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
1946年,清華大學增設建筑工程學系,梁思成受聘為教授兼系主任,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妻二人搬到清華園里的新林院8號。此前,梁思成進入中國營造學社工作,與林徽因一同用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
夫妻二人入住后,清華園里的新林院8號成為清華大學建筑系創(chuàng)建時期的思想源泉,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方案的“誕生地”。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xié)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由于對初選的國徽圖案不滿意,大會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邀請的專家中就包括林徽因。在她主持下,1949年10月23日,清華大學設計小組提交了第一個方案,首次將國旗上的五顆金星設計入國徽圖案,且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
1950年6月,政協(xié)常務會議討論國徽圖案,認為應該在國徽中展現(xiàn)天安門圖形,還要增加稻穗。林徽因又組織隊伍畫圖、討論。6月底,女兒梁再冰從外地回到家中,客廳的情景讓她大吃一驚——“新林院的客廳好像變成了建筑系的國徽設計工作間,沙發(fā)和桌椅上到處都擺滿了金、紅兩色的國徽圖案,媽媽全神貫注地埋頭工作?!?/p>
6月20日,決定性的時刻到了。政協(xié)全委會召開了國徽審查會議。李四光先生指著清華的圖案說:“我看這個圖案氣魄大,天安門上空像是一幅整個天空一樣大的五星紅旗,氣魄真?zhèn)ゴ?下邊,天安門前的廣場也顯得寬廣深遠,氣勢恢宏。金、紅兩色,使得整個圖案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對稱均衡、莊嚴典雅又富麗堂皇,我贊成清華大學這個方案?!敝芏鱽碓儐柶渌耸欠襁€有別的意見。他停頓片刻,見沒有異議,便說:“那么好吧!就這樣決定吧!”
1950年6月23日,在全國政協(xié)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報送的國徽圖案。林徽因作為國徽設計者代表應邀列席會議。當時,她因病重已經(jīng)無法站起來了,任由眼淚順著臉頰淌下。
如今,站在天安門廣場的中軸線上,往北看,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徽莊嚴肅穆。梁再冰想念媽媽:“當國徽在天安門城樓上掛起后,我常覺得,那紅色中也有媽媽的一小滴血,那金色中也有媽媽心中的光輝?!?/p>
(摘自《環(huán)球人物》 楊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