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玉米花粒期是指從抽雄穗到成熟這一時期,由營養(yǎng)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和營養(yǎng)生長同時進行。在花粒期,玉米的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停止生長發(fā)育,轉向開花、授粉、受精和籽粒灌漿為重心的生殖生長,是產(chǎn)量形成的重要時期。玉米籽粒開始灌漿,直至成熟,根系逐漸衰亡。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保證良好的授粉,維持群體較高的光合生產(chǎn)能力,防止后期早衰和倒伏,促進籽粒灌漿,提高成熟度,爭取粒飽、粒多、產(chǎn)量高。
一、田間管理措施
(一)防止抽雄吐絲期受旱
玉米抽雄吐絲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雄期至吐絲期玉米耗水量最大,對干旱脅迫最敏感,需水量占一生中需水總量的30%~35%。干旱、缺水會造成玉米減產(chǎn),甚至絕收,是玉米一生當中的水分“臨界期”。這一時期又稱為“雨熱同季”,即降水量大的時期,也是蒸發(fā)量大的時期。玉米抽雄吐絲期干旱影響越大,減產(chǎn)幅度也越大。在抽雄吐絲期如果田間缺水,應及時澆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的授粉、受精。如果影響籽粒灌漿,則禿尖增多,穗粒數(shù)減少??筛鶕?jù)天氣情況靈活掌握灌溉時間。
(二)適時追肥
玉米抽雄吐絲期是需水需肥最多的時期,對氮、磷、鉀的需求量分別占玉米整個生育期中需求總量的50%~55%、52%~60%、75%~80%。所以,要根據(jù)當?shù)赝寥婪柿系臏y土配方施肥需求,對田間進行適當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每667 m2可追施尿素7.5~10.0 kg。切忌不可過量施肥。這一期間追施的肥料稱為“花粒肥”,主要用于促進籽粒灌漿,提高千粒質量,防止后期植株早衰。
(三)雌雄不協(xié)調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抽雄吐絲期,如遇低溫、寡照、陰雨及極端高溫等天氣條件,會導致玉米雌雄發(fā)育不協(xié)調,影響正常授粉、受精,減少穗粒數(shù),最終導致減產(chǎn)。此時,可在散粉有效期內,采用人工輔助授粉來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數(shù)。比較簡便的做法是,用1 m以上的2個木棍或竹竿,在頂端橫向綁定木棍或粗繩,兩人手持豎竿跨玉米壟行,輕輕擊打雄穗,幫助花粉散落。一般在晴天9:00至14:00進行。
(四)去除空稈
玉米抽雄吐絲期,枝繁葉茂,彼此間爭肥爭水,通風不暢,還有利于病害的傳播,要及時去除空稈。除了植株上部果穗,第2穗、第3穗發(fā)育遲緩的,這樣的小棒一般不能結實,要及時摘除,減少無效營養(yǎng)消耗,使主要營養(yǎng)集中在主穗,使主穗粒多、籽粒飽滿。摘除空稈,有利于通風,減少病害的傳播。
(五)中耕培土
適度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肥水的供應,清除雜草,促進根系生長。培土不僅形成玉米氣生根,還可防止倒伏。玉米在抽雄吐絲期施肥后,及時進行中耕、培土。秋季多風是倒伏的主要原因。倒伏影響玉米的產(chǎn)量,嚴重時絕收。
(六)適時晚收
推廣適時晚收技術,可以保證玉米果穗有充足的灌漿時間,提高千粒質量。試驗證明,每晚收1 d,玉米千粒質量提高3 g。在豫南地區(qū),一般在9月中下旬玉米完熟時收獲,玉米成熟的標志是果穗苞葉變白、干枯、松散,乳線消失,籽粒有光澤,這時玉米的千粒質量最大,是最佳收獲時期。
二、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農業(yè)防治
更換品種,實行輪作。選用抗病能力強的玉米品種。每個品種種植2年后要及時更換品種。玉米收獲后及時清理田園,將病殘株深埋或焚燒,減少病源。加強田間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簟?/p>
(二)藥物防治
防治玉米螟,可在早期剝下植株下部2~3片葉,用5%井岡霉素1000倍液對莖基部進行噴施。防治大小斑病和褐斑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進行噴施,共噴施2~3次。防治棉鈴蟲,苗期發(fā)現(xiàn)棉鈴蟲,應及時拔除,遠離種植地進行漚肥或焚燒,抽雄吐絲期用辛硫磷顆粒劑或毒死蜱顆粒劑在大喇叭口期逐株撒入口內,穗期可用80%敵敵畏100倍進行防治。防治黏蟲,用毒死蜱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噴入葉心。
(三)防早衰,促早熟
1.使用抗早衰品種,每2年要更換品種。確定適宜密度,發(fā)現(xiàn)空稈及時拔除,改善群體光照、水分及營養(yǎng)條件。
2.科學合理施肥,保證生育后期合理用肥,切忌不可施肥量過少,保證植株有充足的營養(yǎng),增強光合作用。
3.及時灌溉及排水,使根系在良好環(huán)境中生長。
4.隔行去雄,并及時掰除無效穗,防止無效養(yǎng)分消耗。
5.及時防治莖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