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yè)旅行,你計劃去哪里?有哪一件事是你必須在旅途中做的?比如,親眼見一見課本中向往已久的人事物;比如,在某個景點和好友拍一張合影。
讓我們跟著十幾歲的他們,一起去尋找旅行的意義吧。
文/羅詩童(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C1810班)
指導老師/楊秀梅
圓明園,我夢中的地方。
最早了解“她”,是在歷史課本里?!八睗M目瘡痍,只剩下斷壁殘垣。幾根巍然聳立的石柱,染上了幽綠的青苔。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風雨的“她”,早已經(jīng)失去了昔日的光澤,好像一位蒼老的巨人,等著老友前來拜訪。
后來,我又在雨果的信中讀到“她”:“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p>
從雨果的信,到歷史課本上的照片。圓明園經(jīng)歷了什么呢?我常常在夢里與“她”相遇。那個夢,是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的。我在夢里用雪松做“她”的房梁,給“她”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皇宮,造城樓,里面擺上神像。再添上一座花園,一方水池,一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
公子王孫在園子里宴飲,桌上是珍饈美味;他們在亭臺樓閣間游玩,青春的容顏,和滿目的盛景一般,極盡華麗,極致浪漫。但夢的后來,一把大火,遮天蔽日,所有這一切,灰飛煙滅。我的夢,也醒了。
圓明園,那千百次夢回的地方,期待與你相見。
文/黎欣怡(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C1809班)
指導老師/楊秀梅
長城,似是上天借著秦始皇的手畫下的線。它大筆一揮,將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隔開。長城的一側,是邊塞的大漠孤煙;另一側,是中原的村落人家。這里,有著烽火戲諸侯的憤慨、孟姜女哭長城的悲愴、狼煙四起的激昂……這一切,都讓我為之著迷。我多想走近長城,觸碰它的深深裂紋。
即將到來的畢業(yè)旅行——我想去長城。
心心念念的長城,一定矗立在湛藍的天穹下,如蜿蜒的臥龍,莊嚴而神秘。我要立于長城前,看夕陽為古老的石磚鍍上一層金光,我要將手置于它細密的裂紋之上,傾聽它的故事。
它說,在這巍峨的群山還是一片蒼翠之時,一行人從山下浩浩蕩蕩而來,砍伐樹木,在森林里劈出一條路來。烈日當空,那些人汗流浹背,卻仍然咬著牙關勞作。他們堅韌的脊梁彎下去,直起來,又彎下去……路修好了,又見一塊塊巨石被人們運上了山,巨石面前,人們的身軀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卻又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就這樣,一條條臺階,一座座烽火臺,向山巔延伸。
我想站上長城,去瞻仰這世界奇跡,去觸摸這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業(yè)。
文/彭誠玉(益陽市桃花江鎮(zhèn)二中212班)指導老師/曹令珍
中考后的畢業(yè)旅行,我想去紫禁城,去探尋那段塵封的歷史過往。
我要走過漫漫甬道,看高大的宮殿向我展開衣袖,聽微風沿著城墻流動,沉寂了六百年的歷史,隨著風兒迎向我。
大明王朝將北京作為都城。自那時起,多少興衰起伏被封印在紫禁城的紅墻里,多少落花被掩埋在紫禁城的泥土里。時光在宮墻上流動,那些光滑的石板路上,又有多少人的腳步曾經(jīng)走過。風吹起,帶來聲聲嘆息,那些或是權傾朝野,或是碌碌無為的人,都一同被掩埋在厚厚的塵埃下,再也看不見透過宮墻的日出。
我要倚著長長的欄桿,欣賞滿園的風景??磮@中流水,帶來朵朵落紅。多年以前,那些心憂天下的君王,一定也曾倚欄看過同樣的風景。只是國事堪憂,前線的軍情帶著錚錚鐵騎之聲而來,打破了眼前安靜祥和的景致。他知道,這雕龍畫鳳的皇宮,終是工匠們一磚一瓦砌起來的;這江山,終是將士們征戰(zhàn)沙場打下來的;這天下,是帝王的天下,更是老百姓的天下……
再輝煌的過往,終擋不住歷史的風沙。紫禁城外,已然是一個新的北京。
文/高曦雅(益陽市桃花江鎮(zhèn)二中九年級213班)指導老師/徐秋云
我是一片葉,悠閑地在一棵老樹上搖曳。
一陣風混著撲鼻的芬芳迎面而來,我奮力掙脫了枝椏的束縛,向友人們揮手道別,向那盛滿歡聲笑語的鳳凰古城飛去。
臨近古城,我仿佛誤打誤撞闖入了一幅水墨畫。這里是如此安寧,吊腳樓排列得錯落有致,小巧的瓦房整整齊齊,那點在屋檐的紅燈籠,給沉寂的畫面綴上了幾點鮮艷,讓它變得靈動起來。風仍未息,我順著青石板路飄飄搖搖,向古城的中心行進……
此時已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身子變得沉重了些,風力也減弱了,但這無法止住我的步伐。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打著花花綠綠的傘,在古巷中穿行——那是流動的色彩。
我想看到鳳凰古城在晴朗夜空中的動人模樣,可事與愿違,小雨轉眼間變?yōu)榱藘A盆大雨,朦朧了我的視線,于是我不得不在一座較高的樓上駐足。可大雨怎么也澆不滅人們的興致——沱江兩岸闌珊的燈火把江水映得斑斕可愛。風聲雨聲,水車的轉動聲,人們的歌聲,譜成了一曲歡暢柔美而又多情的樂章。這樣的鳳凰,怎能不叫人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