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上旬,國民黨軍隊加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發(fā)動進攻,紅軍已無在原地扭轉戰(zhàn)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8.6萬多人,踏上戰(zhàn)略轉移的漫漫征程,開始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位于江西省于都縣,是全國唯一一處展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歷史的主題性紀念館。館中陳列分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準備戰(zhàn)略轉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集結于都”“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夜渡于都河出發(fā)長征”“永遠的長征”五個部分,展現(xiàn)了中央紅軍長征的背景、準備以及在于都集結出發(fā)的歷史和于都人民無私奉獻支援紅軍的魚水之情。1934年10月,于都百姓找來800多條船,架成5座浮橋,組成一支船隊,幫助中央蘇區(qū)、中革軍委機關及其直屬部隊和第一、三、五、八、九軍團共8.6萬多人,分別從8個渡口渡過于都河,踏上長征路。紀念館序廳里的大型浮雕墻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zhèn)遵義。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歷史關頭召開,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遵義會議紀念館位于遵義市老城子尹路96號,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而建立的、以遵義會議會址建筑為依托的紀念性博物館,1955年10月對外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1961年3月,遵義會議會址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11月,毛澤東題寫了“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2008年5月,遵義會議紀念館被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里是全國人民進行黨史學習、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課堂,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