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媽媽就喜歡給我安排好一切,比如早餐吃什么,要選什么興趣班,有時候甚至還包括穿什么衣服。高二了,馬上要準備高考,我也開始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思考關(guān)于未來的選擇。媽媽說,希望我考師范學校做老師或者學金融專業(yè)去銀行工作。但我不喜歡這些職業(yè),我只想學文學專業(yè),將來做個編劇或者自由小說家。再過一年我就成年了,可為什么我還在做媽媽手里的“提線木偶”呢?雖然知道她安排的一切都是為我好,但我就是想剪斷這根連著她和我的線,我該怎么辦呢?
From瀟銀
親歷者說:
小祺:媽媽事事都幫你安排好,也許是因為擔心你自己做不好,她的安排中帶著一些憂慮和擔憂。如果你能理解這一點,會不會就覺得媽媽的做法沒有那么讓人難受?
希文子瞻:如果是我,我就會和媽媽商量,讓她給我半年的“人生試用期”,在這段時間內(nèi),我會努力學習、獨立生活,用事實向媽媽證明,我不僅可以管理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我想,沒有一個家長對此不是樂見其成的!
樓波:我上初中時,媽媽也這樣管束我,如果我不聽話,零花錢就沒了。一個暑假,我特意叫上老爸,和我媽進行了一次超級正式的談話。在這次談話中,我向媽媽表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雖然我花了兩個小時才將我媽說服,但效果特別顯著——上高中后,她真的不再嚴格管束我了。真正的獨立不是擺脫父母的束縛,而是擁有能夠獨立承擔當下和未來的勇氣。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只是三分鐘熱度。如果你已經(jīng)考慮好了一切,那就堅定地走下去。
瀟銀:
看到你的來信,我覺得你并不是真的要剪斷與母親之間的連線,而是表達出了想沖破束縛對自由成長的渴望。每個人到一定年齡時,都想為自己的人生做主。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你要真正獲得自由,我覺得你先得自我成長起來,至少得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你要認真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估,找準自己最想發(fā)展的方向。你說你只想學文學專業(yè),將來做個編劇或者自由小說家。如果你很堅定,就堅持下去。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關(guān)鍵在于證明自己有寫作的能力。這個過程,陳丹青稱之為“自己救自己”他說:“每個人應該自己救自己,從小救起,忠實自己的感受,認真做每一件事情,不要煩,不要放棄,不要敷衍。哪怕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碑斈惆炎⒁饬南霐[脫媽媽的控制,轉(zhuǎn)移到怎么去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上,每天如饑似渴地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你實現(xiàn)愿望的可能性就在增強,感覺每天不寫一點什么簡直活不下去。否則像寫作這么艱辛的事情,不是真正熱愛,僅憑一點想象,是沒法堅持到成為一個自由作家的那一天的。如果你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考慮去做個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很多人高考時還是糊里糊涂的,一時腦門發(fā)熱報了自己并不真正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大學里學的知識,一畢業(yè)就沒有任何用場。
第二,從現(xiàn)在起開始自律。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學習,都做到不要母親的督促,像個大人一樣管理好自己,讓母親充分感受到你的成長。我們不能夠一方面像個媽寶一樣離不開父母的照顧與督促,一方面又嚷著要自由。
第三,開誠布公地與母親談一次。就像前面樓波講的那樣,做父母的,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彎路。有了前面的鋪墊,母親應該會充分信任你。對于每個母親來說,如果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安排人生了,那不是獲得了大解放,會偷著樂了嗎?要知道,事無巨細操心一個孩子的成長,那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呀。誰不想獲得更多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呢?
祝一切順利。
你的朋友:游軍
解憂者說:
自由先得自我成長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