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軍 陳金毅,2,3 王小鳳,2,33
(1.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2.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湖北省化工環(huán)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金屬鉻廣泛應用于電鍍、制藥、印染、皮革鞣制等行業(yè)[1],而自然界中的鉻主要以+3價和+6價形式存在[2]。六價鉻(C(rⅥ))在環(huán)境中極易遷移,具有致癌、致突變作用,潛在毒性是三價鉻(Cr(Ⅲ))的500倍。工業(yè)廢水中C(rⅥ)的濃度一般高于100 mg/L[3-4],然而地表水中Cr(Ⅵ)允許排放限值為0.1 mg/L,飲用水中Cr(Ⅵ)的允許最高值為0.05 mg/L[5]。因此,采用高效處理技術將廢水中的Cr(Ⅵ)濃度降至達標范圍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含Cr(Ⅵ)廢水的處理通常是將其還原為Cr(Ⅲ)再沉淀去除[6]。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吸附法在去除C(rⅥ)方面也有較好的效果[7]。
黃鐵礦作為一種還原性礦物,其對Cr(Ⅵ)的還原作用被廣泛研究[8-9]。酸性條件下,黃鐵礦能夠快速地將C(rⅥ)還原為Cr(Ⅲ),其反應式為
黏土礦物的去除作用主要通過吸附法固定鉻,減少它在環(huán)境中的遷移[10]。研究發(fā)現(xiàn),黏土礦物對鉻的吸附有表面和層間結合2種,且層間結合比表面結合更強[11-12]。
綜上所述,將黃鐵礦+黏土礦物用于含鉻廢水的處理,可能存在協(xié)同增強效果,為此,將通過試驗加以驗證。若這種協(xié)同效果的確存在,則為利用天然混合礦物進行環(huán)境治理提供了可能。
試驗用黃鐵礦為天然黃鐵礦,取自廣東某鐵礦,其主要成分見表1。
?
試驗用黏土礦物主要有累托石、高嶺土、伊利石、膨潤土、蒙脫土、海泡石、凹凸棒土、埃洛石、坡縷石等,來自茂達礦產(chǎn)品加工廠,純度均大于95%。
試驗試劑主要有重鉻酸鉀(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硫酸(AR,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氫氧化鈉(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AR,鄭州派尼化學試劑廠)、二苯碳酰二肼(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硫酸鉻鉀(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十二水(AR,阿拉丁試劑公司)、氯化鉻(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硝酸鉻(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試驗儀器主要有數(shù)顯恒溫振蕩器(THZ-82A,常州朗越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TU-1901,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雷磁pH-3C型pH計測量、常規(guī)玻璃儀器。
2.1.1 黃鐵礦投加量試驗
在5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中,在自然pH值(5~6)情況下加入黃鐵礦,在25℃下以200 r/min的速率攪拌反應12 h,測定反應后溶液的Cr(Ⅵ)含量,確定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性能,試驗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黃鐵礦投加量由0.5 g/L提高到2.0 g/L,Cr(Ⅵ)去除率從不足20%提高至100%,這是因為反應體系中黃鐵礦用量的增加提供了更多的還原性物質Fe(Ⅱ)和S22-,進而提高了對Cr(Ⅵ)的還原效果。為了保證還原效果,確定黃鐵礦的投加量為2.0 g/L。
2.1.2 初始pH值試驗
在不同初始pH值的5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中投加2.0 g/L的黃鐵礦,在25℃下以200 r/min的速率攪拌反應12 h,初始pH值試驗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在試驗初始pH值范圍內(nèi),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率均超過90%,pH=2和pH=4~10時的去除率甚至達到100%,即模擬廢水的初始pH值幾乎不影響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Cr(Ⅵ),確定后續(xù)試驗在pH=2~6的情況下進行。
2.1.3 反應時間試驗
不同初始pH值的5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在黃鐵礦投加量為2.0 g/L、處理溫度為25℃、攪拌速率為200 r/min的情況下反應一定時間,試驗結果見圖3、圖4。
由圖3可知,pH=2時,2 h內(nèi)Cr(Ⅵ)被完全還原掉,因此,后續(xù)黏土礦物+黃鐵礦相關試驗固定pH=2、反應時間為2 h。
由圖4可知,在酸性條件下(除pH=3外),短時間內(nèi)總Cr去除量均為負值,反應體系中的總Cr濃度上升,這主要與黃鐵礦中的Cr溶出有關;隨反應的進行,總Cr去除率上升,其原因可能與黃鐵礦能吸附少量Cr有關[13],也可能與Fe(Ⅲ)在pH=3左右時會產(chǎn)生絮凝沉淀,進而去除一定量的Cr有關[14]。
2.1.4 反應體系pH的變化
在不同初始pH值的5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中投加2.0 g/L的黃鐵礦,在25℃下以200 r/min的速率攪拌反應4 h,測定反應過程中模擬廢水pH值的變化,結果見圖5。
由圖5可知:①黃鐵礦加入瞬間,初始pH=3~6的模擬廢水的pH值迅速變化;當pH≤3時,反應體系的pH值升高;當pH>3時,反應體系的pH值先快速降低,隨著反應的進行,后期體系的pH值微幅上升,證明在有限范圍內(nèi)體系的pH值降低,同時也說明反應體系pH值的變化與黃鐵礦的加入有關。這能較好地解釋圖3中模擬廢水初始pH=2時除Cr反應快于其他pH值情況下。
2.1.5 模擬廢水初始pH值對鐵溶出的影響
在不同初始pH值的5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中投加2.0 g/L的黃鐵礦,在25℃下以200 r/min的速率攪拌反應4 h,測定反應過程中總鐵溶出量的變化,結果見圖6。
由圖6可知,隨著模擬廢水初始pH值的升高,反應體系的總鐵溶出量下降,這是因為當pH≥3時,反應體系中的Fe(Ⅲ)開始發(fā)生沉淀反應生成Fe(OH)3[15];同時,不同pH條件下鐵的持續(xù)溶出保證了圖3中C(rⅥ)能夠持續(xù)被還原。
在pH=2的條件下,將1.5 g/L黏土組成礦物、1.5 g/L黃鐵礦以及3 g/L二者的混合物(質量比為1∶1),分別加入200 mg/L的Cr(Ⅵ)模擬廢水中,在25℃下以200 r/min的速率攪拌反應2 h,計算、對比模擬廢水中Cr(Ⅵ)的去除量,驗證除Cr過程中各種黏土礦物(以下簡稱黏土礦物)對黃鐵礦的協(xié)同增強作用,試驗結果見圖7。
由圖7可知,黏土礦物能促進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其中海泡石的加入對Cr(Ⅵ)的去除量提高14.27 mg/g,為增強效果之最;黏土礦物幾乎不能單獨去除Cr(Ⅵ)。因此,有理由認為黏土礦物對Cr(Ⅵ)的吸附作用很?。火ね恋V物對被黃鐵礦還原的Cr(Ⅲ)有去除效果,從而增強了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
2.3.1 黏土礦物對Cr(Ⅲ)的去除性能
將黏土礦物和黃鐵礦按質量比1∶1混合,將0.4 g混合物投入100 mL濃度為50 mg/L、pH=2的Cr(Ⅵ)模擬廢水中,在攪拌速率為200 r/min、反應時間為2 h的情況下(保證Cr(Ⅵ)被完全還原為Cr(Ⅲ)),測定、計算C(rⅢ)去除量,結果見圖8。
由圖8可知,黏土礦物+黃鐵礦對還原產(chǎn)生的Cr(Ⅲ)具有去除效果;埃洛石+黃鐵礦去除效果最好,達4.17 mg/g,最差的為高嶺土+黃鐵礦,去除量為0.21 mg/g。證明黏土礦物是通過去除Cr(Ⅲ)來增強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而單一黃鐵礦在同等條件下還會溶出C(rⅢ)。
2.3.2 對不同形態(tài)Cr(Ⅲ)去除的影響
為了驗證黏土礦物對不同形態(tài)Cr(Ⅲ)去除的效果,以硫酸鉻鉀、氯化鉻、硝酸鉻代表3種不同形態(tài)的Cr(Ⅲ),分別使用硫酸、鹽酸和硝酸控制溶液初始pH=2,然后將2.0 g/L黏土礦物加入50 mg/L的Cr(Ⅲ)模擬廢水中,在攪拌速率為200 r/min的情況下反應2 h,試驗結果見圖9。
由圖9可知,高嶺土對Cr(Ⅲ)沒有去除效果;埃洛石對硫酸鉻鉀形態(tài)的Cr(Ⅲ)沒有去除效果;累托石、伊利石、海泡石、坡縷石對Cr(Ⅲ)有去除效果,且受Cr(Ⅲ)形態(tài)的影響較??;膨潤土、蒙脫石和凹凸棒土對硝酸鉻形態(tài)的Cr(Ⅲ)去除效果遠好于其他形態(tài),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黏土礦物的結構以及元素組成不同。
2.3.3 Fe(Ⅲ)的存在對Cr(Ⅵ)去除的影響
在黏土礦物增強黃鐵礦去除Cr(Ⅵ)過程中,黃鐵礦會被氧化產(chǎn)生Fe(Ⅲ)。Fe(Ⅲ)和Cr(Ⅲ)為共存陽離子,有可能影響Cr(Ⅵ)的去除。試驗考察了體系中被氧化生成的Fe(Ⅲ)對黏土礦物去除Cr(Ⅲ)的影響。Fe(Ⅲ)存在試驗是在Cr(Ⅵ)模擬廢水濃度為50 mg/L、初始pH=2、黏土礦物+黃鐵礦添加量(質量比1∶1)為4.0 g/L、攪拌速率為200 r/min、反應時間為2 h的情況下進行;無Fe(Ⅲ)存在試驗是將2 g/L的黏土礦物加入50 mg/L的Cr(Ⅲ)模擬廢液中,其他條件相同。試驗結果見圖10。
由圖10可知,有Fe(Ⅲ)存在時,累托石、伊利石、膨潤土、蒙脫石、凹凸棒土和坡縷石對Cr(Ⅲ)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Fe(Ⅲ)和Cr(Ⅲ)在這些黏土礦物上存在競爭吸附,從而導致Cr(Ⅲ)的去除量降低;有Fe(Ⅲ)存在時,高嶺土、海泡石和埃洛石對Cr(Ⅲ)的去除量增強的原因可能是Fe(Ⅲ)的絮凝作用大于上述競爭吸附作用。
(1)黃鐵礦能夠將Cr(Ⅵ)完全還原成Cr(Ⅲ),而黏土礦物對于Cr離子具有吸附效果。
(2)當黃鐵礦與黏土礦物按質量比1∶1混合后,其對Cr(Ⅵ)的去除效果增強,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添加海泡石,Cr(Ⅵ)的去除量能夠增強14.27 mg/g,效果最差的蒙脫石也能增強1.08 mg/g。
(3)黏土礦物增強黃鐵礦去除Cr(Ⅵ)的原因是黏土礦物對還原產(chǎn)生的Cr(Ⅲ)有去除效果,進而促進了黃鐵礦對C(rⅥ)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