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聲華
摘要:高中的學習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對于學生未來的個人進步與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教授學生進行基礎的知識理論建設,也應該不斷的傳授學生引導學生逐漸在數學的課堂中掌握良好的解題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數學學科是一門具有大量試題和理論的學科,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第一步就是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數學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能力;收集條件;培養(yǎng)態(tài)度;明確考點
對于學生來說,數學學科并不是一門陌生的學科,在學生的漫長學習階段中,數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說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數學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做題意識和嚴謹性,那么高中數學就是難度的更高一層,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邏輯推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有必要的,也是比較困難的。要想充分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就要充分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很準確度。
一、收集基本已知條件
要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第一步就是教授學生,讓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收集基本已知條件。眾所周知,在一門數學課中常常具有大量的數學試題和數學題目的練習,要想讓學生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思維,作為教師則應該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充分的收集基本的已知條件,比如在一節(jié)題目當中有一些大量的已知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已知條件用筆進行勾畫的方式,或者在草稿紙上將已知條件列舉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將學生的思路進行大致的整理與練習,充分的提高了學生的做題的嚴謹程度和教會了學生做題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做題效率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授“集合的含義與表示”這節(jié)課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充分的了解并感受到學習集合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等等。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了集合的含義與表示之后,在課堂上為學生布置了一些課時練習,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如何進行課時練習,首先讓學生仔細審題,在審題的過程中,充分的收集題目中的基本已知條件,并將相應的已知條件列舉和勾畫在草稿紙上,通過這樣的有效方式能夠逐漸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二、培養(yǎng)嚴謹的做題態(tài)度
除了應該教授學生如何進行做題之外,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一定要時刻地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做題態(tài)度,有些學生在習題的過程中常常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完成習題,常常會因為自己的馬虎而犯下本不該犯的錯誤。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解題的第一步,應該是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做題態(tài)度,在進行練習之前,教師一定要時刻的強調,對于題目中給的已知條件進行檢查,在不同的題目中,常常會在題干上設置不同的題目陷阱,教師也一定要提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次的將題目進行審閱和瀏覽。在學生習題之后,教師也一定要鼓勵學生對學生的習題結果在草稿紙上進行二次驗算,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嚴謹的習題態(tài)度。
例如,在教授“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這節(jié)課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帶領學生能夠判斷兩個簡單集合的關系,能夠寫出給定集合的子集,并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基本掌握了集合間的基本關系之后引導學生在課上進行習題練習,并且在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時刻強調學生在做題時一定要有嚴謹的態(tài)度,比如一定要注意嚴謹審題等等,避免在做題的過程中,因為審題不當等情況導致用對的解法解出錯誤的答案,教師也一定要強調做題不嚴謹態(tài)度所形成的后果和影響,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利用習題明確考點與重點
對于學生來說,除了讓學生收集良好的已知條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題態(tài)度之外,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習題能力,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題目中明確本道題的重點與考點。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第一步是應該教授學生在審閱題目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腦子里想到本道題中所考察的是學生的什么能力,考察的是課本上的哪一個教學點,并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針對哪一個教學點在自己的腦子里,尋找當初已學的知識點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做題效率,幫助學生能夠更準確更精確的進行習題練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成良好的習題習慣。
例如,在教授“集合的基本運算”這節(jié)課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帶領學生通過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能夠理解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并了解全集的含義等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帶領學生強調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并集交集和補集的含義,接著教師教授其他部分知識時,簡單的一筆帶過重點,教授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與數軸進行交與補的運算,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明確的了解到本節(jié)課中的考點和重點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習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更應該重視學生習題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良好的習題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考試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數學的成績被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就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不僅關乎到學生的數學成績,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則應該在數學的課堂中,除了教授學生基礎的書本知識之外,更應該結合課本開展不同的教育教學,時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唐愛民.淺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01).
[2]邢樹成.如何培養(yǎng)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8).
四川省宣漢職業(yè)中專學校 四川 達州 6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