉說你是玩弄鳥,我是心疼鳥,哪能一樣嗎?
除了送孫子上學(xué),養(yǎng)鳥成了老劉生活的主題,他開始跑花鳥市場了。他去買鳥兒也買鳥食,他去買紅藥水也買其他藥品,他把那些炸毛的勾頭的瘸腿的鳥兒買回來,養(yǎng)著養(yǎng)著,翅膀有力地?fù)淅馄饋怼?/p>
若是再提到市場上去賣,真能賣個好價錢!這讓公園里那一群玩鳥的人驚羨不已:憑這個本事,老劉以鳥養(yǎng)鳥是沒問題的,還能賺大價錢呢。
一位老哥纏他幾天了,一心想買他的一只百舌。這鳥兒被老劉調(diào)教得通人性接人腔說人話,可愛極了。價錢出得也高,還說老伴去世了好找個敘話的。老劉不賣,旁邊的鳥友也來勸他,他還不賣。老劉說,你們在哪見我老劉賣過鳥?我只養(yǎng)鳥,不賣鳥!
放著錢不知道掙,這老頭,是倔還是傻啊。
窗外掛滿了鳥籠。天要刮風(fēng),天要下雨,還有樓下樓上左鄰右舍也有提醒。這鳥兒一見光亮就開始叫,這是他們最后需要睡覺的最好時光。兒子也只得讓老劉把鳥籠收撿到陽臺內(nèi)。
趁國慶假期,老劉說我要回一趟老家了。這些鳥兒你們也不會養(yǎng),我把它們都帶上。怎么帶呢?老劉早想好了。他找環(huán)衛(wèi)工人,借來了一個大馬力的三輪電動車,七八十里的路,電夠用了。
老劉拉了一車子鳥籠,各種顏色大大小小的鳥兒蹦蹦跳跳,一路上給他唱著歌,引來了無數(shù)的目光。他載著一車鳥兒,也可以說他載著一車鳥鳴回老家了。
兒子可以肯定,村里的老老少少會把老家院子圍得熱熱鬧鬧,老爸,此時,正該逗著這只鳥兒跳舞,逗著那只鳥兒唱歌;逗著鳥兒給這個叫“帥哥帥哥好”,給那個喊“姐姐真漂亮”了。兒子打心眼里支持,只要老爸開心,用鳥兒來顯擺一下也是可以的。
假期快結(jié)束了,老劉這才回來,拉了一車的空鳥籠子。
爸,你只送鳥,不送籠子,人家擱哪養(yǎng)啊。
沒送人,放飛了。馴了幾天,才飛走。怕它們一時半會覓不到食,半路上我又買些谷子送回去,撒在了屋檐下,從這吃了最后一口食走的,知道回這找。你沒瞧,圍著我舍不得走啊,給我心里弄得也不是個滋味……
老劉說著,又逛花鳥市場去了。
【作者簡介】楊幫立,河南淮濱人。作品散見《人民日報》《百花園》等報刊,有作品獲獎并入選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