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郁依
所謂日記畫講述活動,就是幼兒將每天的所見、所感、所參與的事情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對自己所畫的內(nèi)容進行講述。日記畫與繪畫不同,繪畫是靜態(tài)的描述,而日記畫是動態(tài)的記錄。中班幼兒由于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在講述過程中,他們并不能完全憑借記憶講述自己在一天中經(jīng)歷的精彩片段,因此,他們需要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日記畫”來幫助他們及時記錄下自己難忘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為此,我將“日記畫”這一幼兒易于接受的繪畫表達方式與語言講述活動相融合,將“畫”和“話”連接起來,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多形式、多層次、多維度的幫助幼兒提升講述經(jīng)驗,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繪畫和語言是幼兒表現(xiàn)生活、表達情感的媒介,兩者密不可分,具有互動性。幼兒在生活中愿意用日記畫的形式表達自己,但日記畫不是純粹的繪畫,它加以語言的互動,能使平面的圖畫在語言的描繪下再次生動、鮮活起來?!叭沼洰嫛敝v述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需要幼兒的繪畫技巧,更需要他們積累講述素材,掌握基本語言要素,學習與運用新的詞匯,從而凸顯語言經(jīng)驗的提升。
【片段一】
A(手指著):“這個是樹,這個是鳥。”
師:“這個扎著兩個辮子的誰?”
A:“是我?!?/p>
師:“你發(fā)生了什么事?”
A:“我跌了一跤。”
師:“你在哪里摔了一跤?”
A:“媽媽和我去的公園里?!?/p>
師:“你什么時候去玩的?”
A:“星期六的時候?!?/p>
【片段二】
B:“我玩了紙杯的游戲,我一直在玩這個,沒有換游戲?!?/p>
師:“說明你在專心致志地玩游戲。你能看著圖畫介紹下你怎么搭的嗎?”
B:“就是把紙杯倒過來放在下面,然后一個一個壘高放上去,我放了好多層,搭得好高好高。”
師:“壘高真是個好聽的詞,壘高是什么意思?”
B:“就是放好多好多層紙杯,還不能倒下來。”
我的思考:兩名幼兒均對生活進行了繪畫記錄,在講述的過程中也能通過回憶生活和游戲的經(jīng)驗來獲取“關鍵事件”。片段一是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生的隨機事件,幼兒進行講述時能根據(jù)日記畫中的單個元素——樹、鳥、人進行描述,但是詞匯單一,語句單薄,不能將整個事件較完整地串聯(lián)起來。教師及時參與進行了隨機談話,引導幼兒將時間、地點、人物介紹清楚,豐富幼兒的講述素材,明確講述的要素,同時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也注意到幼兒的規(guī)范性語言(摔了一跤),引導幼兒從日常語言到正式語言的轉換。片段二中幼兒能看著日記畫講述人物和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講述時幼兒對紙杯游戲中“往上疊加”這一技能運用了正確的描述性詞語“壘高”,教師及時表揚了他的詞語運用,并請他向同伴解釋詞語的含義,引發(fā)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為,讓他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其中教師穿插某些簡單成語的運用,也幫助幼兒在日?;顒又蟹e累詞匯,為幼兒講述經(jīng)驗逐步成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幼兒講述活動的前期,我們首先要引導幼兒明確講述的必要元素,其次從生活中的隨機教育、語言多樣性指導等方面幫助幼兒積累講述素材,學習講述方法,多方位鋪墊講述經(jīng)驗。
如果說經(jīng)驗基礎的積累與積淀為幼兒的講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那么在繪本閱讀中獲得的經(jīng)驗則為幼兒提供了講述的思路和語言編構的經(jīng)驗。繪本是幼兒熱衷的閱讀形式,豐富的畫面內(nèi)容、明晰的人物關系、鮮明的故事情節(jié)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自由、互動的語言環(huán)境。在幼兒語言學習中包含詞、句、段等語言要素,在中班階段我們將“句”作為重點,鼓勵幼兒基本完整、連貫的講述。
在幼兒第一次自主閱讀繪本《小蛇多多》后,我與他們進行了繪本“日記畫”的活動,鼓勵幼兒將自己在閱讀中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段畫下來并在集體面前獨立講述。在他們第一次集體講述后,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表現(xiàn)欲望很強,但是由于日記畫中沒有表現(xiàn)出繪本元素,導致講述的內(nèi)容很少,幼兒不會表達,講述不流暢;有的幼兒講得時間很長,但是前后語句沒有關聯(lián)性,而且語言隨意,不準確。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與幼兒通過談話進行討論:怎么介紹和繪畫自己的日記畫,才能讓對方看得清、聽得懂、聽得有趣呢?于是,我與幼兒再一次回到《小蛇多多》中,在繪本中尋找答案。再次閱讀繪本,幼兒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1.在繪本故事的圖畫里隱含著時間的線索(秋天發(fā)黃的樹葉);2.故事情節(jié)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連接前后的(多多在吃掉一個個水果后肚子越來越大);3.可以用簡單明顯的繪畫標記代替多多想吃水果的心理活動(多多在看見水果時滴下的口水)。通過再閱讀,大家對細節(jié)觀察得更加到位,對繪本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對自己剛剛畫完的日記畫有了新的想法,不少幼兒選擇了再加工。以下是第二次閱讀后的日記畫講述片段。
【片段一】
“秋天的時候,有兩條蛇,這個是蛇媽媽,這個是蛇寶寶,它們在說話,蛇媽媽可能讓蛇寶寶不要出去玩了,可是蛇寶寶想要出去找吃的東西,然后蛇媽媽就是不讓它出去玩,因為外面太危險了,一個人出去會被壞人抓走的,可是蛇寶寶很餓,所以他就不開心了。”
【片段二】
“多多吃了很多東西,肚子很痛,然后有一只小螞蟻就跳到他的頭上給他撓癢癢,他打了一個噴嚏把剛才吃的蘋果、葡萄、西瓜、還有香蕉都吐出來了。他吃得太多了,他把剛才吃的東西都吐掉后肚子就舒服了。”
我的思考:從幼兒的講述中可以看出,他們講述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具備了故事的雛形,能簡單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行為,雖然他們講述的語句不長,但是他們講述時以“感知對象——連接線索——編構內(nèi)容——正確表達”層次性遞進,有人物、時間、事件及其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也嘗試將前后不同的情節(jié)通過“可是”“然后”“所以”等連接詞建立聯(lián)系,并且在講述中體現(xiàn)簡單的因果關系,顯示出初步的邏輯性。
在幼兒講述活動的中期,幼兒通過繪本建立講述支架,再利用日記畫的形式進行交流呈現(xiàn)。由于前期積累了較多的講述素材,所以幼兒的講述從開始一問一答的“詞”向逐步完善的“句”發(fā)展,在講述時句與句開始連貫起來,有了明顯的主題,還會適當?shù)剡\用一些表達情感的詞語。這說明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幼兒能通過觀察畫面、模仿語句來主動建構語言經(jīng)驗,使講述更深入、富有邏輯性。
在開展日記畫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帶著幼兒回憶最有共鳴的同一事件,引發(fā)他們積極的語言表達愿望和動機。在繪畫前幼兒說“話”越多,語言越豐富,其“畫”的內(nèi)容也會越豐富。我班幼兒對幼兒園大型玩具區(qū)域非常感興趣,在活動后,教師通過設置疑問:“大型玩具在哪里?”“小朋友都玩了哪些大型玩具?”“你最喜歡玩哪個大型玩具?”“你是怎么玩的?”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回憶闡述玩的經(jīng)過,引發(fā)他們對完整事件的回顧。
【片段一】
“今天老師帶我們?nèi)ゲ賵雠赃叺拇笮屯婢咄婊荩械男∨笥言谕驺@山洞的游戲,有的小朋友在玩滑滑梯,有的小朋友在玩轉盤的游戲,有的小朋友在玩算術的游戲。最受歡迎的是滑滑梯,一個一個排好隊很有秩序,我們玩得很開心。”
從幼兒的日記畫中不難看出,他重現(xiàn)了當時全班小朋友在大型玩具上游戲的情景,每個小朋友玩的內(nèi)容都不同,但是每個小朋友都很喜歡玩這個游戲。幼兒看著自己畫的日記畫講述時,能夠找到合適的詞、句,比如:“最受歡迎的是……”“……很有秩序”,其中還用到了固定句式的語句“有的……有的……有的……”,可見他對詞語、語句的積累是豐富的。其次,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在講述時能夠結合教師引導的事件,對時間(今天:11月16日)、地點(大型玩具)、人物(班級小朋友)、不同人物的行為(有的……有的……有的……)、自己的心情(開心)等方面進行了構思,并且選擇了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對人物的狀態(tài)、動作、特征都進行了描述,講述時有中心、有重點、有順序,這對比幼兒之前的講述能力來說是有所提升的。從幼兒的講述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能積極關注生活、關注同伴,也能在游戲中整理自己情緒和情感,這里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講述能力,又突出了情感體驗。
教師的參與可以引導幼兒畫出表征明顯、細節(jié)突出的日記畫,繪畫特征明顯,幼兒在講述時可講的事件就多。那么在講述后,同伴的助力同樣也能使講述內(nèi)容更豐富、更具有美的體驗。我鼓勵幼兒在別人講述時注意傾聽,把其中優(yōu)美語句、細節(jié)記下來,教師幫助用標記、符號文字的形式進行梳理,大家再根據(jù)他畫面的內(nèi)容一起幫助他豐富詞匯,學會詞語的不同表達方式,如“開心”可以用“心情愉快”表達;也可以進行擴句,如“……很有秩序”可以擴充為“……像小火車一樣排得整整齊齊很有秩序”,在講述中積累好聽的詞語,學習不同的句式,集思廣益,實現(xiàn)師幼間、同伴間的有益互動,使幼兒養(yǎng)成樂于傾聽、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從而逐步優(yōu)化講述經(jīng)驗,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要想提高幼兒日記畫講述水平,不僅需要給予幼兒鼓勵,激發(fā)他們愛說、想說、喜歡說的興趣,更要拓展講述的寬度,讓他們不止在幼兒園和同伴、老師說,也可以帶回家和爸爸媽媽說?!队變簣@發(fā)展能力課程》表明:中班幼兒能敘說自己在幼兒園或家中的某件事,開始有每天口述幼兒園中的一些事情并請家長記錄的習慣。我班在進行班級日記畫分享后,以周為單位,讓幼兒把一周中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那幅畫帶回家,把日記畫中的事情獨立講述給爸爸媽媽聽,把一事、一物、一個人或一個道理講清楚,并請家長配合幫助幼兒將講述過程以音頻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在與幼兒欣賞后,鼓勵幼兒自發(fā)選出班級“日記畫之星”,并請他們以“小老師”的身份說一說好在哪里、與大家一起學說好聽話等。
幼兒每一次講述都是一次語言的積累,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的量化記錄??梢砸灾転閱挝粸槊總€幼兒的講述進行評價,記錄下進步突出的幼兒,表揚鼓勵其突出的地方,樹立榜樣;同時也記錄下能力停滯的幼兒,分析其薄弱的方面,不斷地調(diào)整指導策略,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
在有講述活動的后期,教師通過鼓勵、引導、獎勵等積極正面的方式,不斷跟進幼兒日記畫講述的經(jīng)驗,有針對性地提高幼兒的講述能力,及時調(diào)整指導策略;通過家園合作,讓家長在與幼兒“聊畫”的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對生活的情感體驗,使幼兒的講述有更多情感的溫度,更富有生命力,達到傳情達意的效果。
今后我將繼續(xù)優(yōu)化、總結梳理經(jīng)驗,將此活動作為班本課程持續(xù)跟進,不斷深入實踐和研究。
(責任編輯:郭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