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冉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石家莊050021)
電力電纜廣泛用于電能傳輸, 特別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安全性的要求, 在城區(qū)和特殊場景35kV以上高壓輸電線路的電纜使用越來越廣泛。 同時經(jīng)過多年的運行統(tǒng)計, 電纜接頭特別是35kV以上高壓電纜接頭故障引起的電力事故頻率在增加, 故障的原因多數(shù)是現(xiàn)場制作工藝不規(guī)范、技術要求不明晰。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河北保定境內(nèi)的釜山隧洞長2900m,35kV供電專線電纜線路在洞內(nèi)穿過,吊掛在洞頂距洞底6m,共有7個中間接頭。 由于常年輸水對電纜接頭的防水性能提出了較高要求。 現(xiàn)結合釜山隧洞內(nèi)35kV鎧裝防水型交聯(lián)電力電纜中間接頭的制作過程提出其工藝流程和技術特點。
將待連接的電力電纜端頭校直,并清理干凈。把6根熱縮護套管分別套在兩根待連接的電纜上,每端3根。按圖1尺寸剝電纜外護套,用砂紙將外護套端口以下100~120mm打磨粗糙。
圖1 外護套剝離
按圖2尺寸處理各相電纜芯線, 圖中K等于連接管長的1/2加2mm。 剝離半導電層時, 不要劃傷主絕緣,半導電層切斷處用砂布打磨去除尖角,使之光滑過渡,不能有凸臺和凹坑,主絕緣層上殘留導電顆粒要用干凈的砂布打磨干凈。 銅屏蔽與半導電層過渡處用半導電帶包繞兩層, 銅屏蔽與半導電層分別搭接15mm。 處理完后按圖3所示套入導電環(huán)和中間接頭,注意支撐帶拉出方向。
圖2 芯線剝離
圖3 導電環(huán)和中間接頭處理
(1)清理線芯連接管,將線芯分別插入連接管,擠緊后先壓連接管兩端,再在連接管中間壓兩道(共壓4道),然后打磨連管表面毛刺;如圖4。
圖4 中間接頭連接(1)
(2)按圖4所示做接頭安裝基準標識。
(3)清理連接管及線芯絕緣。
(4)把導電環(huán)套入連接管上(注意方向),高度應與線芯絕緣平齊或低至2mm范圍之內(nèi), 如果過低必須纏繞半導電帶達到要求的高度。 如圖5。
圖5 中間接頭連接(2)
(5)用清潔巾將電纜絕緣表面、半導電層、銅屏蔽、連接管表面清洗干凈,待清潔劑揮發(fā)后,在線芯絕緣表面均勻涂抹一層硅脂。
(6)將接頭移至中心處,抽掉支撐帶使之收縮,(中間接頭一端與記號齊平) 支撐帶全部抽出后,校正接頭位置。 如圖6,圖7。
圖6 校驗位標注(1)
圖7 校驗位標注(2)
(7)抹盡擠出的硅脂,然后去掉銅屏蔽上記號帶。
用半導電帶在每相冷縮接頭兩端分別以半搭接的方式包繞幾層;與兩端的銅屏蔽層分別搭接30mm以上,與冷縮接頭搭接30mm以上,形成可靠的導電連接及首道防水層。 將銅網(wǎng)以半搭接方式包覆在冷縮接頭上, 與兩頭的電纜銅屏蔽搭接30mm,用小恒力彈簧將銅網(wǎng)固定在電纜銅屏蔽上, 適當剪去多余的銅網(wǎng), 再用寬PVC帶將恒力彈簧及銅網(wǎng)包覆。 如圖8。
圖8 外半導電層及銅屏蔽層恢復
(1)繞包2 層防水帶,要求搭接內(nèi)護層80 ~100mm。 兩端用3M帶,中間用KCJ-80帶。 如圖9。
圖9 內(nèi)層防水制作(1)
(2) 將一根熱縮管與電纜內(nèi)護套搭蓋100~120mm,加熱收縮,再另一根長熱縮管與另一根電纜內(nèi)護層搭蓋100~120mm, 加熱收縮要求兩熱縮相搭蓋。 然后在搭蓋處包繞2~3層防水帶,與內(nèi)護層搭接長度60~80mm。 如圖10。
圖10 內(nèi)層防水制作(2)
(3)電纜兩端露出的鋼鎧表面打磨干凈,然后用銅編織帶繞1~2纏繞處用大恒力彈簧扎緊。
(1)繞鎧裝帶,鎧裝層與外護套搭接60~80mm。如圖11。
圖11 外層防水制作(1)
(2)待鎧裝帶纏繞完成30min后,在鎧裝帶外面熱縮兩層熱縮管。 熱縮管與外護套分別搭接100~120mm,兩熱縮管搭接處要重疊80~100mm。
(3) 在熱縮管端口處內(nèi)繞防水帶,外繞F-CONo.2帶,如圖12。 安裝完畢。
圖12 外層防水制作(2)
(1)隧洞內(nèi)35kV電力電纜電壓等級高,電纜剝離時不能損傷芯線主絕緣。
(2) 電力電纜傳輸距離長, 中間接頭應壓緊壓實,以減少接頭電阻損耗。
(3) 做好電力電纜外半導電層及銅屏蔽層的可靠接續(xù),保證供電安全。
(4)做好電力電纜內(nèi)層與外層防水,保證運行安全等。
結合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釜山隧洞內(nèi)常年輸水對洞內(nèi)電力電纜防水性能提出的特殊要求,總結了35kV鎧裝防水型交聯(lián)電力電纜中間接頭現(xiàn)場制作工藝及技術特點, 自2008年工程投入運行以來,至今未出現(xiàn)任何故障, 保證了南水北調(diào)工程安全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