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球 黃嫻 張佳瑩
1980年7月17日,世界上第一顆茶籽化石在貴州省晴隆縣沈家箐云頭大山被發(fā)現(xiàn)。如今,貴州省茶園面積連續(xù)多年位列全國首位。茶樹漫山遍野,大地如碧波蕩漾。
茶,是大自然賜予貴州的禮物。
八山一水一分田,貴州是我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誰料想,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寡日照,有機質(zhì)、無公害等自然條件恰恰順了茶的意,成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茶海之心景區(qū)所在地遵義市鳳岡縣永安鎮(zhèn)田壩村,景區(qū)面積6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5%以上,這里植被豐富、樹木蒼翠,林茶相間,是鳳岡鋅硒茶的主產(chǎn)區(qū)和核心區(qū)。
乘上長約780米的上山索道,走過垂直高度近100米的玻璃棧道,在觀景亭眺望茶海,好一幅層次分明的水墨畫:遠山如黛,林木蔥郁;樹下的綠色茶林宛若柔美的波濤,在林間躍動。乍一看,會分不清哪里是樹,哪里是茶。定睛觀察,卻是高低有致,這里一片茶,那里又一片茶,在松林間捉迷藏。
于茶海之心觀茶海,見獨具特色的黔北民居相間其中。傳統(tǒng)的黔北民居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吸收外來文化后,雖骨架仍為木質(zhì),四周卻用白色磚墻包圍,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轉(zhuǎn)角樓、雕花窗、白粉墻,婉約漂亮。
至云貴山沁園春茶莊,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房屋另有一番韻味。這樣的生態(tài)型茶莊里,融加工、購茶、休閑、食宿、茶藝表演為一體,游客還可以網(wǎng)上下單定制一片屬于自己的茶園。不論外觀如何,屋里屋外的茶香不變。隨意走進一家,泡一杯茶,點一桌辣椒宴,便可盡情感受味蕾的喜悅。
橫成浪,縱成波。能看得見的是茶,而看不見的也是茶。
(摘自《人民日報》)(責任編輯 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