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茗萱
窗前的幾株蘆薈,不知是何時種下的,從我記事起,它就在那兒年復一年地待著。
春天的它,只有幾片葉子伸出盆外,微微卷曲著。而更多的葉子躲在盆中,瞧,那嫩芽豌豆般大小,胖胖的,真可愛。盆中一些大膽的,也只是在中間露出一點長長的頭頸。在土壤底下的,仿佛對這世界一點兒都不感興趣,縮了幾年也不肯出來。相比之下,那盆外的葉子顯得無比放縱。不過,它們不招蜂引蝶,只吸引蚊蟲小睡,不在風中跳舞,只到附近花盆串門。整盆蘆薈像是有了這幾片葉子才有了生機,原本在土中顯眼的點點三葉草也有些遜色。
夏天的它,變得整齊有序起來。之前膽小的葉子竟伸出了頭,膽大的則縮回了頸,像在炎炎夏日中也怕了陽光一般。不知是不是因為奶奶日日修剪,此時的它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空隙中鉆出的幾株無名小草,另有一番樂趣。
秋天的它,綠色中摻雜了些墨色。霜打在它身上,讓它在一夜之間衰老了許多。從前在它身邊陪襯的花草,現(xiàn)在反客為主,讓這蒼老的蘆薈,來襯托它們的頑強。它還是在那兒靜靜地待著,不動聲色,不曾動搖,似乎打定了主意,要永遠堅強地站在那兒,無論旁邊的花草如何生長。
冬天的它,無論刮風還是下雪,依然保持著它的綠。一旁的花草已經(jīng)凋零,窗外一片灰暗,一切看上去陰沉沉的。放眼望去,它在這片灰色中,是那么的翠綠,那么的生機勃勃。盡管現(xiàn)在它略顯蒼老,但冬去春來,它會重新充滿生機,迎接新的一天。
一年四季,蘆薈都是如此美麗,如此有生命力,又如此讓我喜愛。
指導教師:孟偉芬
教師點評:蘆薈是一種四季變化不大的植物,小作者卻能通過細致的觀察,寫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它的不同:春天嫩芽的可愛,夏天枝條的整齊,秋天霜打后的蒼老,冬天蕭條中的翠綠。并將蘆薈與盆中的三葉草、無名小草、旁邊的花草、灰暗的窗外進行對比,寫出蘆薈靜靜待著的獨特的美和它頑強的生命力。全文條理清晰,結(jié)尾簡潔有力,表達了小作者對蘆薈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