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我叫鼻子,就是位于主人臉部中央的那座“小山丘”。根據(jù)形狀的不同,人們把我分成鞍鼻、波頭鼻、蒜頭鼻、駝峰鼻等7種類型。
我的重要工作是呼吸,一個成年人每分鐘約需要呼吸16次,一天呼吸至少23000次。呼吸時我的兩個鼻孔輪流進行,在醫(yī)學上這叫“鼻循環(huán)”。我的循環(huán)周期為2.5~4小時。主人安靜、輕松愉快時往往用左鼻孔呼吸,緊張工作時用右鼻孔呼吸。
我既是通往呼吸道的“門戶”,又是溫暖、凈化空氣的“加工廠”。人的肺很“嬌氣”,又很“挑剔”,要求進入的空氣溫度以35℃為宜,濕度以95%為宜,且不含灰塵,無煙霧和其他刺激物,這些只有我才能辦到。新鮮空氣經(jīng)過我的過濾、濕潤、加溫之后,才能符合肺的要求,所以人們稱我是“空氣調(diào)節(jié)器”。
鼻毛負責第一關的過濾清掃,它酷似一張鋪開的網(wǎng),黏液接著網(wǎng)住沒被鼻毛擋住的灰塵、顆粒和細菌。不久后黏液會變得污濁,因此,每隔20分鐘我就要組成一張新的黏液網(wǎng)。至于清除陳舊的黏液,我備有一支微細的掃帚——纖毛,這些極為細小的纖毛能迅速將那層黏液掃回喉部,以便吞咽。我的小纖毛每秒鐘至少做10次清掃動作。
在我每個孔腔的側壁上,有3塊凸出的小片狀骨頭,叫鼻甲。鼻甲上面覆蓋一層組織,動脈血不斷從此流過,帶來熱量,對經(jīng)過這兒的冷空氣進行加溫,再讓它進入肺部。所以,有人將鼻甲比喻為暖氣管道上的“暖氣片”。
除了呼吸功能,我的嗅覺功能也很厲害。辨別醬油、醋、酒、菜油等的不同氣味,對于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我能辨別至少4000種不同的氣味,如果我高度靈敏、訓練有素的話,可辨別一萬種氣味!
【簡評】本文依次介紹鼻子的呼吸功能和嗅覺功能,層次清晰,知識性強。難得的是,雖是科普短文,作者卻寫得生動有趣,之所以如此,一是采用了鼻子自述的形式,讓鼻子自己娓娓道來;二是語言簡練活潑,如“空氣調(diào)節(jié)器”“掃帚”“暖氣片”等比喻,貼近讀者生活,讀者很容易理解。(無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