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陽 李穎
P2P網絡借貸平臺可以充分調動民間資本,使得民間資本成為理財和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P2P網絡借貸平臺2006年在美國開始興起,2007年進入中國,P2P網絡借貸平臺迎著“普惠金融”的東風迅速發(fā)展起來,P2P網絡借貸平臺在松散的資本市場中,屢屢突破界限。從2013年開始,P2P網絡借貸平臺不斷暴雷,出現平臺跑路、暴力催收、出借人費用不還等金融亂象。
雖然P2P網絡借貸平臺和銀行業(yè)在有序地金融監(jiān)管下,正在穩(wěn)定前行和發(fā)展,但P2P網絡借貸平臺仍然處于風險期中,2020年的疫情給整治和監(jiān)管工作帶來新挑戰(zhàn),包括剩余在運營的機構后續(xù)處置困難很大,已經停業(yè)的網貸機構存量風險仍處高位,部分機構轉型意愿不強或轉型能力不足等。此外,網絡借貸平臺正在將目標瞄準沒有辨別能力的青少年,市場環(huán)境中還有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容易誘導消費者無節(jié)制消費;一些機構或網絡平臺在宣傳時,片面強調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條件;一些網絡平臺過度收集、濫用客戶信息,甚至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客戶信息在平臺方、貸款機構、出資方等之間流轉,侵害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按被訴公司分析:
80%的投訴來自20%的公司
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收到關于網貸的投訴共涉及341家公司。
排名前20%的公司(前68家)共計收到9004條投訴,占總投訴量的95.74%,排名靠后80%的公司收到的投訴占總數的4.26%。網貸行業(yè)約80%的投訴來自20%的公司,抓住這20%公司的主要的被投訴問題,即可以初步分析出該行業(y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就可及時調整網貸平臺行業(yè)中的行業(yè)規(guī)范,為網貸平臺行業(yè)發(fā)展推進有序發(fā)展。
按投訴時間分析:
8月投訴數量最多
根據投訴數據,2020年12個月每個月投訴數量的均值816.76例/月,12月收到的投訴數量最少僅為 92例,8月收到的投訴數量最多可達為1615例,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55倍。
對每個月被投訴次數排名前10的公司進行詳細分析得出,2020年除12月的投訴數據較少以外,其余月數的投訴數據都不處于低位,這可能是因為2020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借款人,包括個人和企業(yè)都出現無法按時還款的情況,雖然有出臺相關規(guī)定,延期還款,但有些網貸平臺并不允許延期還款,所以可能出現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借貸人可能遭遇更多平臺的網貸困擾。
此外,網貸平臺暴力催收也是造成投訴的一大重要原因。雖然1~7月的投訴數據并不少,但8月達到峰值,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某網貸平臺在8月兌付逾期引發(fā)出借人更多投訴有關。
按涉案金額分析:
1萬元~10萬元投訴量最多
從被投訴事件涉及的金額來分析,涉及金額為0元有89例;涉及金額小于1元的有19例;涉及金額在1~100元的有234例;涉及金額在100~1000元的有1314例;涉及金額在1000~10000元的有2687例;涉及金額在1~10萬元的有3668例;涉及金額在10~100萬元的有1667例;涉及金額在100~1000萬元的有116例;涉及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7例。
由投訴數據可知,網貸行業(yè)涉及金額案例數量占比最高的為100元~100萬元,占據全部投訴數量的95.26%。
按投訴內容分析:
主要集中在6大類問題
經過對所有網貸投訴案例的投訴內容的分析,可以將投訴內容分為6大類問題,分別是合同問題、賬戶問題、理財人款項問題、貸款人款項問題、客服問題。
在合同問題中,“陰陽合同、合同詐騙、偽造合同、偽造文件”、“ 強制消費、誘導消費、不知情消費、套路貸”和“利息過高、高利貸、砍頭息”三種問題是合同問題中的主要問題,三者相加占到總問題的92.6%;賬戶問題中,“賬號異常、賬戶注銷、賬戶封禁、無法登錄、 賬戶注冊”是最主要的問題,占到99.2%;理財人款項問題中, “錢無法提現”成為最大的投訴對象,占到總比例的97.2%;貸款人款項問題中,“還款后無法結清、還款未銷賬、故意導致逾期”排在第一位,為69.9%;客服問題中,“聯系不到客服、客服電話難接通”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疫情宅家期間,只能通過客服聯系,而網貸平臺在客服服務中往往表現不好。在2020年的投訴中,并沒有出現平臺跑路和暴雷的關鍵詞,說明網貸平臺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平臺清退后的市場更為健康。
根據數據分析,合同問題(占比60%)排在所有一級問題的第一位,其次是理財人款項問題(29%)、賬戶問題(6%)。其中,“陰陽合同、合同詐騙、偽造合同、偽造文件”是投訴的重點,說明網貸平臺的套路仍然不斷,對網貸平臺的金融監(jiān)管和引導,尤其是“陰陽合同”等陷阱、套路的存在,說明仍然存在漏洞。建議與對策
從2016年開始對P2P網絡借貸平臺收緊,網貸平臺的整改使得行業(yè)重新洗牌,2017年,網貸行業(yè)的“1+3”監(jiān)管框架形成,備案、銀行存管、通信業(yè)務許可、信息披露等要求既提高行業(yè)的進入門檻,網貸平臺一直處于數量收緊的狀態(tài)。
2018年專項整治工作中,有關部門、各地網貸整治辦主動作為、多措并舉,做好已出險機構的風險處置,有序化解存量業(yè)務風險,積極引導違規(guī)機構主動退出市場,依法打擊和取締違法機構,順利實現了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總數、業(yè)務規(guī)模和借款人數的“三降”目標,行業(yè)風險持續(xù)得到緩釋。2019年是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的攻堅之年,實現存量風險化解、機構轉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壓實屬地整治責任,有力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在營機構接入有關信息系統,加大數據監(jiān)測和信息披露力度。穩(wěn)妥有序推進分類處置,引導機構轉型或良性退出;嚴格標準,穩(wěn)步推進備案準備工作;嚴厲打擊嚴重違法違規(guī)平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機構數量、借貸規(guī)模及參與人數連續(xù)21個月下降。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P2P網貸行業(yè)和銀行業(yè)逐步走向穩(wěn)態(tài)的、更為健康的金融監(jiān)管之中,加大降壓降存力度,推動機構轉型,加大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戒力度,完善網貸平臺行業(yè)等金融行業(yè)的制度建設。
對此,中國質量萬里行建議:
第一,加大降壓降存力度。2021年,仍需要穩(wěn)步推進降壓降存的收斂性網貸平臺管理,緩沖以往網貸平臺帶來的金融風險與壓力,為網貸平臺行業(yè)有序健康發(fā)展做好準備。
第二,推動機構轉型。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加快推動機構轉型,對轉型能力不足,或不愿轉型的機構進行全面摸底,了解清楚機構清退、轉型或維持的可能性,以市場的手段推動產業(yè)發(fā)展。
第三,加大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戒力度。雖然2020年,網貸平臺已經出現了良好的趨勢,但逾期兌付的事情仍然發(fā)生,并且涉及眾多出借人,出借人的費用由借款人承擔,加大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加大已出險機構追贓挽損力度,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并利用好各類暢通投訴和維權渠道,回應出借人訴求,同時做好出借人和借款人的風險教育和理性投資教育。
第四,完善網貸平臺行業(yè)等金融行業(yè)的制度建設。盡快完善網貸平臺行業(yè)等相關新型金融行業(yè)的制度建設,落實統一備案制度、統一征信平臺、資金存管政策、懲戒工具箱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