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律之
披著黎明的橘紅,圓滾滾的太陽笨拙地挪動著身軀,手腳并用試圖爬過低矮的籬墻,卻無意間踩上了油油的青苔。龐大的身軀猛地壓向小鎮(zhèn)前報曉的雄雞,伴隨一聲嘹亮的鳴叫,古鎮(zhèn)的清晨緩緩拉開序幕。
幼時,“老城”是我最愛來的地方。沿著入口拐進去,是一條條盤曲的,滿是石子又有些泥濘的小路,它們交錯縱橫著。一排排緊挨的水泥砌就的灰色房屋沉默地佇立著,墻壁上滿滿“開鎖”的廣告格外惹人注目,屋子大多有兩層。從一家家門口走過,你可以聽到屋內(nèi)電視機發(fā)出的嘈雜聲,先是與純本地方言交錯在一起,再與一兩家小賣部里的聲音混雜——鮮艷的零食與玩具總是成為孩子們一擁而上,嘰嘰喳喳討論、吵鬧的源頭。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冷清與這里毫無關(guān)系。街里鄰坊大家算得熟悉,也不分哪家哪家,大人們偶爾在天氣好的時候坐在一起打打麻將,然后約好去搭著紅帳篷的小桌上邊烙烙鍋、邊吹牛;而小孩們則跑出家,在一條條街道挨個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小伙伴,領(lǐng)著逐漸加長的隊伍在一個個路人旁刮出一陣疾風,然后來到老地方跳皮筋、彈彈珠,又或者來一局“寫大字”。他們從來不缺歡樂,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樂園。
而我恰好因為表姐家在這,小時候一放假就往里鉆,日出時頭上掛著露水而行,日落后帶著大人的催促、訓(xùn)斥,和認識的朋友們依依不舍,之后再約定好,才穿著瘋玩得全是污漬的衣服往家跑。后來表姐家搬家了,而我也因為上學(xué)漸漸不去那里了,只是偶爾聽說那兒拆遷了,一套房賠了幾百萬,改修成了現(xiàn)在的水城古鎮(zhèn)。
每次看到煥然一新的老朋友,我總有些近鄉(xiāng)情怯,害怕陌生感會將我淹沒,所以盡量減少來這里的次數(shù)。但偶爾的一個清晨,再次掛著露水走了進來。
青石路依舊筆直平坦,整齊高大的紅白建筑則被掛上鼓鼓的元宵燈籠,兩旁老柳搖曳在風中的碧綠絲絳無論何時都顯出蓬勃生機。而道邊烙鍋店似乎也沒有晚上那般熱鬧,只有穿著雜色圍裙的老板娘坐在門前凳子上悠哉地削著洋芋,看見我便笑著點了點頭,當作打招呼。這一幕讓我心底也涌上一股暖流,似乎這個地方不再陌生,隨即我向她招招手,一個人繼續(xù)往前走。
穿過小廣場,古香古色的建筑更顯風姿綽約,在陽光照耀下小聲訴說著往昔與今朝的故事。房屋不再是前面嶄新的紅檐白瓦,更多的是偏向土黃色的竹木院,考究地擺著文竹和蕙蘭,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君子淡泊明志之風,樸素而不失雅致。有收藏居,也有茶文化館和名人故居,甚至還有幾家奶茶店。這樣新奇的搭配給人一種古今交匯之感,于清幽之中藏著幾分生活的煙火氣。
繞過河邊的鐘樓,恢宏三線博物館映入眼簾。“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對聯(lián)遒勁有力,承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激情,里面是一些文物資料,有理發(fā)具、鏟子,臉盆還有些奇形怪狀——是我從沒見過的,但我相信老一代人真正懂它們的意義。比較特別的是聽父母談過的商調(diào)函,那是廣大城市的骨干干部自愿來到窮苦的西南進行開發(fā)建設(shè),從此便在這兒扎根的證明。他們背井離鄉(xiāng),不遠萬里,來到滿是群山峻嶺的荒地上,鋪設(shè)軌道,開鑿水渠,造就了“用火車拉來了一座城市”的奇跡。這一刻,我似乎才對總掛在嘴邊的“三線精神”有了更真實的理解。
我小心地拿著參觀后的紀念幣,用紙巾反復(fù)擦拭,直到它發(fā)出耀眼的金芒,才緩緩將它放在胸口的袋子里,一股說不出的作為六盤水人的驕傲感涌入心間,發(fā)著燙散著熱,最后噴薄溢出。
再回頭,看著自己走過的足跡,恍然間,感覺一切都沒改變,卻又不知不覺間變了許多。兒時的點點滴滴始終不曾消失,家鄉(xiāng)也充斥著舊日的溫暖與甜香,也許唯一不同卻又值得慶幸的是新時代的日新月異給我生長的故土注入了新的活力,奔向小康,脫離貧困,讓其不斷發(fā)展、飛躍,最后蛻變成蝶……
(指導(dǎo)老師:唐 銳)
創(chuàng)作感言:
感受生活,描繪生活,這是寫作的真意。我喜歡寫作,我喜歡讓熟悉的場景在筆下靜靜重現(xiàn),熱切的情感在字間噴薄溢出。我喜歡在文字中描繪生命的味道。曾經(jīng),如古鎮(zhèn)石橋上的苔蘚,始終在我心中蔥郁著,散發(fā)出懷念的氣息;今天的新城,又那么的明艷動人,讓人猝不及防,卻又慢慢地理解了它的美麗,它的時尚,它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