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琬茹
時光如水,韶華不復,唯有你的愛,洇染了歲月,潤澤了年華。
題記。
(題記一方面為習作奠定了情感基調,把時光流逝和“你的愛”進行對比,讓我們不禁生發(fā)聯想,“你”究竟是誰?“洇染”“潤澤二詞,頗具感染力。)。
閑時收拾衣柜,一個發(fā)黃的紙箱映入我眼簾,懷著好奇心打開紙箱,里面年代感十足的物什瞬間打開了我的記憶閘門,帶我走過那些美好的歲月。
(一個發(fā)黃的紙箱,記錄了“我”歲月的點滴,由此引出了下文對這些物什的進一步敘述。)。
紙箱里的物什是一雙雙我穿過的小布鞋,那是外婆給我做的。兒時,因父母工作繁忙,我便與鄉(xiāng)下的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典型的農村婦女,不會講有趣的故事,也不會使用先進的電器,與她生活的那段時光甚是無聊。我白天跟在外婆身后干農活,好在外婆對我非常容忍,即便我扛起鋤頭將地鋤得一片狼藉,外婆也只是笑盈盈地看著,還夸獎我能干。晚上,我常依偎在外婆身邊看她納鞋底,做布鞋。記憶中,外婆坐在燈光下,一只手抓著厚厚的鞋墊,一只手則將針用力地刺過鞋底。外婆干瘦的手上隱隱露出根根青筋,在昏黃的燈光下格外刺眼。外婆邊做針線活,邊不時地關照像小貓一樣蜷縮在一邊的我,溫柔地說:囡囡乖,快去睡覺吧,外婆還要再忙一會兒。
(外婆的布鞋在千呼萬喚中出場了,小作者言明外婆做布鞋是對自己的愛。接著,又寫了“我”與外婆生活的點滴,字里行間體現了外婆對“我”的愛。)。
后來,我回城里上學,外婆便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每每農閑時,她便長途跋涉,背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來城里看我。布鞋自然也是土特產之一,可穿慣了名牌球鞋的我,覺得“外婆牌”布鞋實在太丑,便總是把它們扔在一邊。外婆像個犯錯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說:這些布鞋樣子是丑了點,可是絕對舒服,囡囡在家里當拖鞋穿,也是好的!“嗯,外婆的鞋最舒服了!每次我這樣安慰外婆時,她的臉上便笑開了花,看著那皺紋堆壘的臉上的盈盈笑容,不知怎的,我感覺特心酸。
(“我”回城里讀書,外婆背著布鞋來看“我”,“我”覺得布鞋難看,不情愿去穿,外婆卻像個犯錯的孩子般安慰“我”,這些細節(jié)把外婆對“我”的愛進一步深化,寫出了外婆愛“我”的持久性和厚重性。)。
現在,外婆的身體狀況已不允許她再來看我了,而我則因為學業(yè)繁重,很少再去看外婆了。心中那些與外婆有關的美好記憶,都凝聚在這一雙雙布鞋中。現在想想:我有多久沒有與外婆聯系了?一個月?兩個月?還是更久?想著想著,我忙撥通了外婆的電話?!笆青镟飭幔柯犞巧n老的聲音,我的淚水不禁氤氳了眼眶。
(因為很難見到外婆,也因為自己年歲增長,讓“我”明白了外婆對“我”的愛,也寫出了“我”對外婆的牽掛。)。
外婆的美好是舊時光里的一雙雙布鞋,它跨過漫長的歲月,喚起我封存心中的那份回憶與溫情。與外婆生活的點滴,是“無聊”的,也是美好的,它如一顆顆種子,潛藏在我記憶深處,適時便生出瑩然于心底的感動……。
(結尾升華,再次強調布鞋承載的意義,寫出了“我”與外婆的故事是純真美好的,既照應前文,又點明題目。優(yōu)美的抒情句,讓習作讀來有余音繞梁之感。)。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
說成“販賣日落”,生動形說成“販賣日落落
總評
小作者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回憶了自己與外婆相處的一段生活經歷,并把這段經歷物化在一雙雙布鞋上,字里行間體現了外婆對“我”的愛。習作值得同學們借鑒的地方如下:
1.條理清晰,情感深入。習作開篇層層鋪敘渲染,寫出了時光剪影中外婆的形象,強調了“美好”;接著由眼前的布鞋想到了與外婆生活的一段經歷,特寫了外婆燈下做布鞋的情景,然后寫了外婆背布鞋來看“我”的故事,布鞋承載了“我們”的記憶。這里,布鞋是習作的線索,也是外婆愛“我”、“我”理解外婆的愛的見證。
2.首尾呼應,頻繁點題。習作開篇由眼前的布鞋展開回憶,行文中數次點出“美好”;結尾,再次寫出與外婆生活的點滴是純真美好的。這種寫作思路,讓材料非常切題。
3.語言唯美,文采飛揚。習作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有感染力?!吧厝A不復”“長途跋涉”“皺紋堆壘”等四字詞語,言簡意豐,文近旨遠,“潛藏在我記憶深處,適時便生出瑩然于心底的感動”等句,情感真摯,讀來心底不由得生出美好的情愫。
(董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