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級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畢業(yè)生 李彥
2019年4月收到了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錄取通知,這所學校是英國傳媒專業(yè)排名前三的學校,她2019年九月就會去英國讀廣播專業(yè)的研究生。2020年11月已經(jīng)完成論文拿到學位了,Distinction優(yōu)等畢業(yè)。這是她撰寫的在留學期間的小故事:“跨越山海的真摯友誼——桔子花協(xié)會”。
李彥:最近和倫敦的好友通話時,我提到了國內熱議的“新疆棉花”事件,我的好友Zo?非常憤慨的表示中國人權問題是老掉牙的笑話,隨后她開始分析西方對中國人懷有敵意的根源,對亞裔的侵害,再談到近期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亞裔游行示威。她條理清晰,有根有據(jù),歷史細節(jié)甚至比我還要清楚。我夸贊她功課做得足,問她為什么突然對這些事情感興趣,她笑答:“自然是因為你呀,我可是桔子花協(xié)會的成員!”
桔子花協(xié)會,是我和兩個英國朋友成立的小型文化交流會,它本是一個玩笑,一切源自一棵另類的“金桔樹”。2020年的春節(jié),我在倫敦過年,邀請了英國的朋友們來做客。為了讓家里有“年味”,我去超市買來一袋桔子,掛在圣誕樹上冒充“發(fā)財樹”。由此向朋友們介紹廣東的過年風俗,和“發(fā)財樹”的寓意。
朋友一直對這棵樹印象深刻,問我真正的金桔樹長什么樣,又請教我怎么制作裝桔子的網(wǎng)兜。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我能將桔子皮做成各種形態(tài)的小花,課間時,他們學著我用桔子皮卷花。不久之后,教授也注意到了,大家的課桌上總是擺著一朵朵散發(fā)清香的桔子花。
我和兩位最要好的同窗常常在下課后在校旁的小酒館里閑談,漸漸開始戲稱我們?yōu)椤敖圩踊▍f(xié)會”。我們的談話內容涉及文化、政治、藝術和各種生活日常。從童年最愛的動畫,聊到最具現(xiàn)實意義的大師電影;從廣播過去的輝煌時代,暢想未來播客業(yè)的發(fā)展。
在我生日時,朋友Zo?寄給我兩幅手繪涂鴉,一張寫著“Orange Blossom Association 4 Life(永遠支持桔子花協(xié)會)”的標語,一張是復刻了我們常去的小酒館的招牌。
對我來說,這極富象征意義。英國人對酒有著難以言說的狂熱,酒館文化異常豐富,我始終沒有愛上喝酒,但在異國結識了非常重要的朋友,被尊重,被理解,共享了我們各自的文化和經(jīng)歷。我的朋友也因此愿意花時間去調查和思考中國在國際上的境遇。
回想我第一天走進課室發(fā)現(xiàn)自己是全班唯一一個亞洲人時,我確實有各種各樣的擔憂。語言的隔閡,文化的差異,思維方式的不同,都令我倍感壓力。所幸有朋友的鼓勵,我漸漸有了底氣。疫情最嚴重時,給中國潑臟水的報道時??梢姡斘液苤苯拥伛g斥那些言論,同學們都會認真地聽我的陳述。
桔子花協(xié)會現(xiàn)在還在組織著線上活動,我們一起遠程錄制一個名為“OBA”的英文播客節(jié)目,名稱正是桔子花協(xié)會的縮寫。繼續(xù)談天說地,挖掘著我們的異同。
在那通電話的最后,Zo?興奮地告訴我她接種了疫苗,盼望著不久之后就能親身來中國看看我長大的地方。我感覺到,我們在不斷拓寬眼界,理解不同的文化,也愿意正視各自的局限性。山海相隔,但是仍然從對方身上得到力量。
點評
李彥同學性格開朗,是一個學習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的好苗子。在校期間積極參加校內外有關專業(yè)的競賽活動。她曾經(jīng)參加代表新華學院參賽的“夢之隊”在2016年中國大學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決賽中榮獲三等獎。我們公共關系學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定位是。懂管理、善策劃、會傳播,它具體地說就是:靜下來能夠想、坐下來能夠寫、站起來能夠講、跑出去能夠干,這個定位在李彥同學身上是最好的詮釋。
15級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畢業(yè)生 黃嘉穎
2019年到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部全球媒體管理專業(yè)。她寫了一段感人的小故事。她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確很暖心。
黃嘉穎:最近入職了一家品牌設計公司,工作量很大,趕項目時總有種期末論文趕Due的感覺。工作做的是我最喜歡做的策劃,雖然很忙碌但是很充實。當一群人在公司頭腦風暴,輸出創(chuàng)意,做視覺展示時,真的很像回到了學院生活一樣,和組員們一起討論,寫策劃方案,大家都熱血且有趣。比較讓我感動的是,我作為一個剛入行的新人,而我的同事都是這個行業(yè)內頂尖的人才,他們都很愿意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技巧,工作思路和理念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會在我沮喪的時候,鼓勵我和給我打氣。
其實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剛剛從客戶公司出來。和我一同前去見客戶的總監(jiān)Lauren姐問我是第一次自己獨立完成商務方案嗎,我說點點頭說,是的。前一天晚上我為了改方案加班到半夜,有點精疲力盡,導致我在客戶面前提方案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緊張,也可能是因為沒準備好,出現(xiàn)了很多次卡頓,都是Lauren姐幫忙救場。所以當她問我時,我很緊張,害怕因為工作失誤被責罵。她卻說:“對于第一次來說,雖然還有改進的地方,你能把計劃清晰傳達給客戶,總體還是可以的。我們內審開會時你能get到我們的點并且把方案修改成80分,第二次開會你就能改成95分了,你的理解力不錯,再多試幾次就不緊張了。”
我聽完后真的很感動,作為新人能聽到這種夸獎真的很開心,因為我一直沒有什么自信,但是聽完她這段話以后,我的心暖暖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有被看到和認可。對于她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句隨口的客套話,對于我來說就是留在這個行業(yè)奮斗發(fā)展的動力。
點評
讀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產(chǎn)生: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意策劃,就是手段。小黃性格內斂,做事非常踏實。最近入職一家品牌設計公司,從事與自己專業(yè)密切結合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在品牌設計公司公關人的使命應該是:為商業(yè)服務、為專業(yè)正名、為秩序助力。做好公關的三合一:理解商業(yè)、理解社會、理解標簽。關注社會現(xiàn)象:社會責任、行業(yè)責任、企業(yè)責任與個人責任,才能真正做好品牌。
在品牌設計公司它的要求與我們專業(yè)培養(yǎng)的目標是契合的,這就是:坐下來能夠寫、站起來能夠講,跑出去能夠干。一個人不但要知道學習,還要學會變通。知識不能夠改變命運,真正改變命運的是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這就是創(chuàng)新。
16級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畢業(yè)生 林國璇
2020年10月份中旬林國璇到了英國,就讀于紐卡斯爾大學媒體與公共關系專業(yè),課程都改為線上了。平時沒有課的時候是自己看書預習,發(fā)現(xiàn)有一些知識在本科課程也有學習過,能夠將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再次鞏固并且運用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覺得是很開心的事。這是她遠離家人后碰到的一個開心的事情。她這樣敘述到。
林國璇:今年是我獨自生活的第一年,需要面對很多生活和學習上的挑戰(zhàn)。即使在上學之前已經(jīng)做好了各種了心理準備,比如我要每天自己做飯,自己排解壓力,自己消化消極的情緒……但到達英國的第一天,我還是忍不住哭了。
從上海到英國都有和朋友說說笑笑,一路上熱熱熱鬧鬧的。但到達了學生公寓,房間門關起來的那一瞬間,周圍突然安靜下來,我站在房間門口不敢進去,孤獨感突然襲來,因為我開始真切地意識到,我的獨居生活開始了,這個房間就是我的家了。但是很慶幸的是,我的公寓會經(jīng)常給大家送小禮物,也會定期舉辦一些小活動,讓大家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精彩起來。
最讓我驚喜的是在2020年11月16日那天,是我來英的第30天。那時我正在我在房間里寫作業(yè),正當投入的時候,有人來敲我的房門,我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公寓的前臺哥哥。他看著我,指了指地上的禮物袋,微笑著和我說:“今天是你來英國的第30天,也是你入住公寓的一個月紀念日。為了慶祝這個紀念日,這是送給你的禮物,希望你每天都能開心?!蔽翼樦氖挚戳讼碌厣系亩Y物,是一盒巧克力,上面還系著一個數(shù)字“1”的氣球。
那時候我才忽然意識到,原來我來英國已經(jīng)一個月了,但是這個日子連我自己都沒有特別在意。這個有點像慶祝新居入伙滿月的禮物,讓我突然想起了廣東的新居入伙儀式,漸漸地,在異國他鄉(xiāng)也有了家的感覺。
除此之外,公寓每周都會送來一些小禮物,有時候是飲料,有時候是零食,有時候是衛(wèi)衣……在每個重要的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和情人節(jié),公寓也會送一些小禮物。所以我們公寓流傳著一句話,從來不會讓我們羨慕別人。確實,公寓的關心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溫暖。
人越長大就會越容易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打動??赡苁且驗殚L期獨自生活內心變得細膩了,也可能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達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直接了,這些小事就變成了很珍貴的回憶。在這段特殊的時間,我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應該會使我受益終生。我很幸福,因為我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也可以將幸福帶給身邊的人。
點評
小林在英國“宮、堡、基(教堂)、?。◤d)”的留學生活,由于長期獨自生活內心變得細膩了。讓她真正體會到年輕人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關愛、學會做事,才能擔當?shù)钠鹕鐣呢熑巍?/p>
Learn to study,學會學習。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已經(jīng)不是教會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這個知識更新迅速的信息時代,我們只有學會了學習的能力,才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Learn to live,學會生活。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要以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樂于關心,幫助他人。廣泛地接觸社會和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我們在助人的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個提高。
Learn to love,學會關愛。學會關愛與這些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學會擯棄一已之私,不僅關心自己,還要關愛他人、社會、環(huán)境和人類,能夠“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能真正成為內心充滿陽光的一代新人。
Learn to do,學會做事。要理解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注重能力。不僅要有考場上回答試題的理論分析能力,還應具備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不僅要在畢業(yè)后具備從事專業(yè)工作的能力,還應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要求我們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交際能力和管理能力。
16級公共關系學專業(yè)畢業(yè)生 陳幸瑤
陳幸瑤就讀于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國際公共關系與全球傳播管理專業(yè)。由于疫情關系,先暫時選擇網(wǎng)上課程,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線下授課了。2021年5月10日,她寫了一個“皇后大街的小故事”。
陳幸瑤:卡迪夫是位于威爾士的一座寧靜的小城市,靠著海岸,生活愜意。其中最為繁華的,只有市中心的皇后大街。這條街道,在日與夜,都承載他們的故事。
在街道的各個角落,都會“駐扎”著不同年紀,不同膚色的流浪者。年輕人占的數(shù)量比較多,一張棉被,一個背包,就一直坐著,等待著途人給予零錢。如果他們一天都無所獲,就會主動走向行人,問他們拿食物或者飲料。
初到卡迪夫時,我也遇到過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問我拿零錢買飲料,他表示自己實在冒昧,但是別無他法。我給他買了一瓶飲料,問他為什么不回家,他沒有回答我,拿著飲料說聲謝謝就走了。開始我很不解,他們正值壯年,應是大好年華,為何如此窘迫。
后來了解了他們從小的思想教育,他們追求人性,把行乞當成一種人性的自由,是自己樂衷于此的生活方式,并不覺得羞愧,相反是一種對自由的追求。他們風餐露宿,卻能在寒風中嬉笑,我雖對他們的做法不太認同,但是我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我也會警醒自己,自律自強。
除了露宿者,我在皇后大街上最常撞見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老爺爺,他負責清掃街道。他非常年邁,佝僂著身子,推著環(huán)衛(wèi)車。他的這輛環(huán)衛(wèi)車很特別,上面掛滿了玩偶,無論是垃圾鏟還是掃帚,也會有玩偶裝飾著,這些都是他在打掃街道時候收集的。打掃街道雖是臟活累活,但是他卻用一顆童真的心來對待他的工作,可見他如此熱愛他的生活。人生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平淡或枯燥的,我們要學會尋找生活的樂趣,跳脫出常規(guī)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盡可能的讓我們的人生更充實更有樂趣。很遺憾未能與老爺爺和他可愛的環(huán)衛(wèi)車合影,但是他對生活的熱情會一直激勵著我。
皇后大街每天還會發(fā)生著不同人的不同事,都能夠啟發(fā)我們如何對生活進行更合適的選擇,他們的故事在繼續(xù),我們未來的路,也越來越清晰。
點評
陳幸瑤同學能夠在陌生的異國他鄉(xiāng)里,以文化觀念為切入點,了解英國的流浪者。 文化觀念是指長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人們,逐步形成的對自然、社會與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較一致的觀點與信念。
她剖析到英國的流浪者從小的思想教育是追求人性,把行乞當成一種人性的自由,是自己樂衷于此的生活方式,并不覺得羞愧,相反是一種對自由的追求。他們風餐露宿,卻能在寒風中嬉笑,我雖對他們的做法不太認同,但是我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我也會警醒自己,自律自強。
我了解到在英國的這群流浪者化身成了很受歡迎的導游,帶領游客感受歷史悠久的倫敦景觀。這個模式的開啟為流浪者提供了得以生存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與流浪者的接觸相處,人們改變了對流浪者的偏見,重新去思考流浪者的價值和意義。
結 語
與4位學生微信交流,知道了在英國留學,在學業(yè)上是非常強調自主學習,課程壓力和強度都比較大,需要很快的適應這種課程模式。同時,學習比較自由,很多課程都是小組自由討論,不管是思想還是方法,在課堂上你可以自由的說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如地表達自己。
在人際交往上,平時課余要是有時間可以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認識不少有趣的人。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也很樂意和中國留學生交朋友,互相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習俗,交談的過程中也能增強口語交流的能力。也可以和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做做飯聊聊天,討論課程作業(yè)之類的。只要自己主動去結實一些朋友,就會慢慢打開自己的人脈圈子,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
在城市文化上的感受上,英國是一座工業(yè)氣息很濃的國家,但同時它也非?,F(xiàn)代,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面貌,這也和當?shù)氐娜宋沫h(huán)境有關。英國的文化非常多元,在戲劇、電影、音樂、時尚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沿,英國的街頭藝術也獨具特色,不會讓人覺得這個國家很無聊。另外,大部分的英國人確實很紳士,很友善,遵守公共秩序,講究誠信,給人很文明的感覺。
在自我認知上,獨自求學,孤獨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當學業(yè)上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又無人可求助的時候。但也是由于這種“孤獨感”讓自身更加勇敢,因為無人可求助所以必須要靠自己,其實也不僅限于學業(yè)上的壓力,還有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認識了自己,認識到自己不足,也認識到自己的潛能。
(作者簡介:譚昆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公共治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